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勝玉
摘 要: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初中音樂教學目標,構建更適合初中生的音樂學習體系,需要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推出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案。初中音樂教師要樹立大課程理念,研究和運用當前音樂教育領域的先進理念、方法和教育策略。奧爾夫的音樂教學理念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可以作為突破傳統(tǒng)音樂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yǎng)。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初中音樂;應用策略
引言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chuàng)建的音樂教育體系,它賦予音樂教育以全新的反傳統(tǒng)的觀念和方法,已經(jīng)對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音樂教育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符合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理念,教師將其應用到初中音樂教學實踐中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有助于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鑒賞和聽覺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有必要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教學的應用方法、技巧和策略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充分發(fā)揮奧爾夫教學法的教學優(yōu)勢。
一、引進樂器,為學生營造良好音樂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初中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創(chuàng)造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在教學實踐中,使用伴奏樂器會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是提高學生音樂表現(xiàn)技能、感知音樂實踐活動樂趣和培養(yǎng)音樂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訴諸感性,回歸人本”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是奧爾夫教學法的一個基本原則。他發(fā)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奧爾夫樂器,是一組很容易掌握的打擊樂器。在初中音樂學科教學中,樂器伴奏和演唱是非常關鍵的,也是提高學生音樂能力、增強音樂節(jié)奏感、凸顯音樂旋律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重點關注音樂樂器的應用。奧爾夫樂器在整個音樂教學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分為有、無固定音高的旋律性樂器和打擊樂器兩種。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利用樂器進行歌曲伴奏,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有效調(diào)動學生視覺、聽覺雙重感官。樂器的使用和歌曲的演唱這兩部分內(nèi)容的關系緊密,一次好的音樂表演需要經(jīng)過不斷練習和反復歌唱。對于學生而言,這樣重復的練習方式若持續(xù)較長時間,勢必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為了保證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新鮮感,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加入一些樂器的演奏,營造具有持久新鮮感的音樂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學習活動。
例如,在人音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非洲靈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用串鈴、響板、鼓等打擊樂器來輔助音樂演唱教學。由于歌曲歌詞單一,但旋律韻味感較強,有突出的非洲音樂風格。教師可以借用打擊樂器,讓學生感受非洲鼓樂豐富的節(jié)奏層次,并將打擊樂器模仿出的“鼓樂”作為演唱的輔助伴奏。教師可以采用“分小組自學”的方式按照學生對演唱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分組進行歌曲演唱。教師可以在每一個小組中選出一個小組長,明確各小組學習演奏任務。教師與各小組成員討論樂器的節(jié)奏譜,各樂器之間的演奏配合,然后由各小組分組合作創(chuàng)編表演演唱歌曲《阿伊亞--非洲的靈感》。教師也可以加入其中,引導其余學生隨著這一伴奏跟唱,從而提高音樂演唱的整體效果。
二、組織節(jié)奏游戲活動,增加教學趣味
卡爾·奧爾夫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動腦、動手、動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他還充分運用人體各部位可能發(fā)出的聲音參與演奏,并冠以"人體樂器"的美稱。節(jié)奏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和目標,音樂律動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接受著音高、節(jié)奏、聽辨、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沉浸在一種游戲般的歡快之中。教師必須課前根據(jù)學生特點精心設計,確保節(jié)奏練習適合中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到游戲活動中節(jié)奏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節(jié)奏練習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節(jié)奏地介紹自己的名字,比如四四拍,我叫xxx—。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跟上音樂的節(jié)奏,用身體演奏節(jié)奏,用身體作為樂器,用手、腳、手指等敲擊節(jié)奏,并利用這些動態(tài)游戲來提高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課堂時間允許,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允許他們通過不同的動作組合來創(chuàng)造不同的音樂聲音,然后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對音樂有更強烈的情感,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感情。
三、引入即興的舞蹈
要學生"動"起來,"綜合式、即興式"學習音樂,這是奧爾夫特別強調(diào)的又一個重要原則。舞蹈表演往往離不開音樂伴奏,音樂也能通過舞蹈動作來得到更好的詮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舞蹈元素不僅豐富了音樂課堂,而且提高了音樂活動學生的參與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音樂時更多地使用肢體語言,也可引入即興舞蹈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參與程度。
例如,在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舞劇之魂”中《西班牙舞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向?qū)W生展示與西班牙舞蹈有關的視頻剪輯,使他們能夠感受西班牙舞蹈的音樂,并將西班牙舞蹈與其他音樂進行比較。為了引入舞蹈元素,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入簡單的舞蹈動作,幫助學生了解歌曲的節(jié)奏。教師還可以舉辦舞蹈比賽,讓學生們聚集在一起,根據(jù)特定的場景進行舞蹈表演,并鼓勵舞蹈組合表演。師生一同對舞蹈創(chuàng)編進行評價,選擇最好的舞蹈構思普及到其他小組,然后將學生的配樂作品在班級上展示出來,師生一同再次評價學習。在配音和欣賞別人的音樂作品中,同學們會有新的想法,對音樂有更深刻的了解。舞蹈動作是對音樂的詮釋,音樂是舞蹈的主題,舞蹈音樂相生相長,使學生能夠從新的角度欣賞音樂的美,提高音樂課的教學實效性。
結束語
鑒于以上所述,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奧爾夫教學方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得到了新的應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合理運用奧爾夫教學方法,結合奧爾夫樂器、音樂節(jié)奏組合訓練和肢體語言以及舞蹈元素的嘗試體驗,突出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導地位,活躍了課堂氣氛,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音樂基本技能,提高了音樂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東凡凡.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文藝家,2020(10):87-88.
[2]紀小平.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北方音樂,2019,39(14):173-174.
[3]施孝燦.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