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璐 韓宇 劉琴
摘要:隨著新媒體發(fā)展迅速,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不單是書本學習一種。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移動網絡平臺的應用,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各類學習資料或新聞消息,對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影響深遠。因此,現階段高校應如何面對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的影響,有效利用其積極因素幫助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建設,提高思政課程教學質量,成為當前思政教師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在當下科技發(fā)展突飛猛進,知識量與日俱增的信息時代里,新媒體給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大變化。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傳播平臺引入到大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之中,一些虛擬的網絡信息正在漸漸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對此,大學思政教師應及時注意新媒體發(fā)展傾向,適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將新媒體技術與大學生所喜愛的新鮮話題相結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去。當前,雖然高校網絡信息思政課程工作有較大的發(fā)展,但面對多媒體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高校急切需要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指導課程,幫助大學生在網絡信息大環(huán)境中堅定思想政治立場,確立人生方向。大學思政教師應不斷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強化大學生思想素養(yǎng)水平,切實為社會發(fā)展輸送大量高素質人才。
一、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優(yōu)勢
在新媒體科技發(fā)展迅猛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新媒體特有的多元化和交互性特點,為傳統(tǒng)教學形式開拓了新的方向。新媒體在內容上堅持正向引導,為傳播馬列主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政治思想觀念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大學生可以通過移動電子設備在多媒體平臺上得到最新的思政新聞。高校思政課教師若是可以利用好新媒體資源,讓學生在閑暇時間自主學習相關思政知識,不僅能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新媒體中有豐富的資訊信息可為大學思想政治教學提供教育資源,巨大的信息量可以拓寬教師收集教學素材的方向,特別是可以將最新的新聞資訊第一時間傳遞給學生,豐富了思政課程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同時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隨著“微傳播、互聯(lián)網+”等信息傳播方式的廣泛應用,以移動網絡電子設備為媒介,逐漸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許多大學生越發(fā)明白對利用新媒體學習思政課程的認知。大學思政教學工作不再受時間、地點等因素的限制,教師通過新媒體可以隨時隨地與學生進行問題交流與溝通,逐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程中所面臨的的問題
在網絡信息開放、復雜的新媒體環(huán)境中,彌漫著各類真假消息,新媒體網絡的秩序有失規(guī)范,大學生在嘈雜的網絡虛擬環(huán)境中很容易受到各類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其新媒體網絡學習生活質量下降,對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造成一定影響。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程中所面臨的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新媒體網絡傳遞方式的多元化使大學生不再依賴于思政教師獲取思政知識,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與教師之間的嫌隙逐漸拉大,學生不愿意向老師表達自身真實感受,師生間信任感極差,這種現象在大學院校中極為常見,是影響思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情感阻力。2.在新媒體各類信息網絡平臺中,大學生能夠自由選擇網絡信息的吸取,面對信息量巨大的網絡世界,學生不能準確識別各類信息的正確導向,大學生思想觀念極易受網絡信息影響,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產生排斥情緒,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教學難度。3.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多數學校都建立自己的網絡交流平臺,但網絡平臺監(jiān)管水平差,使一些大學生通過匿名等方式在平臺中隨意發(fā)表自己不滿情緒,并相互詆毀攻擊,造成負面輿論越發(fā)嚴重的現象,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帶來巨大困難。
三、新媒體時代下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堅持思政教育導向,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面對新媒體的復雜環(huán)境,大學院校應明確自己的教育目標,努力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領導,加強大學生政治思想意識的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主導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高校思政教師要快速適應新媒體教育環(huán)境下的實際教學工作要求,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本體性知識水平,積極學習先進科技設備的操作和了解,切實解決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做好學校與學生橋梁工作,對社會關注話題、網絡流行風向有清晰的判斷,并與學生進行積極探討與交流,逐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價值觀方向靠攏。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期,思想的高度活躍對其自身有利有弊,面對各色各樣的網絡信息很容易受到影響和傷害,大學生應主動加大對信息的辨別意識,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傳播有利于社會和自身發(fā)展的正確價值觀方向,堅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運用新媒體資源,創(chuàng)建網絡學習監(jiān)管體系
高??梢岳眯旅襟w網絡技術,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的線上線下思政教育課程新模式,使大學生真正參與到思政教育的各類活動之中,對學生提出的正確觀點給予肯定和支持,在學生出現錯誤想法時及時引導和紓困,發(fā)揮網絡平臺的積極因素使思政教育工作充滿活力。例如,學??梢岳谩盎ヂ?lián)網+”或創(chuàng)建“手機校報”等方式,發(fā)揮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校園學習活動的參與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生交流平臺,打破原有的思政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意識,從而不斷高效提升大學思政教育質量。此外,必要的學校網絡監(jiān)管工作不可忽視。雖然新媒體為我們的思政教學工作帶來了許多便利條件,但其缺陷也應得到學校的及時彌補。所以,高校應建立健全網絡學習監(jiān)管體系,通過學校規(guī)章制度結合法律要求,對大學生的新媒體網絡運用加以規(guī)范,確保大學生正確運用新媒體,在信息網絡安全的前提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促使大學生養(yǎng)成高尚道德情操,最終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
結語
總言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念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漸成為大學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帶來的積極因素,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高效的思政學習氛圍,努力抵制不良因素給大學生造成的不利影響,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高效提升。
參考文獻:[1]姬靜怡,龔致富.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策略[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0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