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望
摘要:現(xiàn)在的素質(zhì)教育已然成為了各所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培養(yǎng)方向,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在課后知識內(nèi)容的吸收成果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以此達到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政治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主要是以政治行為和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作為主要內(nèi)容的社會性學科。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針對其內(nèi)容嚴謹性作出要求,一些社會科學性的知識同樣也能夠塑造學生愛與美的文化理念。
關鍵詞:“愛與美”;文化理念;學生美麗心;塑造
前言:
現(xiàn)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改革不斷推進深入,學生通過考試所得出的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優(yōu)良差的唯一標注,對于各科的教學更為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此來促進學生多方面發(fā)展。對于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由于科目自身的原因,對于其學習知識理論,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更加的注重其嚴謹性,這也讓政治學科在如今的教學中仍然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為此,教師應當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從如何落實素質(zhì)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在“愛與美”的文化理念下塑造美麗心。
一、通過生活案例,塑造學生美麗心
要想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塑造正確的價值理念,由此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從而塑造學生美麗心,其首要教學目標,便是需要讓學生對政治所提出的關點具有認同感。認同感主要是指人們對于社會的制度以及相關意識形態(tài)具有一定的認可程度和贊同。對于一個國家的政治認同感,不僅僅關系到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信念理想的建立,同樣也關系到學生在心理方面發(fā)展過程中的政治素養(yǎng)水平。如今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已然是一個由愛與美共同構(gòu)建的良好社會,在如今的社會下生活,學生不僅可以透過社會中的一些事件,由此來感受到政治為我們國家社會建立所帶來的重大影響,同時也應當了解到政治作為一個關系國家社會的敏感話題,學生在對政治這門社會性科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同樣也應當具有一定的嚴謹性。教師也需要從我國的政治理念觀念出發(fā),從樹立良好的學生政治思想理念做起 ,在教學政治學科的過程中,以愛與美的文化熏陶的教學環(huán)境下,對于學生個體的美麗心的塑造養(yǎng)成進行教學。
例如,高中政治必修三中,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模式,對自己所理解的民族復興下定義,由此展開課堂講解。對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重要使命,于學生來說,何為民族復興,是一件對學生而言十分模糊的概念。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時,應當有效的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以此來通過課本中的一些較為官方的知識理論,展開相對應的講解。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边@一觀點出發(fā),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這句話展開細細解讀,從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教學。從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十二個觀念進行拆分理解,教師可以著重于對公民個人層面要求中所表述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四點展開以愛與美為文化理念的教學,讓學生結(jié)合這四點,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或是通過新聞所了解到的可以體現(xiàn)作為公民個人層面體現(xiàn)出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如:言而有信,便是公民個人層面中誠信這一點。隨后教師對整體課堂內(nèi)容進行升華,民族復興并不是需要所有學生都為國家做出偉大的貢獻,更多的是要學生們在愛與美的文化社會下,塑造自身的美麗心,以約束自己的行為,報答社會,這也是民族復興的一種方式。
二、增加法治內(nèi)容的比重
初中階段的政治學科的理論教學大多數(shù)是讓學生培養(yǎng)誠實守信,孝敬父母等個人層面的思想道德。而高中的政治教學范圍擴大,從個人對生活的思想道德延伸至了個人對國家層面的行為。如今是一個法制社會,規(guī)范學生的法律意識同樣也是作為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對于此高中政治教師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采用觀摩法律按鍵和模擬法律情景這兩種教學方式,以此在教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以“愛與美”對待的同時,也應該嚴格遵守我國的法律。
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在課堂上選取一些法律案件,并結(jié)合《今日說法》等視頻進行法律的呈現(xiàn),讓學生了解到,雖然社會看似美好且充滿愛,但是實際上仍然存在少部分人越過道德層面,觸犯我國的法律底線,作為學生需要約束好自身,同時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通過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更多的法律信息,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扮演自己所收集到的案例素材中的人物,親身體會在遇到法律問題時,應當如何利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讓學生在政治的課堂上了解到,如今的社會是構(gòu)建愛與美,但學生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要有法律意識。
總結(jié):
總而言之,本文從通過生活案例和增加課堂法制比重,對“愛與美”的文化社會理念展開研究分析,皆為學生學習政治學科,塑造美麗心,以及提高自身道德素養(yǎng)探討新的育人思路,以提升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予珠.尋找愛與美的力量[J].七彩語文(習作),2017(03):22-24.
[2]魯阿兵.傳遞《經(jīng)濟生活》正能量,塑造學生美麗人生[J].教師,201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