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順平
摘 要:積極地將信息技術引入到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初中物理教師全面改進教學形態(tài)、不斷提升教學效益,以及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主動選擇。本文將結合筆者歷年來信息化教學經(jīng)驗積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就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開展討論和研究,希望通過筆者的探索可以為其他教師同行更為高質量和有效化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些許的經(jīng)驗借鑒和思路啟發(fā)。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應用;研究
從目前的初中物理課堂信息化教學組織情況來看,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突出的問題和瓶頸環(huán)節(jié),使得信息化教學的效益不夠、質量不夠好,自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課程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還需要初中物理教師積極地強化問題驅動,全面地探索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解決的對策,讓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更加優(yōu)化。
一、借助信息技術,實現(xiàn)精準化備課
積極在具體的物理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之前做好充分化、細致化和精準化的備課工作,是初中物理教師強化教學實施、提升教學效益的有效渠道。而從目前的信息化組織實施情況來看,還存在學情分析不全面、教材研究不透徹、目標設計不合理等眾多的問題,制約著備課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后續(xù)的有效教學實施。還需要初中物理教師積極地結合教學瓶頸,全面地引入信息技術來強化備課實施,從而為后續(xù)更為精準化的教學組織和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例如,在講解《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內容時,對于教材,教師可以登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網(wǎng),并借助搜索工具搜索對應的教材解讀資源,同時搜集電子教材、電子教案和電子說課稿,并對這些資源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積極地明確該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組成、不同模塊之間對應關系,繼而更好把握教材。對于學情,教師可以借助線上問卷的形式積極地對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并在問卷調查過程中分析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態(tài)、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惑,并借助線上交流的方式更好的把握不同學生的基本情況。對于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積極地借助線上互動交流的形式,全面強化和名師進行交流,并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名師對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并在充分考慮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定位教學目標,如感知測量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掌握長度的測量方法等等,為后續(xù)教學打好基礎。
二、借助信息技術,實現(xiàn)形象化教學
積極地讓物理課堂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和趣味化,是每一名物理教師的基本共識,也是初中物理教師激發(fā)學生興趣、釋放教學潛能和促進課堂教學的目標高質量達成的主動選擇。而從目前的物理課程教學組織方式的基本情況來看,還存在課堂教學被動灌輸、學生學習興趣嚴重不足等突出問題,制約著物理課堂教學效益和質量的提升,還需要每一名初中物理教師積極地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的優(yōu)勢,全面地探索更為高質量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策略,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服務每個學生更好的提升。例如,在教授《運動的描述》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視頻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運動的案例,如小船順流而下,讓學生在微課視頻的展示中感受運動。之后,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分別呈現(xiàn)該節(jié)課的教學知識點構成,如參照物的概念;運動的特征;選擇參照物的方法等,讓學生知道學習的具體內容。并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對上述各個知識點進行逐次講解,同時積極地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生成隨機數(shù)對學生開展靈活性課堂提問,并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現(xiàn)具體的案例,真正讓課堂教學形象化和趣味化,實現(xiàn)有效教學實施。
三、借助信息技術,實現(xiàn)靈活化復習
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相對龐雜,只有積極地在物理學習后指引學生開展靈活化和有針對性的復習,才能避免學生知識回生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擴大化,進而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從目前的復習情況來看,還存在復習靈活性不夠高,針對性不夠高的問題,最終影響到復習效益的躍升。還需要初中物理教師積極地結合復習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引入信息技術來全面地開展更為高質量和有效化的課后復習,更好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鞏固。例如,在復習《測量平均速度》內容時,教師可以積極對該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整理,并將這些知識點制作成不同類的信息化學習資源,如將具體案例展示的內容制作成微課短視頻,將具體知識點講解的內容制作成PPT課件,將知識點體系構建的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結合自身需要積極地實現(xiàn)靈活復習。教師還可以構建線上復習平臺,并積極地借助線上直播、線上交互等方式,破解學生線上學習瓶頸,助力復習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要全面地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和應用價值,進一步借助信息技術來改進教學形態(tài),提升教學效益和助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高質量達成,從而服務每個學生的全面成長和提高。
參考文獻
[1]薛峰.信息技術條件下初中物理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與重組[J].求知導刊,2021(51):38-39.
[2]劉彩云.信息化條件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J].新課程,2021(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