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侯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合理、準確地利用信息技術指導小學課程,如此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才可化抽象為直接,攻破重難題。這既有利于擴大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合理設置班級的評價機制與平臺,也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學習興趣;課堂效果;評價制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更新,身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地掌握現代計算機技術,將信息技術合理地應用在數學課堂上,將抽象的問題變成為直接的問題,將復雜的問題轉變?yōu)楹唵蔚膯栴}。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地拓展學習者的眼界,同時也給學生營造了一種內容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動靜融合,聲形俱全的教育情境。從近幾年的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筆者感受到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將計算機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眾知,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讀書就會熱情主動,學得也更容易和有效果。但學科興趣愛好并非先天的,關鍵點就在于教師怎樣指導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感。所以,當教師設法使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融合時,就可以充分調動中小學生的需求欲,從而充分調動中小學生的主觀積極性??梢?,在較大程度上需要以興趣愛好做為引導,運用興趣愛好去點燃學生對探索求知的渴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步入一個充滿新奇、渴盼的境地中,從興趣愛好上去深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學生學習《2和5的倍數特征》時,可以運用希沃白板創(chuàng)設了一種2和5的倍數的判斷比賽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既能引起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整個班級學生的精神都集中在教學關節(jié)當中,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鼓舞學生的學習意志,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所學的新知識。
二、將計算機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融合,能夠化抽象為直觀,高效突破課程難點
在小學的數學課程中,對于一些知識點,若單單通過黑板,教師就難以進行教學,學生也難以理解。尤其是一些空間和形狀的認識,抽像性比較強,對空間思維要求比較高,若單單通過傳統(tǒng)的教法,小學生是無法理解的。但如果我們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就可以把抽象的轉化為直觀的,讓小學生更能直接地理解學到的新知識點,化難為易,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教育過程的認識和鞏固記憶,也有利于教師的展開教學。
例1:當我們學習長方體的特性時,在研究棱長的大小關系和相對應面的大少關系時,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中的動畫,使學生更直接地發(fā)現長方體相對應的棱(四條)的大小是相等的,而相對應的面的形狀大小是相同的。
例2:當我們學習軸對稱圖時,在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時,也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中的視頻,使學生更直觀地發(fā)現圖形的折疊,直觀地找出對稱軸的位置,以及能清晰地發(fā)現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借助多媒體的動態(tài)展示,學生可以直觀形象體會到了知識點的形成過程,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這樣利用已解決知識的重難點切入進行信息融合教育,既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又凸顯了課堂重點,從而達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將計算機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融合,能夠擴大課堂教學信息容量,提高授課效果
課堂上教學容量的多少決定于教師授課的速率,也決定于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課堂能夠讓學習者更直接地接受知識,也能促進學生的認知,即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而減少學生對同樣教學內容的接觸時間,也因此提高了教學容量。而課堂容量在相當程度上也受板書速率的直接影響,特別是在要求板書和按照要求畫數量相當多的圖像的教學中,用粉筆寫字和作圖就對教學的速率產生了很大的制約作用,而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夠按照要求對某些圖像、問題進行分析或求解,并在課上適時地在學生眼前展示了出來。這就大大豐富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手段,從而拓寬了與教師交流的途徑,也大大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當我們學習軸對稱圖形和長方體(二)時,在這樣的課程中,圖畫內容較多,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能夠大大減少作圖的時間。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畫直接體驗學習知識,從而提高了對知識點的掌握,進而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將電腦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融合,建立學生評價制度,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搭建一個班級考評平臺,首先確定一個考評機制,明確考評制度的具體內容;明確考評方法,評分辦法包括:班主任對組員的評價、組長對組員的評價、組員之間的評價;明確評價分值,課中加分的有:課堂中認真聽課的、課堂中積極舉手問答問題的、課堂中做練習時能幫助其他學生解答問題的,等等。課后加分的有:能及時完成教師布置作業(yè)的、課后幫學生解答問題的。相對應地建立了扣分項目,如,上課時不認真聽講的、不參加小組活動、不能完成作業(yè)的,等等。采用這樣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需要通過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不斷地完善教學模式,合理地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數學課堂上,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教學中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考思維,將抽象的問題變成直接的概念,將繁雜的知識點逐步分解為簡易的知識點,從而提升課堂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張國紅.小學幾何教育與數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和諧發(fā)展融合[J].國家教學技術設備,2012.
責任編輯? 胡健文21398F34-9AA9-47C7-B76B-62F3C59CFC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