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音樂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對情感的融合運用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如何能夠通過音樂的演繹和表演,闡述音樂作品當中深厚的情感內(nèi)涵,是進一步促進高校音樂課程發(fā)展最重要的藝術表現(xiàn)內(nèi)容,同時也是促使學生全方位發(fā)展的重要保障。由此,本文以“高校音樂課程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手法研究”作為重要的研究視角,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不斷的優(yōu)化高校音樂課程教學,進而提升高校音樂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高校;音樂課程;教育教學;情感教學
引言:
音樂作為情感的藝術表達,在音樂的演唱過程當中,現(xiàn)實情緒與情感的融合進而形成了演唱者獨有的藝術水平,音樂的演唱需要滲透真實情感才能夠打動受眾。音樂當中的情感滲透源于演唱者的親身體驗以及長時間的日積月累,同時也取決于演唱者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技巧表達。伴隨著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全國的高校也都更加注重學生音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與滲透,進而學會引發(fā)受眾思想上的共鳴,探究全新的課程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
一、高校音樂課程教學中對情感融合的重要性
(一)音樂藝術表現(xiàn)中情感是靈魂所在
在近些年的發(fā)展來看,音樂演唱比賽當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許多演唱者會在其表演技巧方面進行訓練,并且非常從容的去駕馭有一定難度的音樂作品,而在表演過程當中卻會展現(xiàn)出干巴巴的感覺。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于其在音樂的演唱過程當中沒能夠將情感融入其中。與此相對應的,還有一些優(yōu)秀的聲樂演唱者之所以能夠展現(xiàn)出一些“催人淚下”的效果,最主要的則是由于演唱者能夠將情感表現(xiàn)的琳琳禁止,并且將自己對音樂的仁愛之情融入到整個音樂的表演當中,實現(xiàn)技術與藝術之間的有效融合,展現(xiàn)出很大的感染力。由此,在音樂課程教學當中需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融合和滲透,對音樂課程教學的本質予以追求。
(二)是音樂表現(xiàn)評價過程中最重要的準則
音樂演唱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聲音特點以及演唱技巧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在這過程當中,“情”主要指的是演唱者所展現(xiàn)出來的情感內(nèi)容,二者有效融合才能夠達到聲情并茂的重要效果,將其真正轉化為一種特殊的藝術,促使音樂教學的本質能夠得到回歸。在音樂課程的教育教學當中,學生在提升音樂演唱能力的同時獲得身心的愉悅,這也是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一舉兩得的事情。我國的音樂課程教學改革進一步確立了“以審美為核心”這一特殊的教育教學理念,最主要的就是由于音樂課程教學不僅僅是針對技術上的提升,更是針對審美與情感方面的提升,并且將技巧與情感有效融為一體,進而獲得意想不到的重要課程教學效果。
二、高校音樂課程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將藝術與思想進行融合
音樂課程教學作為高校藝術課程教學當中最重要的組成內(nèi)容,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注重對大學生審美感進行培養(yǎng),進而陶冶學生情感,使之在品德上獲得提升。認真落實并且進一步貫徹國家有關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基本原則,需要注重學生藝術審美品味以及能力上的提升,進而堅持藝術性與思想性同時得到提升。由此,塑造學生自身的審美人格,引發(fā)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思想理念,提升生命的價值,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獲得在審美以及理性之上的平衡。
(二)注重對學生的情感與審美上的培養(yǎng)
高校的音樂課程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于大學生來說,處于一個朝氣蓬勃的發(fā)展階段,大部分的學生對事物都充滿了探索精神以及好奇心,而且這一階段也是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非常的歷史發(fā)展時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情感與審美情緒變得更加的重要。音樂教學不僅僅能夠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演唱技術水平,而且還能夠豐富大學生的情感。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引導其將情感融入到演唱當中,使得其情感需求更加強烈,是進一步提升演唱水平,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最重要的內(nèi)容所在,也是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內(nèi)在情感動力。
(三)將多元文化進行融合運用
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多元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將方言融入到音樂課程教學當中,來凸顯語言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殊的韻味。受到地域、歷史遺跡文化等各個方面帶來的不同的影響,對于每一個地區(qū)來說,方言都是這一區(qū)域當中獨具特點的內(nèi)容與情感的表達,同時也為音樂發(fā)聲技巧帶來了更加多樣化的表達特點。在一些相對比較偏遠的區(qū)域當中,方言通過特有的音色保持著其自身獨有的風格內(nèi)容。音樂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將多遠文化融合符合國際音樂的教育理念,學生則可以依據(jù)自身的方言特點與愛好,并且選擇不一樣的文化語境進行提升,對其母語和方言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在聲樂的課程教育教學當中還可以開設一些多元化的課程,例如:藝術史課程、器樂課程等等,進而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訓練,更好的將情感融入到音樂的演唱過程當中。
結論:
綜上所述,音樂課程中對情感的有效融入,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后期的表演過程當中能夠更加的生動,同時也能夠獲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參考文獻:
[1]淺談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 尹娜. 智富時代. 2015(06)
[2]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 秦芳芳. 數(shù)據(jù). 2021(12)
[3]高校音樂生態(tài)化教學實施路徑與發(fā)展策略研究——評《生態(tài)學視域下的高校音樂教學設計》[J]. 鄒亞洲. 科技管理研究. 2021(24)
[4]疫情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的變革[J]. 宋艷麗. 藝術評鑒. 2022(01)
[5]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合作與創(chuàng)新研究[J]. 白俊卿. 戲劇之家. 2021(04)
[6]聲樂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評《高校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應用》[J]. 汪效華. 林產(chǎn)工業(yè). 2021(01)
[7]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 李倩. 藝術評鑒. 2021(01)
[8]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 陳齊. 戲劇之家. 2021(09)
作者簡介:姓名賈婉寧(1995.03.2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北省邯鄲市),單位(河北外國語學院),職稱:助教 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