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善容
摘 要:“雙減政策”的提出為學生減輕了學業(yè)負擔,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在校外的教育培訓負擔,全國各地的學校對“雙減政策”的重要性宣傳廣泛,并且通過家校合作,大大發(fā)揮了家庭和社會的監(jiān)督作用。因此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育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小學教師在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改善了課堂,教學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本文從分析“雙減政策”的要義及核心入手,討論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現(xiàn)狀,并提出提升策略以及途徑。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策略
引言
在小學中年級階段,作文寫作一直都是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困難所在作文,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待事物的觀點和看法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會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問題,從而降低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特別是在“雙減政策”提出后,由于教學大環(huán)境的改變,教師對于教學安排方面,有了更大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更加注重有效利用教學方法來改善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雙減政策”概況及核心思想
中央提出“雙減政策”,并將其貫徹到底,目的就是為了打沖突的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fā)展,并通過加強各級學校的教育管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優(yōu)化課后作業(yè)的安排,提高課后活動質量,減輕學生的課余壓力,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及素養(yǎng)構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既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以及家庭經(jīng)濟壓力,還能夠讓教育界更加重視學科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夠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培養(yǎng)了學生關于創(chuàng)新方面的精神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水平,為黨育才。
二、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現(xiàn)狀
1.過度關注寫作方法和技巧
眾所周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對其進行作文講解和作文練習,并且加強灌輸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應用,但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發(fā)展已經(jīng)遠遠超過低年級,對于事物的認知和理解也有了全新的水平,因此,簡單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不再是這個學習階段所需要關注的重點教師應該更加需要關注學生們的閱讀積累和寫作創(chuàng)新。
2.學生對于寫作缺乏興趣
根據(jù)相關調查,在小學生群體中,非常熱愛寫作的人數(shù),僅僅不到一半,特別是對中年級學生來說,由于缺乏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相關的知識提出,他們對于作文寫作的認知有待提高,思想方面以及文字表達我組織能力有待加強,這些都是阻礙小學生寫作的因素,學生的寫作水平也難以提高。
3.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式仍普遍存在。
在傳統(tǒng)的作文課堂上,單調乏味成為了課堂的主旋律。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作文題目、提出寫作文要求、視情況而定向學生教書修辭手法和適當?shù)氖褂妹跃浜?,就開始組織學生進行寫作。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方法偏理論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吸收能力,沒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雙減背景下,中年級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及途徑
1.在作文教學課堂上加強學生的體驗感
在“雙減政策”號召下,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特別注重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以加強學生體驗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在現(xiàn)代化教育當中,教師可以選擇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同學展示豐富的圖片或視頻等教學資料,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和興趣。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圖片或視頻有著很大的通感性,單憑看著圖片就能夠寫出很多帶有感情的語句。在教師向學生展示出圖片和視頻后,首先要介紹圖片的中心內涵,要保證學生在看到后能夠完整性的理解圖片,而不是片面的觀點。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二單元的語文園地中,課本要求讀出所給句子并體會句子之間的不同。這時,教師就能夠選擇能夠和題目所給定的語句相符合的圖片或視頻,圖中所包含的元素一定要豐富,才能夠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感知能力,然后組織學生進行看圖說話,雖然只是模仿一句話,但是培養(yǎng)這種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完成整篇作文寫作的時候更加熟練,下筆如有神。
2.在課下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雙減政策”非常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等方面。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時候,觀察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學生在生活中注重情感積累,觀察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和人物互動。因為現(xiàn)代化的教學就是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方式,注重生活體驗,將學習走進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提到:“寫作要讓學生貼近實際,要讓學生喜歡握筆寫作,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們關注社會實踐”基于此,寫作對學生來說就不像完成任務那樣困難和復雜,充分彰顯了“雙減政策”下讓學生在“玩中學”的思想。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一單元的語習作部分中,題目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歡的一個地方,寫成小短文并和大家分享。教師總需要借助這個機會,讓學生描寫一個他在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地點場所,從地理位置,建筑風格,自然風景或人文特色等方面著手描寫。并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點評,在課堂結尾總結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去觀察生活,特別要注重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同時也要注重觀察細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觀察生活的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觀察的熱情。
3.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動筆描繪精彩內容
“雙減政策”教導教師們要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創(chuàng)新。那么在小學中年級寫作能力提高方面,教師需要人指導寫作,必須要有思想有情感,因此學生并不能夠死板的進行作文練習,不能夠只是注重將好詞好句雜糅在一起。雖然中年級的學生在寫作時往往不能達到理想的寫作效果和寫作水平,但是在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就可以根據(jù)他們的特點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并且將這一能力靈活的運用到寫作當中。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四單元的習作時,題目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假如和童話故事或者神話故事里的主人公過一天,會選擇誰。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大家進行想象,將自己帶入到故事情節(jié)當中。借助“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如果你和神話人物共度一天,你要和他做什么呢?”等問題讓學生開始展開想象,并且告訴學生可以進行展開,想象力不用拘泥于所給的主題。借助這個方法,學生在日后寫作時能夠自然而然地采用想象力來進行人物,刻畫和情節(jié)描述豐富語言,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4.引導學生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和積累習慣
“雙減政策”就是為了減輕目前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應運而生的教育政策。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在生活中學生會常常不知道學什么或者怎么寫作文,那么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為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視野拓寬。小學中年級的學生閱讀量仍然匱乏,這更加需要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采用多種閱讀方式,如朗讀或默讀,但兩者都會達到不一樣的閱讀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向大家介紹積累本的作用,在遇到經(jīng)典的人物或者是故事情節(jié)的時候,可以摘抄下來,反復揣摩,并進行仿寫,提高自己的積累量。定期舉辦積累能力比賽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積累成果進行檢驗,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收獲感,從而熱愛寫作。
結語
雖然寫作文是小學中年級學生的一大難題,但是教師可以根據(jù)“雙減政策”適當?shù)剡M行教學方法改革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輕松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不再畏懼寫作,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授課能力,和同學一起成長,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之路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陸靜.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1):42-43.
[2]鄭培龍.“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教育管理策略[J].新課程,2022(07):73.6E0B4397-B118-4459-A56D-95C6B1873A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