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楊媚
【摘要】朗讀能力并非在短時間就擁有的,為此在強化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案:借助于游戲元素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逐漸加深對朗讀的探索;講授朗讀技巧——讓學生借助于技巧,逐漸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朗誦任務。希望能給語文教師一些提示。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培養(yǎng)方案;探討與分析
引言
有感情的朗讀文章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擁有超高的語文素養(yǎng)的根本。想要做到這一點,小學生一方面需要準確把握文章的要領,以便能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能將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有感情的表達出來;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普通話基礎,能咬準字音,正確斷句,以便聲音更具感染力,能準確體現(xiàn)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這一切,離不開教師的科學指導與及時幫助,為此,語文教師要著重注意。
一、借助于游戲元素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孩子天真活潑,喜歡與其他小朋友進行友好交流。因此與個人閱讀相比,他們更喜歡與其他同學一起朗讀課文。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在朗誦課堂上融入游戲元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朗誦任務,達成朗誦目標,最終實現(xiàn)個人朗誦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學在學習《狐假虎威》時,教師可以請多個學生扮演這篇課文中的小動物,然后讓他們展開有感情的朗讀活動。其余同學則做裁判,看看朗誦的學生是否存在字沒有讀準,斷句不正確等毛病。如果有,則請裁判學生指出來,并示范正確的讀法。對于找出毛病較多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以便能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便于學生更好地完成朗誦任務。
為了強化學生的團結意識,教師還可以將所有學生分成人數(shù)均等的小組,然后引導學生開展共同朗讀,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正確又整齊,然后給予勝利組一定的物質獎勵、積分等等。學生為了贏取最后的勝利,勢必會積極參與,并且在隊友的指導下,用相對較短的時間改進自身在朗讀方面的不足,這對于學生提高朗讀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須得承認,學生的朗讀經(jīng)驗畢竟有限,盡管他們在極力改正,但在朗誦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不足,因此,在小組學生朗誦完畢以后,教師則可以進行正確的評價與指導。需要注意的是,語文的評價要以肯定為主,如此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朗讀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講授朗讀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朗讀學習自然也是如此。為此在開展朗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向其傳授朗讀技巧。比如應該如何斷句、在什么的地方讀重音等等。學生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其朗讀能力必定會有所提升。
比如在學習《荷花》時。作者用優(yōu)美精煉的語言描述了的“美”,小學生由于情感經(jīng)驗較少,未必就能領會到。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可以先示范朗讀,幫助學生認識文章中的生詞等,使他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等學生具備朗誦基礎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讀文章,并且展開豐富的想象,以便能體會到作者對“荷花”的喜愛。朗讀完畢以后,教師可以請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寫荷花的?著重寫了荷花什么地方?從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荷花。學生經(jīng)過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對于“荷花”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自由朗讀活動,并用彩筆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然后說說喜歡的理由以及朗誦這些句子的技巧、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等。
接著教師再進行單個句子的朗讀指導。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為例,教師可以嘗試將“帽”字換成“鉆”“頂”等詞語,請學生體會兩者之間的不同。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以后,就會明白“冒”字具備“快速地長、使勁兒地長”的意思,比其他的字更加形象更加貼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那么你在朗讀過程中怎么才能讀出這種感覺呢?學生經(jīng)過探討就會逐漸掌握朗讀技巧,這對于他們朗讀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升并非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朗讀能力自然也是如此。因此語文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朗誦實踐的機會,以便他們能在不斷朗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朗讀方法。對于一時間朗讀能力沒有明顯提升的學生,教師也不要過于指責,而是應該疏導他們在朗誦過程中的失敗情緒,重燃他們對朗誦學習的信心。此外,教師還要做好合理的安排。語文教學目標有很多,朗讀能力只是其中一項。教師不能一味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而忽視了對其他語文目標的完成。為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朗讀情況、教學內容等進行合理的安排。如果學生其他語文任務已經(jīng)完成,只剩下朗讀任務,那么教師可以適當延長朗讀的時間;如果學生所有語文任務都沒有完成,那么教師則需要做好時間上的分配,以便語文課堂的價值得以充分地體現(xiàn),成為推動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力量。
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不能忽視對學生朗誦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學生能夠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而為學好語文做準備。而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善于從他們感興趣的點著手,結合語文教材的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朗讀教學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克服在朗誦中的不足,朝著更為優(yōu)秀的方向努力。
參考文獻:
[1] 吳彩鸞.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J]. 學周刊,2021(8):123-124.
[2] 劉云霞. 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J]. 讀與寫,2020,17(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