楊秀彩
【摘要】初中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其中,初中數學教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初中數學教育,學生學習效率低,數學學習情緒低迷,數學的課外輔導班層出不窮.因此,初中數學個性化教育的開展勢在必行.本文就初中數學教育現狀提出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個性化教學
將個性化教學融入現代的初中數學的教學中,能夠讓每個學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與優(yōu)勢.因此,個性化的教學能夠提升教學質量,能夠更好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個性化教學就是能夠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淋漓盡致地運用于試卷與生活.
1 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1 教師教學忽視學生的差異性
數學課堂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多數是無趣、困難的,卻也不乏對數學熱愛的人,對數學一直充滿了執(zhí)著與探索.就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教師采用整體性的方法看待學生,不能清晰地分辨出學生在學習數學之間的能力不同,接受水平不同.在講解試卷時,教師一般會帶有固化的思考心理:基礎題極簡單,班內學生都會做.而忽視基礎題的講解是不利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對基礎的掌握與夯實.教師一般會把重點放在試卷后面的難題、大題上,通常會出現一道大題難題講解一節(jié)課的現象.而此類題目的講解僅僅會幫助到成績較好的一小部分同學進行學習,而其他學生則處于放空狀態(tài),實質上完全浪費一節(jié)課的時間.
1.2 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性極強
在學生進入初中后,增加了化學、物理、生物等課程,同時數學、語文等學科的學習難度升級,大大增加了學生對學習的恐懼性,也增加了學習中的茫然與無所適從.學生在科目大量增加、科目難度上升的情況下,教師成了他們最信任、最依賴的依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通常會有“只要聽老師的話就能考高分,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就能提高學習成績”之類的言論出現在學生的周圍.此類過于極端的言論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教師、課堂以及自己之間的關系的理解.而部分教師也堅信此言論的正確性而忽略了每個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是否完全接受且能靈活運用.
2 數學課堂中個性化教學的意義
數學這一科目難度性較大,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態(tài)度和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認識也有很大的不同,有對于數學十分熱愛的學生,并樂于學習和探究;也有對數學這一科目十分恐懼的學生,甚至提出寧愿不學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課程中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變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去發(fā)現數學其中的奧妙,樂于學習,并改變對數學的態(tài)度.而個性化這一理念恰好可以運用到數學這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以及熱情,調查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況、接受能力,幫助每位學生制定學習策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提高創(chuàng)造性,使其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在幫助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的興趣時,學生的成績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也會顯著增強.因此,提高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也就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
3 初中數學個性化教學的實現策略
3.1 鼓勵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清楚地明白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性,教師僅僅是引領者.因此,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任務十分重要.當學生自發(fā)地進行學習、自主地進行思考時,教師應該不吝嗇地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更加充滿熱情、更受鼓舞地去探索和學習,能夠有利于學生更充分地將能力展示出來[1].
例如 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可以讓學生自發(fā)地去尋找合適的同學與自己組成學習小組,教師將多個不同的學習任務羅列給學生,由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自由選擇哪個任務課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選擇多個學習課題,培養(yǎng)小組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研究創(chuàng)造性.學生在自己的小組內自行分工研究,教師不進行任何干預.這樣學生們可以完全將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學習時間進行自主地安排與規(guī)劃,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然后教師再驗收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先對學生們的積極思考、積極研究提出鼓勵,然后評判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對于多個選擇的小組及時提出表揚.通過老師的表揚,學生得到了在學習任務中的成就感,提升了學習的熱情,促進了學生自我學習的發(fā)展.
3.2 貼近學生,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的持久性
對于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小學、初中之間的連接性很強,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對初中的學習奠定了很大的基礎.部分學生在小學時數學成績較差,在初中時想得到較大的提升,就要長時間地堅持,單單靠一時興起是遠遠不夠的.要有不怕挫折、不怕困難,能夠持久地堅持學習數學,且彌補數學基礎薄弱的決心和毅力.對于小學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在進入初中后更不能沾沾自喜,認為有一定的基礎就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放松警惕.此類學生在進行學習時,要保持小學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面對初中難度升一級的數學題目,將習慣更好且更長久地堅持下去.
例如 教師在每一學期開始時,讓每個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數學期望分數并制定兩份相同的學習計劃,一份交老師,一份由自己日常堅持.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鼓勵學生時刻謹記自己的學習目標,然后教師把每一次小考后的數學成績標注在學生期望最后期末成績的那張紙上[2].學生則對每次小考后的錯題進行錯題本整理和積累.在期末時,教師將學生所期望的成績表分發(fā)給學生.由學生來檢測自己是否達到自己所期望的分值,并且要求學生查看每次小考與自己所期望分值之間的出入,并說明已達到理想的成績和未達到期望分值的原因與反思.
3.3 尊重學生差異,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整個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長經歷、家庭背景、生活習慣,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學生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所得到的學習成績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師要制定個性化的、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幫助每個學生找準自己的學習方法,找準自己的學習定位.同時,教師要遵循公平性的原則,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成績好壞都要幫助學生分析學習情況,制定學習方案[3].
例如 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制作一本學生日志,觀察學生日常的做題習慣、學生的作業(yè)提交情況、作業(yè)的正確率和練習情況,并為學生記錄下來.然后借鑒某次具有參考意義的大考成績試卷來分析每位學生的錯題、得分.在對學生的試卷進行分析時,教師不應只看學生的錯題,學生正確的題目也不容放過,看學生是否存在僥幸心理蒙對的情況,對題目的解題的步驟進行分析,看是否每一步驟都是學生真實水平做出來的.然后對學生的錯題類型進行分析歸納,并記錄在學生日志上.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日志上所記錄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作業(yè)提交情況及作業(yè)正確率,與考試成績和錯題對照,進行對比后分析原因,幫助學生制定每個人的學習方案.對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3.4 教師樹立正確教學理念,提高自身能力
個性化教學是現代教育體系的基本內容,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緊跟時代發(fā)展,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要積極貫徹新課標的內容,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4].做到急學生所急,充分認識到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的領路人的作用,避免教師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要求和教學,減弱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對于教學方法,教師應積極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解題方法,不應固化、僵化思路.隨著教材的不斷革新與改變,教師的能力和教學水平也應得到相應的提升.
例如 教師可以進行不定期的進修與學習,提高自身能力,開闊眼界,認識到更多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進修和學習后的一段時間內,教師將學習到的新知識、理論和教學方式運用到教學中,然后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向學生們發(fā)放調查問卷,由學生來評價老師此段時間的教學.教師可在問卷中提出學生是否滿意教學方式,課堂內容是否生動有趣,能否引發(fā)學生積極性等問題,由學生匿名來進行選擇和評價.教師最后收取調查問卷并進行整理匯總,找出自身的教學特點.學生是教師教學的直接接受者,可以最直觀地最客觀地提出改正意見,教師對此進行整理匯總,反思并進行改正優(yōu)化.
3.5 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提高解題能力
數學是一門需要極強邏輯性、嚴謹性與發(fā)散思維的學科.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應從數學的角度出發(fā),利用數學思維來對問題進行解答.一些學生未對題目進行理解,就開始套公式套理論的去解答.數學思維的建立是解題的關鍵,學生從數學思維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解題,確立好正確的思路,再加上理論和公式的研究,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教師布置數學作業(yè)時,要讓學生自主地去思考,自主地去探討交流.在班內舉行思維訓練的數學活動和策略游戲,在日常的上課或者學習生活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看待問題時多從數學角度去思考.
例如 教師在講述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時,如果僅僅告訴學生此理論,學生進行記憶的話,則無法進行理解和運用,甚至學生在做題時無法想起此類結論,就不能將此理論更好地運用于解題中.因此,在講述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時,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提問學生來舉生活中的實例的方法來考驗學生對此問題的理解,然后由老師評判學生舉的例子是否合理、正確[5].教師在評判之前,首先對學生們主動積極的回答予以肯定.對于正確的例子可以進行贊許,對于錯誤的例子就是要鼓勵其再次進行思考并多發(fā)言.最后,由教師匯總學生的例子,并舉出自己的例子帶入課本的理論概念中.通過這種方法的實施,教師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數學思維,將數學理論帶入生活中,將數學生活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落實個性化教學勢在必行.個性化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學習,消除了所謂的優(yōu)等生與差等生的名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同時也提高了老師的教學質量,也是對國家新課標教育改革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景妮敏.信息化手段下初中數學學生個性化學習教學策略探討[C].2022教育教學與管理成都論壇論文集(二).[出版者不詳].
[2]梁梅.“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yè)個性化設計與實施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
[3]高蕾.初中數學微課個性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策略[J].名師在線,2021.
[4]張朝睿.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學個性化單元教學設計策略[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1.
[5]沈浩.個性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