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紅
摘 要:整本書閱讀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及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正確認識、理解整本書閱讀的內涵和意義,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策略,提升整本書閱讀的質量。在此,文章就針對該話題展開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內涵及意義;現狀;策略
一、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逐漸展現了出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運用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對教學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如何正確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已然成了教師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二、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概述
1、概念
整本書閱讀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于自己獨有的閱讀方法和具備的閱讀能力,在教師的正確指引下,針對某一部文學作品展開的系統性的閱讀模式,是學生與作者、與文章的內容等進行心靈對話與精神交流的一個過程,進而深入到文章內容中、深入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中,深刻的感悟作者通過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思想,實現對文章內容的全面了解,如此既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積累起豐富的閱讀經驗。
2、意義
語文教學中實施整本書閱讀模式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相對于傳統的閱讀模式,整本書閱讀是將知識全面、系統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通過閱讀而形成更加豐富與完善的知識框架。整本書閱讀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不同形式的閱讀,不僅增加了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漸學會閱讀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自主閱讀,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為后續(xù)的閱讀學習及其他學習活動做好了鋪墊。
三、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脫離了教材內容
通過觀察,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所選擇的文學作品與教材內容的銜接并不緊密,無法突出教材內容的主題及重點,從而影響了整本書閱讀的深入,學生的閱讀效果也不理想。
2、思想認識不足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與學生都沒有對整本書閱讀內涵有深刻而全面的認知與理解,導致教學目標、教學方向不明確,具體實施起來沒有規(guī)劃。另外學習壓力大,學生通常都會將閱讀當成一項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在閱讀時存在敷衍態(tài)度,甚至排斥閱讀,學生的不支持、不配合導致了閱讀效果的低下。
四、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措施
1、積極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與學生都必須要轉變傳統的閱讀觀念,明確整本書閱讀的內涵及其產生的積極作用,從而樹立其整本書閱讀意識。以《海底兩萬里》為例,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暢想自己的未來,分享和討論自己感興趣的“科幻作品”,讓學生會活躍起來,同時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也會被激發(fā)出來。有興趣來引導,學生就會克服“字多、篇幅長”帶來的煩躁及抵觸情緒,那么閱讀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其次,有針對性的選擇閱讀書目。初中學生閱讀的范圍越來越廣,但不論是教師推薦的還是學生自己尋找的文學作品,最好是與教材內容相吻合。同時還要注意所選擇的文本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教師首要選擇的就是課內必須要讀的名著經典,然后勾連相關的課外文學作品,形成主題閱讀,從而增加閱讀量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促進學生深度閱讀。以《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為例,是開展紅色教育的典型作品,為了更好的突出這個主題,教師推薦的文學作品可以是《紅星照耀中國》《紅旗譜》《青春之歌》等系列作品,通過對比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計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閱讀。以《駱駝祥子》為例,該作品的主題思想并不是唯一且固定的,而是多層面的,祥子從積極向上的一面墮落成了社會的“多余人”,這個變化過程充分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人性的本質及其變化。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時往往很難把握小說的主題思想,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問題設計模式來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比如,教師提出問題:從文中哪些地方說明祥子三起三落前后的生活及思想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發(fā)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清晰文章的脈絡。然后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祥子的變化、背景等描繪出來,直觀而清晰。其次,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提升閱讀質量和效果。以《昆蟲記》為例,在對其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利用好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可以要充分利用其各種軟件、平臺來開展線下閱讀。通過班級小管家、釘釘等這些小程序或軟件平臺進行閱讀打卡,讓學生閱讀的進度、體驗、摘抄等具體情況都能在這上面展現出來。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大數據反饋回來的閱讀結果布置相關的探究活動,模仿作品中對某種昆蟲的描寫方式與手法,寫一篇自己喜歡的昆蟲的文章。
五、結語
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分析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通過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方式對整本書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讓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施學賢.整本書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2(16):9-11.
[2]豐磊.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試題與研究.2021(36):189-190.
[3]朱明珍.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初探[J].中學語文.2021(3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