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華
摘要:在初中體育課堂,為了真正促進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這是十分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概念。因此,教師應(yīng)結(jié)合初中教學現(xiàn)狀,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關(guān)鍵詞:初中體育;體育鍛煉;策略
隨著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推進,我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效果也日益提高。但目前一些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對于教師和學校來說必須充分重視好學生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價值觀,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yīng)的動作技能,而且要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的能力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體育的意義,從而真正熱愛體育。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一)內(nèi)容單一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推動力,倘若體育課堂上的內(nèi)容過于枯燥,將減少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然而然也會減少學生學習的興趣?,F(xiàn)階段,初中體育教學的訓練僅僅局限在跑步等一些基礎(chǔ)性項目。雖然對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鍛煉價值,可是這種枯燥又無聊的課程,只會降低學生熱愛體育的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訓練事倍功半。
(二)器材不健全
一套合格的體育器材是教師教學的首要因素,如果沒有這些硬件設(shè)備的保證,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會大打折扣,也會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而在一些偏遠地區(qū),由于經(jīng)濟和其他方面的問題,導致學校對體育設(shè)備呈現(xiàn)出忽略的狀態(tài)。
(三)觀念老舊
如今雖然我國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背景的推動下,已經(jīng)逐漸趨向于素質(zhì)教育的轉(zhuǎn)型,但傳統(tǒng)的理念仍然深入人心。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還是將教育學生當做一個任務(wù),讓學生進入到自己的任務(wù)中。只是注重一些理論知識的講授法,而忽略了體能訓練。特別是在體育這門學科,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訓練有選擇性的忽略,那么,只注重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固然得不到提高。
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策略
(一)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說到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教師在剛開始時認為自己是課堂的主體,以自己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因為沒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狀況,很容易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新課程改革標準背景下,教師就要改變以教師自己為主導的教學方法,積極推動課堂改革,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籃球”的相關(guān)技能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基礎(chǔ)組、高級組等。每個小組人數(shù)均衡,基礎(chǔ)組訓練籃球的傳遞,能力比較強的小組可以訓練籃球的灌籃技巧……不同小組有著不同的任務(wù),因此教師就需要盡可能調(diào)動全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有體育鍛煉的激情與熱情。
(二)養(yǎng)成鍛煉好習慣
多年的體育教學,教師需要做到嚴于利己,成為學生的榜樣,這樣才會讓所有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除了做到嚴于律己的同時也應(yīng)當擁有極強的責任心。
比如說:教師在課堂上會示范一些動作,給學生展現(xiàn)細節(jié),讓學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這樣教師的教學才會呈現(xiàn)合格化。同時,為了能夠養(yǎng)成鍛煉的好習慣,要密切關(guān)注學生的狀況,每天給學生安排一些簡單的鍛煉內(nèi)容,讓學生長期的堅持?!懊刻煸绯繄猿殖颗馨雮€小時,晚上睡覺前利用呼吸交替訓練法,訓練十分鐘再睡覺......”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一種喜歡鍛煉的好習慣,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改變消極怠工,變成積極參與其中。
(三)利用游戲,滲透體育技能
體育這門學科的基礎(chǔ)技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學生反復的練習,這樣學生才會掌握??墒菃我豢菰锏木毩暦绞剑苋菀鬃寣W生產(chǎn)生厭煩感。此刻,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相應(yīng)的運動技能。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一些“籃球和足球”的訓練技巧時,會出現(xiàn)一些一人運球或者是顛球、投籃等,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又比如說:學生在訓練彎道超車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圓形的游戲,增加學生快速超車的技巧。也可以丟手絹的傳統(tǒng)游戲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訓練追逐、彎道拐彎的技巧。熟能生巧,反復訓練學生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再或者:學生在學習一些投擲的項目時,學生因為力氣小,投擲距離近,導致學生出現(xiàn)淘汰等狀況。此刻,教師就可以利用扔口袋或者是其他一些器材進行分組比賽,每一組學生按照相應(yīng)的距離完成任務(wù)。通過小組獲得總分,分出輸贏。這樣的體育游戲融入到課堂上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游戲的趣味性,更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
(四)考核模式要健全
由于初中階段體育評估的模式,一般都是教師單一化的進行點評,而且模式過于老舊。如果僅僅是依靠此種模式,不僅調(diào)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會導致學生過于追求成績,忽略了體育鍛煉的本質(zhì)含義所在。所以,教師應(yīng)當對評估方法進行改善,更多地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學會團結(jié)合作。有了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朝著合理的方向前進。其實,體育教學本身就是為了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當然也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評估一定要與文化課相區(qū)分,課程不要只是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反而是讓學生意識到運動課程的初衷是什么?
比如說:在對體育課程進行評估時,為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先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引入一些新的方案,特別是新課程改革標準背景下,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微視頻軟件,讓學生看到考核的嚴格性,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不僅是鍛煉能力,它也是一門學科,有著自己的規(guī)則。所以 在更新理念時,讓學生更加輕松容易的知道體育課堂的運動意識,這樣才會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還要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上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勇于創(chuàng)新,引入一些與學生年齡相仿的教學策略,從學生興趣出發(fā)。此類體育課堂出現(xiàn),才會樹立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即使在之后去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時也會更加的輕松、容易,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黃錦龍.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J].求知導刊,
2015(21):34.DOI:10.14161/j.cnki.qzdk.2015.21.026.
[2]陳香.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J].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5,1(13):75.DOI:10.16681/j.cnki.wcqe.2015.13.055.
[3]季飛進.淺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J].當代體育科技,
2013,3(03):43+45.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3.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