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文強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線數(shù)學教師需要積極承擔減負教育的重任,設計更加符合新課程教學目標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高中生得到更好發(fā)展,達到減負提質、趣味學習的目標。教師可以借助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里開展數(shù)學學習和探究;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提升技能。但是,在當前合作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诖耍疚恼聦Ω咧袛?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
引言
高中數(shù)學課堂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每個班級數(shù)學課堂中,都有部分學生參與度更高、更積極活躍,這部分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并主動回答問題,和老師有隨時的互動,然而卻另有部分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是比較沉默的,其主體地位無法得到充分體現(xiàn)。這種學生參與意識與參與程度不均衡的情況,經事實證明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調整,也就是在小組合作形式促進下,每一名學生均有機會參與到小組數(shù)學學習活動之中來,從而全面發(fā)展學生知識與能力素養(yǎng)。故而這是一種非常值得重視的教學引導途徑。
一、高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主動性
學生的發(fā)展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一些不喜歡學數(shù)學、學習水平差的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往往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對數(shù)學沒有太多的興趣,或即使有興趣,學習能力也不足,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時,他們更多的是傾聽者,并沒有參與交流環(huán)節(jié),再加上可能能力不足,并沒有獲得小組組長的信任,也不知道數(shù)學知識的具體內涵和應用,因而對合作學習缺乏主動性,這并不利于構建一個良好的團體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個體學習效率偏低
學生的特征千差萬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也各有不同,這就讓個別基礎不牢固、存在逃避心理的學生無法得到有效訓練,積極性的激發(fā)極其困難。教學實踐中,經??煽吹?,教師饒有興致地應用了合作學習形式,但個別學生在小組內無所事實,只如旁觀者一般看同伴思考、研究、討論,這顯然并不是教師樂于看到的現(xiàn)象。
二、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設計有趣、生動的小組合作學習前奏
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豐富、適應的教學元素,通常情況下趣味性元素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緩解課堂教學的緊張氣氛,所以教師完全可以將有趣的事情、現(xiàn)象等作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奏。例如,在開展“立體幾何初步”單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功能為學生展示變幻莫測的三維立體圖形,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如此一來學生將會對三維立體圖形產生興趣,并急切地想要深入了解立體圖形的性質。當發(fā)現(xiàn)學生形成學習的動力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實踐探究,鼓勵學生找尋出立體圖形的相關知識點。通過有效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前奏,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繼而使學生保持長久的合作學習狀態(tài)。
(二)采取科學的分組策略
當下,我們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為數(shù)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鞏固數(shù)學基礎、培養(yǎng)合作精神。首先,確定小組的人數(shù)。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4~6個人為一組進行分組,這樣的人數(shù)分配能夠更便于學生進行分工和討論,人數(shù)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影響合作的效率,降低合作教學的質量;其次,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按照互補的原則,將學生按照成績、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分成幾個不同的等級,了解班級學生的特點和長處。教師要將學習能力相近、個性特點相似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讓成員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里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和特色。在完成分組之后,教師要引導每個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成員的特點分配任務。對于組織能力比較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充當小組的組長,帶領小組開展學習。
(三)重視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開展分組分層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在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過程中,高中數(shù)學教師首先需要在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分組分層教學;其次,還要從學生個體的角度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掌握;最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還要細致觀察每位的真實表現(xiàn)情況,做到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要以教學活動為實際依據(jù),實時調整教學過程。就以幾何知識為例,幾何知識有著較大的難度,學生因為個體的不同,在幾何知識的學習中也存在對應的不同。因而在解題訓練中,教師不能對不同的學生提出完全一樣的要求,而是應該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后,對階梯式的問題進行設置,讓每個學生都有對應的著陸點。
(四)總結經驗建立反饋機制
合作學習結束后,還需要各個小組進行總結分析。教師要做好評價工作,并建立一個良好的反饋機制,使學生能認識到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情況,并通過反思總結有效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漏洞和問題,在教師的幫助下有效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注重分層次評價,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尊重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加強和與中等生、學困生的溝通和交流,為他們進行有效指導,使他們逐步愛上數(shù)學的學習,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也能主動參與其中,通過不斷學習,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缺點,提高自身的數(shù)學水平。
結束語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為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高中數(shù)學教學要從學生的角度去進行潛能激發(fā)和良好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作為高中數(shù)學教學期間,經實踐驗證具有較突出價值的教學引導形式,其重要性是極為明顯的,高中數(shù)學教師應當堅持基本應用原則,做出該策略的實質創(chuàng)新,以便改善小組教法運用效果,讓學生共同因合作而發(fā)展、成長,教師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相應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紅鐵.高中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教學的有效實施[J].科學咨詢,2020(26):99.
[2]鄧翠玲.問題鏈導學下高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的實施探究[J].科學咨詢,2021(13):213.
[3]任繼樂.小組合作與學案導學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結合應用[J].科學咨詢,2020(3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