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教學管理部門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引起了積極的重視和深刻的認識,尤其對于小學語文科目而言。由于語文科目是一門基礎性的科目,并且和其他科目之間密切相關,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很關鍵、很重要。信息化技術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過程中,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工作中,而且也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制定有效的解決辦法。本文就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資源?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6-0058-03
1.前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進入社會中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信息化資源被積極廣泛地應用到教學工作中,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讓學生逐漸愛上學習,并且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最終提升了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信息化資源應用現狀
由于不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差異性,使得教學工作出現了不同的問題,比如,一些學校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落后,并且沒有配置多媒體教學設備,很多老師依然采用機械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老師在講知識理論,而學生在記錄知識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化,學生不會產生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就會抵觸這種學習方式,進而影響學習效果。
2.1老師對信息化資源認識不夠
一些老師對于信息化資源認識程度不夠,而且沒有積極地將計劃資源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去,并且很多老師沒有主動地應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工作的實施,沒有認識到信息化資源對于語文教學工作所產生的作用和意義。這樣會導致信息化資源不能廣泛地被應用到教學中,進而會影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最終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還有些老師并沒有將信息化資源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并且教學觀念依然比較保守,更多是為了應試教育,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會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1]。
2.2過度依賴信息化資源
部分老師在應用信息化資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過度依賴信息化資源,使得在教學中主要以教學課件、教學視頻來實施教學工作,讓學生根據多媒體設備中的內容進行學習,這樣會影響到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且學生同樣也是在被動地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并不高,而且教學質量也不理想。
3.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表現
3.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原因,對于知識的接收能力比較差,且活潑好動,因此會影響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這就對老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語文基礎,依據不同的年齡段或者不同的年級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內容,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進而將知識內容應用到實踐中去。老師應用多媒體設備將教學素材融入到教學課件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而且也要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所以教學課件內容需要做到生動形象,這樣學生才能產生更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游戲輔助教學工作,進而教學效率和質量才能得以確保。信息化資源的應用,使得教學變得更加容易,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將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和生動,進而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和掌握語文知識內容。此外,信息化資源被應用到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2]。
3.2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
合理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優(yōu)勢積極地發(fā)揮到學習中去。比如,學生對一些字詞難以掌握和應用,這個時候老師可以應用信息化資源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將學生認為比較難掌握的字詞或者語句應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給學生,使得知識點更加直觀和形象,這樣學生就可以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兩只小獅子》的教學中,文章講述了兩只小獅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一只獅子勤學苦練各種本領,而另一只什么都不學,因為懶獅子認為它的父母是林中之王,可以依靠它們過得很好,所以不用掌握捕食的本領。在本文的教學中可以以問題式情境導入課堂:作為“林中之王”的獅子都有什么本領,通過交流后學生對于獅子的動作本領較為模糊,這時就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通過課前準備的關于獅子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獅子的“滾、撲、撕、咬”等本領,生動形象的課件內容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探究興趣以及活躍課堂氛圍非常有幫助,并且通過影像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獅子非常厲害,小動物們都非常害怕它們,那么文章中這兩只小獅子還需要學習本領嗎?是不是只依靠獅子父母就可以輕松獲取食物呢?學生通過對本文的了解以及思考后,認為不能,因為父母有變老的一天,獅子還是需要學習本領的。這時,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并且告訴學生:“弱肉強食是動物的生存法則,小獅子如果不學習捕獵的本領,當它們的獅子父母老去時,就不能繼續(xù)為它們準備獵物了,而如果小獅子也沒有本領,還有可能被其他動物吃掉,而且它們長大后還需要承擔照顧獅子父母的責任。就像我們人類一樣,現在每天努力地學習,就是為了學習很多的本領能夠在社會中生存,并且在具備足夠的生存能力后可以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蓖ㄟ^這樣的教導,學生懂得了不能事事依賴父母的道理,并且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照顧父母,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責任感。
3.3拓寬學生的視野
應用信息化資源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去,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進而提高教學的實用性,最終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信息化資源的應用使得教學課件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并且學生會對一些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促進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并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現狀。信息化資源能夠有效地延長教學時間,讓學生在課下對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內容進一步學習。信息化資源可以讓教學工作不受到教學時間、教學方式的影響,可以豐富教學知識內容,并且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仍以《兩只小獅子》為例,在進行教學大綱的講解后,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獅子進行詳細介紹,使學生能夠在掌握本節(jié)內容的同時還能夠拓寬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比如,在介紹獅子屬大型貓科動物時,學生會大笑著說:“原來獅子是一只大貓?。 绷硗?,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學生會疑惑:公獅子和母獅子為什么長相不一樣呢?老師可以告訴學生獅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tài)的貓科動物。另外,通過多媒體技術,學生還可以了解獅子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捕食特點、保護等級等知識,從而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都產生了良好的作用。
3.4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老師教學工作開展和實施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效果提高的前提條件,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才能在學習中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發(fā)揮想象的創(chuàng)意,同時這也是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動力。小學生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更愿意主動去探索,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有效地借助這方面的教學優(yōu)勢,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以及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將教學課件內容做到有聲有色,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內容的認識[4]。
3.5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化技術和信息化資源可以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能夠和老師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和互動。而且學生也有了更多的學習途徑和方法,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和限制。信息化資源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老師可以發(fā)揮有效的指導和主導作用,并且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積極地展現出來,進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技巧,這樣學生的學習才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并且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最終提高自身整體素質能力[5]。
4.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舉措
4.1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已經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在教學工作開展以前,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此實施導學教學,這樣有助于學生下一步的學習以及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還能讓學生產生全面的認知,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散注意力。另外,這種教學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內容產生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且可以在自主學習中明確教學難點和重點,進而可以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6]。
4.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讀寫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面,也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主要目的。閱讀和寫作是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是語文的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要體現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的關系和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時候老師會將閱讀和寫作分開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認識更加片面,進而不利于學生整體認知。在信息化資源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后,學生能夠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且將閱讀寫作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學生就會逐漸熱愛閱讀和寫作[7]。比如,老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關于閱讀和寫作的教學課件內容,讓學生對閱讀的內容產生更加形象的認知,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學生掌握了文章中的知識內容以后就可以有效地進行寫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促進閱讀和寫作教學工作的開展,而且有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能力。
4.3微課的應用
在信息化資源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后,教學方式擴展了教學內容,并且學生可以應用更多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比如,微課的應用就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微課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而且也產生了良好的教學質量。微課的學習就是指老師將教學課件內容制作成學生容易認知的小視頻,學生可以在課前或者課下進行獨立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課是應用信息化技術結合信息化資源而出現的教學模式,并且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法,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枯燥乏味的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就不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限制[8]。
5.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被積極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中的背景下,科學有效地應用信息化資源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是一種教學的改革,而且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作為教學工作者需要重視信息化資源的應用,以此作為教學契機,并且要視為轉折點,緊緊圍繞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以及社會形勢的發(fā)展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最終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邱春瑰.信息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
[2]楊昱婷.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9(7).
[3]李國華.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現代信息資源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8(4).
[4]連小紅.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
[5]楊天兵.探究教育信息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2).
[6]曹增敏.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2018(24).
[7]陳國輝.數字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6).
[8]馬冬梅.現代化信息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11).
作者簡介:
馬登萍(1978年10月-),女,漢族,甘肅景泰人,現在景泰縣喜泉學區(qū)南灘小學從事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