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主要培養(yǎng)高中生運用英語熟練表達思辨觀點和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外報外刊是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資源之一,教師可利用外報外刊輔助寫作教學,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欣賞文本,借鑒其中的詞、句、段、結(jié)構(gòu)和話題進行寫作訓練,提高英語語用能力,進而提升寫作水平,將輸入、內(nèi)化和輸出三位有機融合統(tǒng)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外報外刊;英語寫作
作者簡介:高蕙(1985.04-),女,江蘇無錫人,無錫市第一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引言
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學生運用英語熟練準確地表達思維、觀點以及得體交際的要求愈來愈高,但是學生對英語寫作普遍感到力不從心,對于廣大英語教師而言,這是英語教學中亟需“突圍”的一塊。寫作教學資源短缺、時效滯后等原因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現(xiàn)行高中英語教材存在著文本更新周期長、與現(xiàn)實生活的貼近度低等弱點,所以寫作話題與學生的關聯(lián)性以及對其創(chuàng)造性的激發(fā)亟需教師予以關注與引導。現(xiàn)行教材的編排往往把寫作作為鞏固和強化知識和技能的手段,沒有把“寫”系統(tǒng)地納入英語學習體系中,寫作教學往往被邊緣化。因此,要實現(xiàn)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改進,勢必需要教師引入更有活力的課程資源,彌補教材的缺陷。
據(jù)調(diào)查研究,外報外刊已成為高考最主要的出題來源。從2018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來看,摘自《科學美國人》《時代》《經(jīng)濟學人》等專業(yè)刊物的文章,占到高考題源的60%以上,甚至民間流傳有“得閱讀者得天下,習英語者閱天下”的說法。因此,積極開發(fā)、合理利用外報外刊,使之成為課程資源勢在必行。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外報外刊包羅萬象,話題真實新鮮,語言清新簡練,更富于時效性和社會性。不少外報外刊還含有對教科書主題語境相關內(nèi)容背景資料或后續(xù)發(fā)展的介紹,成為學生聯(lián)系學習和生活的紐帶。將外報外刊資源引入英語教學中,適度拓展學生的語言輸入,再通過寫作實踐激發(fā)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吸收和思維的強化,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格局、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外報外刊助力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優(yōu)勢
通過閱讀選出的外報外刊材料,學生能夠熟悉英語報刊文章的寫作特點,解碼文章的謀篇布局和意識形態(tài)等,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增強思辨能力,并為提升表達能力做好鋪墊。我們主要選讀英美的外報外刊,比如《衛(wèi)報》《新聞周刊》《科學美國人》等,還有國內(nèi)出版的《21世紀英文報》《中國日報》等,這些報刊所刊文章的話題遍布各個領域,內(nèi)容注重時效性,可有效彌補教材的不足。尤其是一些觀點闡述性文章,可讀性強,其思路、結(jié)構(gòu)以及語言表達與真實交際寫作的要求相近,可以在學生閱讀后作為寫作訓練借鑒的素材,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外報外刊助力高中英語寫作可從以下方面具體體現(xiàn)出來:
(一)增加語言輸入,儲備語言資料
閱讀外報外刊是高中生主要的語言輸入形式之一。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豐富的語言儲備能為寫作創(chuàng)造條件。外報外刊所刊登的文章,有一些語言直白、篇幅簡短,有一些涵蓋了“藝術(shù)、時尚、食物、運動、旅行和世上一切其他有趣事物”(《1843》形容自己的刊物特點),有一些著重于描寫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應用和測繪未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的外報外刊會同時包含非虛構(gòu)作品以及文學作品,比如《紐約客》的“城中話題”專欄專門發(fā)表描繪紐約日常生活事件的短文章;還有一些高水平的學術(shù)期刊,比如《科學美國人》,會由諾貝爾獎得主撰稿,發(fā)表他們對一些科學理論和科學新發(fā)現(xiàn)的意見。學生不僅可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接觸到大量原汁原味的詞匯和句型,還能拓寬視野,大大增加獲得的信息量,為寫作積累素材,建立個體語言資料庫。
(二)明晰寫作思路,把握篇章結(jié)構(gòu)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外報外刊上的文章,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作為寫作的范文,先通過閱讀文章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邏輯結(jié)構(gòu)劃分,然后再引導學生具體地對每一段進行邏輯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通過從整體到局部對文章進行邏輯分析,學生能夠?qū)懽魉悸泛投温湔Z義全面把握,不僅培養(yǎng)了閱讀理解能力,而且為寫作任務的篇章架構(gòu)提供了范例,為學生習作明晰主線、把握段落以及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做好良好的鋪墊。教師選取熱點話題,以報刊原文選段為范文,指導學生分析其寫作思路和篇章邏輯,借鑒其寫作手法和風格。
(三)關注文化內(nèi)涵,減少中式英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講解外報外刊語篇中所滲透的語言知識,對文章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無甚涉足。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英語教學對文化要素十分重視,而且文化意識是學生熟練掌握使用英語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非母語環(huán)境中習得英語,學生常常會在表達的時候轉(zhuǎn)借母語的語法規(guī)則,因為學生對英語語言的了解不充分,往往會用中式思維包裹英語詞匯,從而使用了錯誤的中式英語。外報外刊的可讀性以及時效性有利于學生在語境中深入地理解英語詞匯的字面以及隱含意義。比如在一篇師生共讀的外報文章中,作者寫道“The man who paid for my popcorn has stuck with me.”。這句話里的“stick with”基本意義是“和……粘在一起”,而在這里卻有“讓人久久無法忘懷”的含義,其背后蘊含了作者對相遇的陌生人深深的感恩,西方文化中對人性善良的感動在此化為了一個簡單的詞匯,而學生也感到“stuck with the moving touch”(對這份感動久久不能忘懷),而不是couldn't forget the moving touch(中式譯法)。通過閱讀外報外刊,形成足量的地道的語言輸入,提高英語語感,減少中式表達,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二、外報外刊助力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策略
在外刊報刊助力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具體操作步驟為閱讀報刊中的文章,欣賞和理解字詞句以及篇章結(jié)構(gòu),然后借鑒到自己的文章寫作中。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激發(fā)學生形成觀點和思路,進行寫作指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一)借鑒報刊文章詞句進行寫作積累
在賞析報刊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過程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主題語境,靈活使用通過閱讀材料中所積累的詞句造句。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使寫作過程更有生成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在寫作時有本可依、有話可說、思如泉涌,消除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畏懼感。針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自主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另外,借鑒報刊文章中的詞句,通過輸入帶動輸出,學生更容易養(yǎng)成語感,寫出地道的英文句子。例如,2017年11月1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的文章中,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圖1
筆者請學生思考這段話中出現(xiàn)的動詞能否用于描述自己的學習生活,并給出了自己仿寫的范例,請學生進行平行寫作的再創(chuàng)作。有一名學生這樣寫道:
“Gaokao has dominated the high-school system since the 1980s. While academic performance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on, our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develop our own competence to boost China's innovation ensures our future growth.
First of all, concentration is an elementary quality that can help us study more efficiently. All of us should be gaining such qua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success be around the corner.
Secondly, never overestimate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While the entire generation is interacting with society primarily through smartphones. We do need to insist on some traditional methods to help us better review for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never stick to one-side single ideas. There is no better example than this that the westerners were in favor of the essence that the long arc of human development bends towards literal democracy, which later raises doubts from interior.
In a nutshell, Gaokao is a hard nut to crack. But I believe that it won't be undefeatable as long as we equip ourselves with scientific approaches. ”
這名學生不僅成功借鑒了外刊上簡明扼要的動詞,而且邏輯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二)借鑒報刊文章片段優(yōu)化寫作指導
好的文章,除了優(yōu)美的詞句這些“珠”外,也需要一些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連接性副詞等這些“線”將其豐富的內(nèi)容、精妙的布局和得體的表達穿成美麗的珠鏈,才有渾然天成的效果。在利用外報外刊上的文章進行寫作教學時,筆者不僅引導學生閱讀、理解、欣賞和借鑒其美詞佳句,而且引導學生關注如何實現(xiàn)行文的連貫、流暢。同時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讓學生先進行銜接詞的專門訓練,再根據(jù)主題語境進行段落寫作練習。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因為有這些腳手架的輔助,能夠生成這種意識:寫作的過程并不是簡單地一味將好詞佳句進行堆砌,要做到詞句有銜接、觀點有過渡,詞句連貫通順、段落層次分明,思維有邏輯、表達有意義。
(三)借鑒報刊文章結(jié)構(gòu)做好寫作布局
報刊文章最常見的文體就是新聞報道,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結(jié)構(gòu),即最重要的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放到第一段導語中,讓讀者能夠快速獲知新聞事件的主要內(nèi)容。其他背景以及補充信息放在主體文本中介紹,甚至于讀者沒有時間或興趣,看完第一段導語后就翻篇了。然而筆者在這里所指的報刊文章結(jié)構(gòu),是外報外刊的評論性或說明性文章的結(jié)構(gòu)。寫作者通過謀篇布局,或直抒胸臆、或草灰伏筆、或回環(huán)婉轉(zhuǎn)、或鏗鏘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或者介紹現(xiàn)象、分析問題、推出結(jié)論等,完成語篇。無論是單獨研究文章的措辭還是挑選寫得特別出彩的段落進行精讀,都沒有關注文章整體。因此,筆者上外報外刊閱讀課時,除了進行文本的略讀、跳讀、掃讀等“入門動作”之外,緊接著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畫出簡單的結(jié)構(gòu)圖、總結(jié)段落大意、厘清段落間層次和關系等,這都是“必選動作”。學生要有文本脈絡意識,在自己下筆時言之有理。借鑒報刊文章進行寫作結(jié)構(gòu)訓練,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又可以發(fā)揮反駁作用,讓學生在閱讀時把握中心思想,歸納內(nèi)容要點,雙向推進。
結(jié)語
通過外報外刊閱讀助力寫作教學,是基于教材中的主題語境,依托外報外刊中各種題材的語篇資源,以寫作輸出為導向的教學樣態(tài)。教師為了適度延展學生輸入的語言材料和信息,提升學生對熱點話題的語言儲備,由輸入帶動輸出,通過寫作活動將所讀所思有效轉(zhuǎn)化,適度彌補教材讀寫方面的不足。借助貼合學生生活的新鮮文本的詞句、片段、結(jié)構(gòu)等進行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寫作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張金秀.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中學英語分級閱讀課程化建構(gòu) [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5):34-38.
[3]王浩慧.利用英語報刊助力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以《21世紀學生英文報》高中版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