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萍
摘要:讀的素養(yǎng)與寫的素養(yǎng)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讀寫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需要在素質教育下,抓住語文學科特點,展開語文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有效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熱情,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
學生的閱讀是一個知識儲備階段也為其寫作積淀素材,實現(xiàn)吸納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邏輯的語言表達,是寫作的基點,而寫作則是閱讀的生長點。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契合,搭建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橋梁,讀中練寫,以寫促讀,讓學生在培養(yǎng)和提升語文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寫作能力,從而構建一個讀寫循環(huán)互促的良性學習系統(tǒng),最終實現(xiàn)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核心地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已成為語文教師教學實踐的重中之重,而這和學生語言實踐緊密相連。閱讀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為寫作提供鮮活的靈感和不竭動力,寫作為閱讀奠定堅實基礎,不斷促進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在科學聚焦學生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讀寫結合不失為一條有效的路徑。
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讀寫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不斷深入,讀寫結合的課堂實踐也愈發(fā)豐富、有效。但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讀寫結合還存在一些局限。如何通過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將知識技能和方法內(nèi)化,從而促進其個性化發(fā)展?何不讓寫作訓練以課文為依托,從“讀”悟“寫”,以“寫”促“讀”,進行“讀寫結合”呢?這樣,學生有感而發(fā),有內(nèi)容可寫,寫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在核心素養(yǎng)下,進行讀寫結合是切實可行的,也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一種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習作教學一向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葉圣陶先生說得好:“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敝挥凶x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在讀寫結合中,學生的習作能力才會逐漸提高。因此,我們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這一課題,希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通過對此課題的研究,能更好地運用語文教材,并且在對教材進行多元解讀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改善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脫離的現(xiàn)狀,找到它們之間的結合點,以此促進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標和內(nèi)容
(一)研究目標
1.本課題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和,課內(nèi)閱讀中滲透寫作教學,在提高學生賞析能力的基礎上,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打造高效閱讀課堂。
2.引導學生在課文的指導下進行寫作訓練,探求出一條高效的作文寫作訓練課堂模式。
3.在讀寫過程中,結合教材文本及學生作文文本,探求讀寫互相促進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4.加強對學生的課內(nèi)閱讀指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將課文中的語言、章法、寫作技巧自覺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從而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二)研究內(nèi)容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有效訓練的調查問卷分析。
2.憑借教材,達到讀寫遷移。
3.加強課外閱讀,并內(nèi)化運用。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仿寫實現(xiàn)讀寫整合。
5.研究如何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打造高效閱讀課堂,以閱讀促寫作。
6.研究如何結合課內(nèi)閱讀上好作文指導課,并以寫作促閱讀。
7.總結分析,經(jīng)驗總結,推廣應用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本課題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研究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教材,通過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寫作作為貫穿于整個單元教學的主線,把課文教學從單純的閱讀,變?yōu)閷W生積累方法、素材,提高寫作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這樣就進一步提升了寫作在教學中的地位,解決了作文寫什么,怎樣寫,寫得怎么樣幾個問題。同時把學生作文當成閱讀教學的另一文本,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語文水平。
四、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課題的階段研究,我們得出初步結論是:在語文教學中科學地實施讀寫結合策略,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們的研究初步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效果,但并不意味著本項實驗研究活動的結束,該課題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主要有:
1.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與學習能力在同一班級存在著客觀的差異,實行“讀寫結合策略”實驗時,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如何讓優(yōu)等生“吃得飽”,后進生的“吃得好”,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最佳發(fā)展,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2.如何擬出各年級、各冊教材讀寫結合的細目表,進行科學化、序列化的訓練,以此全面推進讀寫結合策略的推廣,這是今后的實驗中需要關注的。
3.其他思考,如閱讀課與寫作課和諧融合會不會使課堂“四不像”?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老師眼睛總是盯著課文會不會使學生的視野狹窄?會不會讓學生唯教材“馬首是瞻”?
五、下一步研究設想
1.需要給課題組提供理論支撐,除進一步習作理論書籍和報刊雜志,還應該邀請教研專家到校對課題組成員進行有效指導,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爭取機會派課題組骨干到外面學習,開闊眼界。
2.以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為有效載體、以課外閱讀指導為抓手,以學生生活化習作資源為源頭活水,真正使習作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策略進行推廣,讓學生大面積真正受益。
3.做好研討的過程積累與反思,為后期的研究提供材料。強化課題組成員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經(jīng)驗的借鑒,加強研究者的個案研究、自我反思、實踐改進是課題研究的思路。課題研究教師的學習、反思、改進,要貫穿實驗過程的始終;將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相結合,課題研究與行動改善相結合。
4.重點抓好課題研究成果的總結與提煉。課題組成員要將教育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進一步撰寫教育論文、教學案例等,并實現(xiàn)發(fā)表或參加相關評獎。加強對各階段研究管理,做好研究資料的管理歸檔,做好活動記錄和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工作為完成結題做好充分的材料整理工作。形成材料:(1)形成優(yōu)秀習作集(a、寫景類、狀物類、寫人類、記事類;b、讀寫結合:續(xù)寫、擴寫、補白、讀后感、改寫、仿寫等)。(2)教師習作教學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的經(jīng)驗論文匯編、習作指導設計匯編、習作指導案例匯編、教學反思匯編。
參考文獻:
[1]孫建勝.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
[2]韋嫻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文淵(小學版),2019(07).
[3]韋嫻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文淵(小學版),2019(07).
[4]吳文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實施策略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0(08).
[5]王曼.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2).
[6]吳秋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高段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與研究,2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