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摘要: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是英語學習中的基本技能之一,對于初中教育來講,英語資源和英語應用環(huán)境相對不是太好,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提高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聽力水平,成為英語教學中最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力教學? 教學思考
聽,是人們進行言語交際的重要手段,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各地的高考英語改革讓我們看到了英語發(fā)展的趨勢。未來英語教學以交際英語為主,須重視聽力教學,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已經受到英語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初中學生英語聽力障礙
(1)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較低。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 功能和話題。在語音方面,有些學生往往在學習之初沒有掌握每個單詞的精準發(fā)音,如長短音、平卷音等,特別是對發(fā)音相近的詞,不能正確辨別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在詞匯方面,學生英語詞匯量貧瘠,加之掌握不熟練,同音異義和一詞多義的詞都給學生的聽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難。
(2)學生對書中體現(xiàn)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甚少。新課標中的“文化意識”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便是語言,所以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學知識,了解和熟悉一些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是很必要的。但不少學生由于客觀因素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聽力理解便產生一定困難。
(3)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影響聽力。聽力理解的過程屬于心理活動過程的一種。當學生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時,就會產生恐懼心理,使原來可以聽懂的內容也變得模糊不定。此外,外部環(huán)境對學生也有較大的影響。相同的聽力內容,學生在不同的場所受聽狀態(tài)也不一樣。同時,學生對自己缺乏自信,不確定的答案反復修改,而聽力材料轉瞬即逝,無法得出最后結論。
(4)教師的認知狀態(tài)。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聽力課當做聽力測試課,其表現(xiàn)形式往往是教師放錄音,學生聽并做相關練習,然后檢查答案, 這種以測試代替教學的形式很容易使學生對聽力產生消極情感。
二、提高學生的聽力興趣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聽力興趣,應從七年級就抓起,因為在初一時,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濃的,且聽力訓練習又非常簡單,因此,教師要利用這一好時機,提高學生的聽力興趣,具體方法如下:
(1)第一節(jié)課必須用英語組織教學,并一直堅持下去。第一節(jié)課運用英語教學, 適時用中文點撥 ,看似一個簡單的環(huán)節(jié),但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會讓學生被你的英語所迷倒,而喜歡上了你,進而喜歡上英語這門學科,以后每當你講英語或播放聽力時,學生會悄悄地模仿,為聽力教學打好基礎。
(2)教師應重視課前五分鐘的聽說英語。訓練課前安排三至五分鐘時間,讓值日生匯報。形式多種多樣,如談論天氣、自我介紹、看圖說話、講故事、演小品,還可以組織學生用英語自由對話,模仿課文內容或做適當增減,自由發(fā)揮。在開展會話中,值日生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其他學生則訓練了聽力。久而久之, 學生的聽力水平也就在潛移默化中提高。
三、聽力技能和策略的培養(yǎng)
初中學生還未形成系統(tǒng)而完整的英語學習習慣,因此在聽力策略等方面教師應首先給予一定的指導。可提醒學生在聽前瀏覽題干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做出一些推測,這將有效地降低聽力難度和提高聽力水平。 此外,記筆記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在聽力過程中可嘗試用簡單的筆記記錄重要信息,如縮略詞、數字、符號等。
聽前活動是聽力教學中文化背景鋪墊的關鍵所在,新目標每個單元所設計的文化內容比較豐富,材料也相對有一定的難度,如果不進行一定的文化鋪墊,學生聽的效果不會太好。因此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文化背景輸入,熟悉有關文化信息,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分層施教
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區(qū)別對待”,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 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 教學內容以優(yōu)生為主,并以優(yōu)生帶動后進生。 此外,還要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不斷更新教學手段,爭取帶動全班的進步。 具體來講,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 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分層要按照以下內容進行:首先,教學內容要由淺入深地灌輸給學生,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還照顧了不同層次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 聽力教材的設計要分為兩個部分,即基礎部分和擴展部分,高層次的學生主要學習擴展部分,中層次學生兩者結合學習,較低層次的寫生主要鉆研基礎部分,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的整體情況了然于胸。其次,教學方式的分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的不同,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對不同階層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最后,作業(yè)的層次分配。在聽力教學中, 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不同的作業(yè)要求, 盡量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