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榆
摘 要:在初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德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而班主任作為班集體中的掌舵人,應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位的教育,讓學生向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發(fā)展。以此來讓學生減少青春期的迷茫與焦躁,做一個陽光自信的青少年,為祖國的未來更好的培養(yǎng)人才。所以本文將從幸福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情況出發(fā),為初中德育教育做出如下見解。
關鍵詞:幸福感;小學德育教育;方法策略;德育知識
引言
德育教育是現(xiàn)代社會中初中教育的靈魂與血液。而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傳播者;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絡員;是促進德育教育良好發(fā)展的基石。德育教育應當充分的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滲透于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思想發(fā)展。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德育教育的影響,以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成長,更好的做出選擇。
一、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不適用于初中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取得可喜的成績,而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心理素質。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但是,在現(xiàn)階段初中的教育過程中,可以看出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教師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對于德育教學的方法較為固執(zhí),不能跟隨時代潮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一味地依賴說教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這種愚昧固執(zhí)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了抵觸心理,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
2.現(xiàn)階段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不足
由于初中生自制能力較差,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正處于青春叛逆時期,對一切事物都沒有耐心,性格較為急躁,無法有效的處理遇到的事情。又隨著當代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班主任嚴重的缺失學習德育教育知識的能力以及傳授德育知識的方法,這不僅導致他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忽視,而且也對德育教育的傳播與教學造成了嚴重阻礙。這種德育教育知識缺失的不良情況還抑制了學生學習德育課程的積極性,泯滅了學習德育教育的真正意義,降低了德育知識在學生與家長心里的地位,影響了優(yōu)秀班級體的建設和班級全體同學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與心理素質培養(yǎng),這是得不償失的。對于這一情況可以看出德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刻不容緩。
二、提升學生幸福感的德育教學方法
1.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主動交流,增加雙方信任感
班主任可以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使其逐漸在校園生活中獲得自信。例如可以在每周安排一名同學作為一周的班長,讓其在一周的時間內,當班級的管理人,在每周換班的時候,班主任與輪班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將本周班內需要做的工作以及需要強調的事情,都給出詳細的要求,并讓學生根據(jù)要求,合理安排班級任務。如果遇到班里某位同學平時比較內向,不善于與別人交流,經過多次溝通,后仍沒有信心去挑戰(zhàn)自己,也不愿意在同學們面前放開自己,那班主任便可以讓其選擇一項自己擅長的工作,為班級做出貢獻,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辦事的能力也能促使該學生更加自信從容的面對以后生活中的困難,從而在以后更好的發(fā)展。同時也為德育教育理念注入了新的靈魂與血液。
2教師教學方法應引入社會熱點,以此來注入課堂活力
德育教育不應當只存在于狹小的學校課堂上,更多的是為了通過學習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立足生存。所以教師在傳授學生德育知識時應當將社會熱點與書本知識相結合。通過講一些國家熱點事件或者歷史事件,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參與到德育教學中,更好的體會到德育教育的優(yōu)點與榮譽。例如可以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組織全班同學到烈士陵園進行掃墓,讓同學們體會到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國犧牲的志高榮譽;可以在周末全班一起去訪問養(yǎng)老院,讓學生與老人們在一起和睦相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們尊敬老人的優(yōu)良品格;還可以在每周布置一項為父母做事情的任務,讓學生們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同時也能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加深親子關系等。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鍛煉與體驗,對其樹立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和行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供優(yōu)異的條件。
3.班主任應擁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在基于幸福的基礎上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適當?shù)脑谡n堂上激勵學生回答問題,打開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享受到知識的樂趣,翱翔于知識的海洋之中。這樣更容易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進而達到幸福教育的目的?;谛腋=逃睦砟睿嘀魅螒哂匈p識千里馬的能力,做一位因材施教的伯樂,主動發(fā)掘不同學生的優(yōu)點,為每個人都找到屬于自己,合適自己的發(fā)展道路。這樣德育教育就做到了“以人為本”,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培養(yǎng)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健康心理,充分發(fā)揮出每個人的特點,引導他們擁有熱愛生活的品格,擁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自信,讓學生更好的定位自己,也讓德育教育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社會實踐成果。
結束語
眾所周知,德育教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要想讓德育教育與幸福感融匯貫通,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教學中,將德育知識與生活方面相結合,讓學生體會到德育教育在生活實際中所起到的作用,這樣便能不斷的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德育知識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德育教育,重視德育教育。再者,初中德育教育雖然迫在眉睫,但也要因人而異,班主任應當擔負起德育教育的大任,全面的分析適合于班級內不同學生學習德育教育知識的策略,具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更好的提高道德素質的水平,幫助其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平穩(wěn)的渡過焦躁迷茫的青春期,為每位同學的未來推波助瀾,使其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每位同學都能立足于社會,為社會貢獻每個人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書君.為心靈護航,為成長揚帆——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藝術[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4):125-126.
[2]劉新才.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策略創(chuàng)新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1):125-126.
[3]吳淑翠,石榮利.探究如何在初中班級管理當中進行德育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4):123-124.
[4]梁功娟.走進學生的心靈? 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考試周刊,2020(97):157-158.
[5]苗培田.幸福入心入行? 德育落實落地——幸福理念在教育活動中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9(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