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梅
摘 要:為有效貫徹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并強調通過變換常規(guī)教學方法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閱讀和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常規(guī)手段,對于強化小學主題閱讀教學課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過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相融合的新型教學方法,語文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從而保證了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并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實力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思路。文章明確了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方式對促進學生閱讀表達的有效性,并具體分析讀寫結合法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前言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形式,也是提高學生主題閱讀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閱讀課程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外化表現形式,兩種教學方式的融合才能推動主題閱讀教學課程的革新,進而提高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讀寫能力和表達能力。但目前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對于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運用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讀寫結合法在閱讀教學中的落實,基于此,教師應不斷思考如何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效益的進一步實現。
一、讀寫結合的方式對促進學生閱讀表達的有效性
讀寫結合是通過找尋閱讀知識與寫作主題之間的共同點,將“讀”和“寫”聯系,實現在寫作中感悟文章內容,在閱讀中提高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表達能力的提高。而讀寫結合法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法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即通過有效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和對閱讀知識的運用能力,而適當的寫作訓練則是對閱讀質量的檢驗和對文章內容的拓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素材的鞏固和運用,還能讓學生在寫作中進一步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為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讀寫結合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法有效的激發(fā)了小學主題閱讀課程的活性。在寫作結合教學法中,教師可以就閱讀課程的重點話題為引,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并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完成后,教師可以再就這不同的創(chuàng)作內容展開討論,促使學生通過表達的形式來展現學習成果,從而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將讀寫結合法與主題閱讀教學相聯系,不僅僅是小學語文教師改革主題閱讀教學課程的需要,也是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必要手段 [1]。
二、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閱讀文章撰寫讀后感,加深文章理解力
想要強化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讀后感的教學方法將寫作與閱讀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強化對文章的理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文章主旨。在實際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后組織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撰寫讀后感,促使學生主動挖掘文章主旨,并在書寫過程中強化對文章內容的情感認知,同時教師對于讀后感的要求要相對寬松,不要有刻板的字數限制和明確的寫作方向,讓學生的寫作內容完全依從內心情感進行,從而保證學生讀后感的質量。此外,在閱讀感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感悟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文章理解。例如,在教學《丁香結》最后一段時通過讓學生了解作者如何抒發(fā)情感,結合文章“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聯想到花語--愁怨)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聯想到人生,升華中心)然后教給學生學會:根據事物的特點,聯系詩句、生活、人生,抒發(fā)情感,表達看法,揭示道理的方法。接著寫一寫:丁香結,讓作者產生無限的人生感悟。梅、蘭、竹、菊、松柏、小草……又代表著怎樣的精神呢?讓你想到什么詩句,帶給你怎樣的啟迪?這樣從課文來到習作中去的方法讓讀與寫有效結合。
(二)仿照閱讀內容進行文章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寫作技巧和情感抒發(fā)
在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閱讀資料的選取和安排都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和思想內涵,對于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語文課文自身優(yōu)勢,通過讓學生仿照課文內容、進行文章創(chuàng)作的方式來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技巧,積累文章素材,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文章思想核心的理解和對文章知識的運用和表達。在小學生閱讀課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借助文章中的重點片段安排學生進行仿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片段內容進行續(xù)寫創(chuàng)作,從而促使學生在主動探究文章寫作手法以及情感思想的基礎上深化對文章內容理解。例如,如“習作策略單元”第三單元讓真情自然流露8.匆匆一文中學到的“間接抒情” :運用間接抒情方法,將情感融入洗手、吃飯、睡覺等具體的事件或景物之中,在敘述中表達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惋惜之情。然后教給學生間接抒情的方法是通過與之相關的事件或景物,具體地寫出來,把所要表達情感蘊含其中。
然后將這一方法用到練筆中:小學一年級剛入學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轉眼我們就要小學畢業(yè)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請你也用“………的時候,日子從……”的句式,結合生活實際,寫一寫時間匆匆流逝 的情景。
三、結語
在新課程的改革要求下,小學生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深化對課文的內容的理解,并在寫作鍛煉中提升對文章知識的運用和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強化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馬小亮.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19(8):130.
[2] 李海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 外教育,201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