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桃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方式被應用到課堂中,各學科教師應秉持“以生為本”的基礎教育理念,提高課堂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性,專心學習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踐中,完善教學體系,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動學科教學品質的提升。這其中,基于名著閱讀的作文教學受到了很多語文教師的關注,本文結合名著閱讀對作文教學的意義,分析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項用名著閱讀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名著閱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寫作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初中階段,很多優(yōu)秀的教學理論被應用到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將名著閱讀融入學生作文教學中是很多教師已經(jīng)在實踐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能夠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寫作方式,豐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可以說一舉多得。因此,教師應該立足當下的教育背景,從學生當前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選擇恰當科學的教學方式,推進名著閱讀在學生作文學習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1? ?名著閱讀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價值
1.1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
名著是文學中的瑰寶,是引導文化傳播的中堅力量,也是從古至今人類精神文明和智慧的重要體現(xiàn)。很多名著在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演變成了電視文化、電影文化,翻拍的影視作品被人們所熟知,如我國的四大名著,迄今為止,依然是電視文化中不可撼動的存在。而在學生寫作學習中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欠缺文化底蘊,文字蒼白無力、文章空洞乏味是大多數(shù)學生作文的通病,因此,將名著閱讀引入作文教學中,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從名著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判斷寫作的方向,理解寫作的話題,同時也讓其在遣詞造句上更加精練和恰當,逐漸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所以,教師應該緊抓名著中的文學力量,選擇其中經(jīng)典的故事或者人物作為作文教學的素材,引導學生閱讀,并展開詳細講解,從而讓學生在熟知名著內涵的同時學習寫作技巧,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1.2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情感教育一直是教育過程中容易缺失的部分,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關鍵時期,情感飽滿,有沖勁,也有魄力,是實施情感教育的良好時機。但在目前的初中學科教學中,很少有教師會注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理性大于感性,很多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自身的個性化特點并沒有被挖掘出來,因此錯過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機會。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應用名著閱讀,要讓學生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引導學生與名著故事產(chǎn)生情感共鳴,深刻認識到作者的表達用意,這樣才能夠在自己的文章創(chuàng)作中有所突破。所以說,名著閱讀的融入豐富了學生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體驗,也讓學生的文字表達有更多的風格,從而很好地實現(xiàn)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1.3豐富寫作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通常都是引導學生閱讀單元文章,然后講解文章的重點以及作者的情感,最后讓學生按照作文題目寫一篇作文。這樣的過程完全忽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并沒有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因此,當學生有個人發(fā)展需求的時候,是得不到有效引導的。所以,在寫作的時候,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單元內容增加名著閱讀內容,運用豐富的名著材料,加上小組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就能夠很好地促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靈感,確保學生的寫作能夠有情可抒,有話可說,進而改變以往空洞無力的表達,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自主性,讓其愿意用文字描述故事,表達感情,從而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2? ?基于名著閱讀的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名著閱讀引導不合理
在新時代背景下提倡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育人作用,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實施教學。但是在基于名著閱讀的作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從名著的角度引導學生完成寫作,反而大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都是走馬觀花,無法獲取名著中的文學內涵,導致對其寫作起到的幫助微乎其微,因此,讓名著閱讀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標成了空話。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就是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名著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對名著的解讀不深刻,所以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也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挖掘名著中有利于寫作的點,久而久之,就讓名著閱讀失去了教育意義。
2.2名著閱讀與作文教學脫節(jié)
以名著作為寫作教學的載體是非常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和認知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很多學生在課外也會閱讀一些名著閱讀來提升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將名著引入課堂,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合理運用名著實施作文教學,名著閱讀和寫作貌似還是兩條平行的單軌線,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名著閱讀和作文教學互相脫節(jié),導致名著閱讀失去了作文教學的意義。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在名著閱讀和作文寫作之間構建聯(lián)系,因此,學生體會不到讀名著的作用和價值,導致讀就是讀,寫就是寫,彼此互不聯(lián)系。
2.3寫作教學形式單一
先進的教學形式,多樣的教學工具是挖掘名著價值和文學內涵的重要手段,在傳統(tǒng)名著閱讀中,很多教師都是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閱讀、自由賞析,由于缺少引導,學生往往難以掌握名著的精髓,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白白浪費了時間。而在寫作教學中,很少有教師能夠從學生所存在問題的角度出發(f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形式循規(guī)蹈矩,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名著閱讀,還是寫作教學,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手段都需要改善和創(chuàng)新,需要加入特色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讓名著閱讀為寫作教學服務。
3? ?名著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綜合考察,合理選擇閱讀文本
在基于名著閱讀的作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是根本,作文教學是過程,學生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是結果。所以,為了能夠促進整體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名著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做好把控。首先,名著閱讀文本的選擇,一篇合適的名著一定要符合三個要求,即滿足學生、利于教學、便于借鑒。滿足學生需要教師在選擇文本的時候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以往的閱讀習慣,找到符合其年齡、心理的名著文章;利于教學,要求教師選擇的文本要從學生寫作的角度出發(fā),與寫作要求有關聯(lián),學生在閱讀完名著后能夠獲得啟發(fā),同時也可以在作文中回顧名著內涵,實現(xiàn)對寫作內容的充實;便于借鑒,需要選擇閱讀的名著文本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所服務,不管是寫作方式,還是人物特點或者情感表達,都能夠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組織學生閱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聯(lián)合“寫信”的作文要求,讓學生從名著中了解寫信的格式以及情感表達的方式,然后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落實作文教學的目標,同時也讓名著資源很好地和寫作教學相融合,有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3.2讀寫結合,閱讀寫作同步進行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兩種形式,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發(fā)現(xiàn)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手段,而這也符合在作文教學中融入名著閱讀的理念。所以,提倡教師在名著閱讀的同時引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實現(xiàn)閱讀寫作同步進行。在閱讀名著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作者的文字表達中尋找作者的情感變化,同時養(yǎng)成勾畫的習慣,在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文章中的重點詞句時,就勾畫出來,也可以朗讀出來,體會其運用表達的精妙之處。而在寫作的時候,教師則應該激勵學生將閱讀中所學到的知識點以及個人感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鼓勵學生發(fā)揮個人想象,深層次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在閱讀《昆蟲記》的時候,教師就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仿寫,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應用,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學生讀寫學習的評價工作,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穿插對學生表現(xiàn)的評價,并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和寫作技能。
3.3情景再現(xiàn),打開學生寫作思路
學生的寫作思路是產(chǎn)出良好作品的基礎保證,任何題目的寫作,只要學生擁有清晰的思路,就能夠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實現(xiàn)“妙筆生花”。所以,在名著閱讀視角下的作文教學,要注重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用有趣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放下心理戒備,放下對作文固有的錯誤觀念,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探究名著中的經(jīng)典語錄,學習寫作的技巧。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從課堂情境出發(fā),在拿到寫作主題后,先不要著急讓學生下筆,可以先以聊天的方式與學生討論交流,分析針對這樣的寫作主題,學生的寫作方向大概是什么,并結合名著中相關的內容展開分析。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名著中的情景在課堂中再現(xiàn),如讓學生進行名著片段的分角色朗讀或者角色扮演等,鼓勵學生親身體會作者在表達方式上運用了哪些技巧,并設身處地地思考名著中的人物有哪些情感變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課堂互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例如,在閱讀《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著片段的時候,就非常適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者表演故事中的情節(jié),通過研究每個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體會名著的經(jīng)典所在。而在對應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借鑒名著中人物的描寫方式,模仿名著的語言風格,完成個人作品的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興趣,對話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推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3.4組織比賽,增強寫作情感體驗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勝心是非常強的,對應的學習積極性,參與競賽、參與比賽的積極性也非常高。在名著引導下的作文教學同樣如此,教師不應將全部精力都放在課堂教學上,而應該適時、適當?shù)亟M織學生開展一些小型的寫作比賽,讓他們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同時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在比賽中,教師可以從一篇名著,如《簡·愛》的故事出發(fā),設立名著相關的寫作話題,然后鼓勵學生從名著閱讀中獲取靈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也可以從自身生活出發(fā),圍繞個人見解發(fā)散寫作思路。在學生完成個人作品后,教師可以聯(lián)合其他語文教師,甚至其他學科的教師組成作文參評團,為學生的作品打分。通過綜合評價,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理性分析,選擇優(yōu)秀的作品在學生面前公示和朗讀。借助比賽的過程,仍然以名著閱讀作為基礎,只不過是變換了一種教學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比賽中,并在實際落地的時候融入專業(yè)的評價,讓學生感到自己的作品受到了重視,因此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熱情,讓其情感體驗更加豐富,進一步推動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3.5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共同提高
在寫作教學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作品內容,展開多元化的科學評價。首先,教師要強調集體評價,針對多數(shù)優(yōu)秀作品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客觀的意見,促進小組整體進步。其次,教師要展開個體評價,從不同水平的作文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并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出發(fā),幫助學生認清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對應的指導建議。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評價形式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體現(xiàn)。從評價形式上,教師在評價的時候也可以融入個人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其他學生提問。教師積極與學生探討和溝通寫作問題,同時引用名著閱讀中的知識,展開對學生寫作思路、作文結構以及寫作技巧的分析,進而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多元化評價的實施,給學生提供了互相促進、互相提升的平臺和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名著閱讀對作文教學的價值,推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融合名著閱讀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相比于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名著閱讀的加入在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文學素養(yǎng)提升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掌握對應的寫作技巧,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要求教師從課程目標出發(fā),立足新課改標準,認真分析當下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名著閱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寫作中打開思路、敢于借鑒,同時提高個人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丁加干.基于名著閱讀的初中作文教學實踐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1(33):55-56.
[2]黃偉.基于名著閱讀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分析[J].科技風,2020(8):69.
[3]盧紹惜.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名著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9(2):55.
[4]蘇義現(xiàn).在名著閱讀中提高學生個性化作文能力[J].新課程(中),2017(1):173.
[5]張瓊霞.中學名著閱讀教學促進寫作教學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6]陸世揮.基于名著閱讀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分析[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20(1):151.
[7]馮艷.基于名著閱讀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師),2021(8):1.
基金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激發(fā)初中學生語文學習內驅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GS[2021]GHB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