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亞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在進行小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應該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進行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勞動,體會勞動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在小學勞動教育課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并能夠在勞動中有所收獲,提升了學生的勞動熱情。
關鍵詞:小學勞動;創(chuàng)新教學;實施策略
隨著新時期,人們對于高素質(zhì)人才的需求,不僅要求人們具備專業(yè)的知識,還應該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在進行現(xiàn)階段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發(fā)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抓住勞動教育中的各方面因素來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勞動精神,能夠認識到勞動的快樂,才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發(fā)展。
一、做好學科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
在新時期對于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明確勞動教育不單單是進行口頭上進行教育,而是帶領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并且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并能夠啟發(fā)學生的動手實踐技能,讓學生樂于動手,敢于動手,并且勤于勞動,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勞動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例如:在進行“蔬菜幼苗我養(yǎng)護”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為學生部放置一盆蒜苗來讓學生進行呵護,讓學生明確蒜苗生活的習性,并且應該怎樣養(yǎng)護,在進蒜苗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做好施肥工作。教師引導班級中的學生做好資料的搜集,來針對蒜苗的現(xiàn)階段成長情況進行觀察,同時制定今后的養(yǎng)護計劃。教師為班級中的學生做好任務的分工來進行蒜苗的培育,記錄蒜苗的成長過程。借助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夠有良好的責任感和參與熱情,讓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勞動經(jīng)驗,能夠更好的體會到勞動的價值,感悟到了勞動的真諦。
二、勞動研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
在進行現(xiàn)階段勞動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家庭情況,來讓學生參與到家庭的勞動之中,并且承擔起自身的勞動義務,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意識,并在勞動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增進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并能夠更好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身的自理能力。例如:在進行“縫布袋”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回到家中收集家中的舊衣服,舊毛巾等物品,讓學生與父母一同進行布袋圖案的設計,所以讓班級中的學生設計父母和自己的頭像,也可以設計一些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植物或者能展現(xiàn)自己家庭特點的一些趣味頭像。做好圖案的設計之后,并與父母通過裁剪縫補來制作布袋,將布袋的制作過程進行記錄,同時能夠與父母商討布袋的用處。學生在進行布袋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中,能夠與父母進行交流,能夠增進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同時能夠感受到動手制作的樂趣,學生在課堂中展現(xiàn)自己勞動成果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能夠促使學生開拓視野,并且能夠相互促進,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記錄實踐過程,增強勞動教育體驗感
在進行小學勞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情況為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勞動任務布置,為學生記錄每一次實踐活動中的珍貴畫面,讓學生能夠及時觀看自己勞動中的模樣,能夠讓學生有良好的參與體驗,讓學生感悟其中蘊含的樂趣,并且提升自身的勞動技能。例如:在進行“小小菜園我規(guī)劃”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中的一片空地上來進行規(guī)劃,今年所要播種的植物,讓學生在課下搜集這種植物的播種施肥過程,并且能夠做好有效的規(guī)劃之后來參與勞動之中。教師帶領學生結(jié)合校園中土地選擇合適的種子來進行播種,帶領學生一同參與挖土、施肥、播種、澆水的過程,并讓學生做好記錄。每隔一段時間帶領學生觀看植物的生長情況,同時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讓學生做好記錄并發(fā)表自己的體會。通過階段性的記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并能夠在見證植物生長的過程中,體會勞動的價值,不斷的完善和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從而能夠?qū)崿F(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延伸生活實際,實現(xiàn)勞動教育實效性
在進行勞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勞動技能發(fā)揮實效,才能夠提升學生勞動的信心,并能夠讓學生更加熱愛勞動,實現(xiàn)勞動教育的時效性。教師在進行勞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小技巧,讓學生能夠?qū)W會這些技巧來服務他人,不僅能夠強化自身的勞動技能,還能夠見證自身的成長,端正自身的勞動態(tài)度,對于今后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例如:在進行“旅游形成我規(guī)劃”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班級中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分享旅游中的趣事。同時在課堂中講解自己在旅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煩惱。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讓學生相互交流與思考生活中旅游的一些小妙招,并且讓學生講解在不同的地方旅游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怎樣的規(guī)劃。學生在課堂中分享之后并結(jié)合自身的情況來分析自己在今后旅游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怎樣的規(guī)劃,讓學生們制作好相旅游計劃卡片,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制作情況來進行校園主題活動的創(chuàng)設,為學校的其他學生做好生活指示,讓學生明確通過勞動活動能給他人帶來方便,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勞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發(fā)展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樂趣,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讓學生在進行勞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端正勞動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勞動觀念,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慧娟.關于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5):143-144.
[2]周環(huán).以勞正心,以勞潤德——基于小學數(shù)學學科構(gòu)建勞動教育新樣態(tài)[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