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堅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科目,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師要加強對新課改內容的全面解讀,之后充分地發(fā)揮指導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以新課改為基礎,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提供重要的幫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指導教學;新課改
指導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涉及到某一個問題的處理,而是對某一類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因此在班級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當前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為學生開展指導教學活動,讓學生深刻的掌握不同地解決問題方法,更加便捷地解答問題的最終答案,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
一、指導教學的內涵以及教育價值
(一)內涵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在為學生進行指導教學時,需要把握指導教學的內涵,以此來為后續(xù)教育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重要的基礎。指導教學主要是針對數學中的各種問題找到與之對應的處理方法,并且對問題探究方法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挖掘其中的本質性內容,保證各項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在指導教學應用時,學生需要通過持續(xù)探索和實踐優(yōu)化數學處理思路,并且掌握必備的問題解決框架流程,進一步的了解各個題目的意思之后,再把握題目的要求,按照已知條件精準性的確定基本的解決步驟,完成問題的處理[1]。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解決問題思維變得更加系統化,還有助于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效率,為學生高效率學習提供重要的基礎,因此在班級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指導教學引導重視程度,幫助學生解決在以往學習時盲目式學習思維下所產生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教育價值
小學階段學生在邏輯思維形成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并且也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技巧,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困惑較多,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班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指導教學為主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各項困難,并且實現數學思維模式的科學轉換,使學生可以更加高效率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學生解決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各個問題的意識化處理,根據不同的題型確定對應地解決問題思路,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指導教學教育價值在于發(fā)展學生當前的思維敏捷性,并且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真正的學會融會貫通,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當前的學習效率,凸顯指導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價值。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指導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在進行指導教學時,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地思考以及研究,在潛移默化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以此來為學生后續(xù)的解題提供重要的幫助。在學生解決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的眼光和數學的技能來進行問題的解答,并且強化綜合知識的使用技巧,做好各個學科知識之間的有效連接,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體驗,獲得最終的結論,從而使學生數學能力能夠獲得有效的發(fā)展[2]。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不一樣的例題,讓學生進行對比性的分析:1.今天我們要到學校中植樹,整個學校都要參加,三年級同學栽樹為50棵,四年級栽的棵數是三年級的1.5倍,那么請問一共栽了多少棵?2.三年級栽樹50棵,四年級栽樹的棵數是三年級的1.5倍,五年級比三年級和四年級的總數少了15棵,那么五年級栽樹多少棵?在為學生布置這一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從統計員的角度中來進行問題的分析,激發(fā)學生當前地解決問題意識。通過兩道題之間的相互對比,學生很快找到了條件相同的內容以及不同點之后再配合自己的計算知識很快得出問題的最終答案。如果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存在一定的困惑,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擺木棍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了解各個數值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為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保障。
(二)實踐探究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來探究對應的問題答案,因此在班級教學中,在問題中進行指導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入手來完成當前的學習,進一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意識以及能力[3]。
例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在掌握長方形周長概念和計算方法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練習題來讓學生進行解答:1.今天我們要裝飾教室,假設教室的長度為8米,寬度為6米,在每個角落中要每隔兩米放上一盆花,并且4個角都要擺放,那么請同學們計算一下一共要擺多少盆呢?在為學生布置完這一問題之后,教師要讓學生結合分類理解能力靈活性地進行解答,方法是不限的,只要學生能夠探究出問題的最終答案就可以了。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來進行深入性的思考,重點讓學生探究一下在擺放4個角時對整個擺放數量有哪些影響,讓學生能夠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在學生探究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中說一下自己的探究方法以及最終的結論,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擴展自身的學習思維。如果學生存在任何的錯誤,教師進行科學的指導以及引導,使學生能夠反思自身的學習過程,進一步地探究出問題的最終答案。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這類問題有清晰的印象,具備較強的學習思維,從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各項數學能力的科學培育,以指導教學為主重新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生動的教學情境,配合著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深入性探究,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的融合,保證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的順利實施,進一步地幫助學生感受學習小學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汪毅.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6):124.
[2]王遠香.新課改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20(1):125.
[3]韓小云.談小學數學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