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楠
2022年6月8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導演藝術家藍天野因病逝世,享年95 歲。堅守舞臺70 余載,他先后榮獲了“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六十周年表彰”“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全國德藝雙馨獎終身成就獎”“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稱號,曾作為唯一一位演藝界代表,于2021年6月被授予“七一勛章”。
他是《封神榜》中仙風道骨的姜子牙,是《渴望》中溫文儒雅的王子濤,是《茶館》中豐神俊朗的秦二爺,是《甲子園》中飽含家園之情的黃仿吾……
“搞戲劇,要講究,不要將就”“無論角色大小,戲份輕重,只要一上到舞臺,演員就有義務去塑造一個鮮明飽和的人物形象”“只要黨需要我、觀眾需要我,我就要發(fā)好光和熱”……
藍天野帶著他熱愛的話劇、真摯的情懷,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向觀眾問一聲好”。
戲劇是藍天野一生鐘愛的事業(yè)。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最早感興趣的是繪畫,走上戲劇這一行起初是為了做好黨的工作。
1945年,18 歲的藍天野正在國立北平藝專(中央美院前身)學習繪畫。離家數(shù)年的三姐石梅從解放區(qū)回來,作為地下黨員的她這次回家的一個任務就是在北平開展地下工作?!拔覀兗揖妥匀怀蔀楸逼降叵曼h的一個秘密聯(lián)絡點?!?/p>
三姐石梅早年受到先進革命思潮的影響,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自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前往抗日根據(jù)地解放區(qū),在晉察冀“挺進劇社”負責寫劇本,排演話劇,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就在抗戰(zhàn)勝利前夕,她再次接受黨組織派遣,只身回到北平,在中共華北局晉察冀分局城工部的領導下,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團結進步人士,宣傳黨的政策,發(fā)展黨員。
“三姐帶來的《論聯(lián)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等白紙封面的小冊子,是我最早接觸到的革命思想。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那篇《兩個中國之命運》:在中國人民面前擺著兩條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我們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外一種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運……”
這些進步的思想,點燃了18 歲藍天野的熱情。他開始主動為姐姐分擔一些革命工作。姐姐用短波收音機收聽解放區(qū)電臺的信息時,藍天野就負責記錄,他還成為北平地下黨的交通員,經(jīng)常騎著自行車傳送情報文件和物資。
據(jù)藍天野回憶,他本人是三姐石梅回到北平之后發(fā)展的第一個黨員。她多次向上級領導匯報,反映情況,最終經(jīng)上級黨組織研究批準后,藍天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時年18 歲。
因為身處敵占區(qū),危險重重,藍天野入黨沒有儀式,沒有宣誓,但一直清楚地記得那個日子——1945年 9月23日,經(jīng)上級黨組織批準,藍天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就像人會記得自己的生日,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日子。”藍天野說,從那天起他就對自己說,“你是個黨員,你就把你自己的全部都交給黨。一輩子聽黨的話?!?/p>
抗戰(zhàn)勝利后,北平成為國統(tǒng)區(qū)。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這座城市,百姓生活依然是水深火熱。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學生民主運動在地下展開,藍天野一邊在劇團演出,一邊從事革命工作,秘密發(fā)展黨員。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在戲劇戰(zhàn)線的工作,北平地下黨成立了北平劇聯(lián)黨支部,藍天野正是黨支部的一員。
真正讓藍天野走上專業(yè)話劇道路,則是在1946年年初,姐夫石嵐根據(jù)上級指示回到北平,成立“北平劇聯(lián)”,并以“祖國劇團”的名義重新開展革命活動。其間在成功塑造了話劇《青春》中的“紅鼻子”之后,藍天野隨即加入由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演劇二隊”,正式開始了以戲劇為專業(yè)的路。
1948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根據(jù)革命形勢的需要,藍天野所在的“演劇二隊”和“祖國劇團”都需轉移到解放區(qū)。當時,為了安全起見,根據(jù)組織要求需要臨時改名,他隨即將原名王潤森改成了“藍天野”,沒有任何寓意,一直沿用至今。當時的他,或許沒有想到,這個名字在后來,乃至半個世紀以后,成為中國戲劇表演領域最為濃墨的一筆。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的各個領域百廢待興。1952年,中國第一所藝術院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藝)成立了。
作為先進黨員和優(yōu)秀戲劇表演者的藍天野,成為第一批加入北京人藝的演員,開始在公眾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在其長達70 余年的藝術生涯里,作為一名黨的文藝工作者,藍天野始終堅守一個信念“服從組織安排,聽黨的話,跟黨走。到生活中去、到群眾中去”。
“這么多年,每一個新戲排練前,都要去體驗生活”,即便不是專門為了某一個戲,藍天野也會花較長時間去體驗生活。
1963年,在協(xié)助焦菊隱重排的《關漢卿》順利上演后,藍天野為了演好農(nóng)村題材的劇目,來到京郊房山崗上村大隊,與大隊老書記、全國勞模吳春山一起在牲口院一住就是半年,每天起早貪黑,干農(nóng)活、喂牲口,收獲了生動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豐富的素材?;氐絼≡海麑а莸牡谝徊繎蚓褪潜憩F(xiàn)北京郊區(qū)農(nóng)村生活的《結婚之前》,觀眾看完紛紛感嘆“還真演出了北京郊區(qū)農(nóng)村的泥土味兒”。
為了演好老舍先生的力作《茶館》,藍天野走遍了北京城的大小茶館,深入觀察茶館里的“老北京”們、說書人們、店伙計們的一舉一動。為了讓“秦二爺”這一角色立得住,藍天野接觸京城里的企業(yè)家,通過不斷地觀察、領悟,反復地醞釀、排練,逐漸“觸摸”到這個角色。
“當年《茶館》首次排練,花在體驗生活上的時間和精力,比用在排練過程中的還要多。”晚年的藍天野這樣說。
角色的塑造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皩巧乃茉旖^不能是拿到劇本后才開始,應該從決心做演員的那一天起,就要不斷地觀察和創(chuàng)作。”許多生活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他腦海里慢慢積累著、雕琢著、豐富著。他說,作為一名演員,或許一生都演不了那么多角色,但心里的庫存越豐富,創(chuàng)造的天地就會越廣闊。
1958年 3月,《茶館》首演,“秦二爺”一亮相就震驚全場。
從《茶館》到《北京人》《蔡文姬》《王昭君》,再到《欽差大臣》《羅密歐與朱麗葉》《小市民》……藍天野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舞臺,為人民文藝事業(yè)發(fā)光發(fā)熱。
1984年,藍天野受邀出演了電視劇《末代皇帝》,在里面飾演攝政王一角。這是他的首部銀幕作品,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在戲劇影視領域跨界出演。
1989年,62 歲的藍天野飾演電視劇《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他曾表示,對于每一個角色,不論戲多戲少,即使臨時被拉去做群演,自己都會認真去創(chuàng)造。這種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也體現(xiàn)在《封神榜》的拍攝之中。
拍攝前,他特意前往白云觀,向那里的道長請教。戲中姜子牙的武打動作,他都是自己完成,拒絕使用替身。在拍攝期間,藍天野每天都會跟導演討論劇本臺詞,尊重原著并主動提出意見,根據(jù)自己對姜子牙和周文王人物關系的理解,重新寫了“文王訪賢”這場戲。
電視劇中,藍天野將姜子牙的仙風道骨展現(xiàn)得精彩絕倫。至今,對很多人來說,一提起姜子牙,腦海里就會呈現(xiàn)出藍天野飾演的形象。
離休后的藍天野,有19年沒再演戲。2011年,在北京人藝的邀請下,藍天野再度出山,參與紀念建黨 90 周年重點劇目《家》的演出,84 歲高齡的藍天野重返舞臺。多年沒有登臺的藍天野,挑戰(zhàn)了一個更有難度的角色,過去一直飾演正面人物的他,主動要求飾演《家》中偽善的馮樂山。
出演期間他依舊保持著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只要有演出,下午4點多就到后臺;演出結束后,慢慢卸妝,因此他總是來得最早、離開得最晚。
在一次排練中,他不慎摔倒、手指骨折,起身后第一句話是:“對不住大家,讓各位受驚了?!?/p>
第二天,他又早早來到排練廳帶傷排練,一刻也不肯耽擱,還要求導演讓自己上場。本著藝術為黨、為人民的初心,藍天野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先生年過九旬,當你以為他必是老態(tài)龍鐘了,可先生卻能在舞臺上繼續(xù)演繹各種高難度的角色,大段的臺詞他依舊吐屬清晰,聲如洪鐘,技藝精湛,充分體現(xiàn)了一位表演藝術家的敬業(yè)精神和藝術風范?!蔽璧讣疑蚺嗨囘@樣描述晚年活躍在舞臺上的藍天野。
2020年,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藍天野表示,搞戲劇,要講究,不要將就。一個演員不一定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演員的責任就是從事戲劇藝術、影視藝術。
85 歲參演原創(chuàng)劇目《甲子園》、87 歲復出執(zhí)導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88 歲再導話劇《貴婦還鄉(xiāng)》、90 歲執(zhí)導原創(chuàng)劇目《大訟師》、93 歲連續(xù)登臺 11 場參演話劇《家》、94 歲再次執(zhí)導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藍天野不斷刷新自己創(chuàng)造的年齡最大話劇導演、演員的紀錄。
2020年10月,《家》再度在首都劇場上演。這是繼 2011年北京人藝排練《家》之后,藍天野再次登上舞臺。他以93 歲高齡在首都劇場舞臺上連演了11 場三個半小時的《家》。最后一場演出結束時,他還在微信朋友圈寫下意猶未盡深情眷戀之言:“《家》2020 版演出暫落大幕!相約再攜手同臺,家永在,戲長久,不言別!”但這也是藍天野最后一次以演員的身份站在舞臺上。
初心不改,一生奉獻。
70 多年來,藍天野在舞臺上、熒屏中的角色常常在變,但有一點從未變過:“只要黨需要我、觀眾需要我,我就要發(fā)好光和熱。”
1987年,藍天野離休之后,仍心系話劇事業(yè)發(fā)展,一直擔任北京人藝藝術委員會顧問,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劇院下一代人才的培養(yǎng)。在北京人藝的表演培訓班上,他多次將自己寶貴的藝術和人生經(jīng)驗分享給年輕演員們。
2012年,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和紀念北京人藝建院 60 周年,劇院傾力創(chuàng)排了現(xiàn)實題材大戲《甲子園》,藍天野受邀擔任該劇藝術總監(jiān)。在緊張排練演出的間隙,他總不忘向年輕演員言傳“人藝人”應當具備的藝德和品性,教他們?nèi)绾胃惺芎腕w驗角色。
如今已經(jīng)是北京人藝優(yōu)秀導演的唐燁,當年也是通過這部作品初次接觸到藍天野。唐燁最深的感受是:“藍天野老師對于演員這份職業(yè),內(nèi)心始終保有一顆敬畏之心,他對待藝術上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嚴謹?!?/p>
唐燁回憶,當年每天早9 點半排練,藍天野總會比所有人早到15 分鐘,充滿儀式感地沏好茶,打開劇本提前準備當天需要排練的內(nèi)容,并等著大家的到來。哪怕他自己對人物有一些新的想法,他也會跟《甲子園》的導演唐燁商量:“導演,有個地方我想調(diào)整一下,你看可以嗎?”作為一名早已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始終帶著探討的態(tài)度來進行創(chuàng)作,這一畫面令唐燁至今想起都非常感動。
2015年,88 歲高齡的藍天野執(zhí)導瑞士戲劇《貴婦還鄉(xiāng)》,一次排演中,有位年輕演員的肢體動作始終不到位,藍天野干脆扔掉手里的拐杖,倒在地上為他做示范。
這一舉動嚇壞了旁邊的人:“您這么大歲數(shù)了,這樣做很危險?!?/p>
“為人藝培養(yǎng)人才是我分內(nèi)的事,有什么豁不出去的?!彼{天野這樣回答。
“你表演,別飄在那里,表演最忌諱虛假造作。你們的戲要落在地上?!彼{天野還常建議演員多去現(xiàn)實中體驗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扎根人民,要為人民服務。年輕人應堅持體驗生活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痹谒挠绊懴?,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等許多藝術家,傳承發(fā)揚了體驗生活、扎根人民的寶貴傳統(tǒng),在不斷的磨礪中成長為戲劇界的中堅力量。
舞臺謝幕,經(jīng)典永存。藍天野塑造的一個個生動角色,陪伴一代又一代觀眾成長,也將繼續(xù)帶給人們感動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