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摘 ?要】田徑一直以來都是體育運動競賽中最受矚目的運動項目之一,它的運動形式多樣,也一直被視為是體育運動項目中最基礎的運動項目,而最能體現(xiàn)身體速度與力量的運動非短跑莫屬了。本文從創(chuàng)新短跑教學方法、加強腿部力量教學以及強化短跑技能教學這三個方面為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健學生的體魄,提升短跑項目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運動觀。
【關鍵詞】高中體育;田徑短跑;教學質量
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教師應注意在對學生開展文化課程教學的同時,通過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身心能夠全面、均衡的發(fā)展。尤其在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不斷蓬勃發(fā)展的當前,作為一項重要的田徑運動組成項目,田徑短跑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提升短跑技術,并且通過長期開展田徑短跑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運動意識。
一、創(chuàng)新短跑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教學內容與時代接軌
短跑項目教學應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應與時代接軌,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用全新的形式和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短跑學習中體會體育運動的樂趣,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找到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運動觀。短跑運動項目與其他的運動項目相比,相對枯燥、單一,對身體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致使許多的學生會在短跑學習中感到無聊和疲累。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時代背景相結合,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融入時代的元素,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找樂趣,提高學生參與短跑練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50米跑、100米跑和200米跑的教學時,可以加入游戲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提升課堂內容的有趣度。以100米跑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重點設計彩蛋環(huán)節(jié),用學生喜歡的禮物作為動力,促使學生燃起參與練習的動力。像“冰墩墩”“雪容融”等奧運吉祥物掛件、玩偶,都深受學生的歡迎,第一位跑到終點的學生可獲得獎品一份,而最后一名將要受到“懲罰”,需要為大家表演節(jié)目,節(jié)目內容自定。然后教師對100米跑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奔跑技巧進行講解,組織學生做好跑前的熱身運動,奔跑前深吸氣,比賽的途中盡量不呼吸,起跑時采取蹲式起跑,雙腳踩實后面的踏板,雙手撐地,聽到“各就位——預備”時,迅速將身子拱起,后腿伸直,身體重心落在前臂和前腿上,當發(fā)令槍或者哨聲響起,后腳立即蹬離踏板,手臂迅速擺動起來向前沖去。前30米的距離保持重心向前,中程調整回重心,擺臂時手指自然伸直,擺臂要快速有力,與腿部的節(jié)奏相協(xié)調,調整好步伐,最后30米做好壓線的準備。用獎勵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學生在經(jīng)過技巧練習以后,起跑速度和奔跑速度都有明顯的提高,增強了學生的運動信心,讓學生在比賽結束后對自己的奔跑速度津津樂道。
(二)豐富教學方式
教學的內容是既定的,但是教學方式可以是多樣的。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來,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既是教師也是朋友的角色,利用豐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練習當中來。其次,合理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更有實踐樂趣的教學活動,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讓學生自主地去了解和思考體育運動的樂趣與意義,理解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以“50米短跑爆發(fā)技巧”的教學為例,50米短跑因奔跑距離較短,對身體的爆發(fā)力和奔跑速度的要求比較高,比賽時采取站立式的起跑姿勢,站立時前后腳自然分開,兩腳左右相距半步左右,前后開合約兩步半,有力的一腳在前,貼近起跑線,后腳掌撐地,身體前傾,眼睛目視前方3~5米處,身體重心落在前腳。當聽到裁判“預備”聲響起的時候,兩腿彎曲,身體前傾,開始蓄力,重心位置下移,手臂做好起跑準備,當聽到“跑”或者槍響的時候兩腳用力向后蹬地,類似于彈射出去,然后后腳迅速向前準備加速,雙臂用力擺動。奔跑時注意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力量配合,雙腳的每次落地都要用力后蹬,保持身體重心位置,到終點沖刺的階段,要一鼓作氣,全力以赴,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沖向終點,用身體的胸部或者肩部撞線,隨后緩慢地減慢速度,做好最后的放松肌肉的環(huán)節(jié)。這個過程可謂是激動人心,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比賽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感受比賽的緊張與刺激,然后組織學生進行50米短跑練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反向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授課,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和詼諧夸張的肢體動作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二、加強腿部力量教學,提升短跑速度
(一)腿部負重練習
要想提升短跑的速度,離不開的就是對腿部力量的練習。力量是奔跑的基礎,速度是奔跑的核心,想要提升腿部的力量,離不開平時的練習。想要短時間內提升腿部的力量和奔跑速度,最快的方法就是腿部負重練習。負重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穿沙衣,另一種就是綁腿練習了。穿沙衣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腿部支撐的力量,鍛煉腿部的支撐力,而綁腿主要增加擺腿的力量,讓雙腿的爆發(fā)力更強。所以,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負重方式進行練習。在負重的同時要注意跑步的頻率不能因負重就跑得很慢,要根據(jù)平時教學的強度和速度進行練習,否則沒有效果。另外,負重練習時還需要對跑步的頻率和奔跑速度的耐力進行相應的練習,才能最終獲得短跑速度的提高。
教師組織學生在進行負重練習時,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有的學生腿部爆發(fā)力較強,但是腿部的支撐力和持久力不夠,這時就要對其進行沙衣負重練習;對于腿部爆發(fā)力不足的學生要對其進行綁腿練習,集中腿部力量的提升。學生在負重以后,要按照平常的拉練速度進行,不能拖后腿,保持班級隊伍的整齊,否則,負重跑的意義就不存在了。負重跑時,有的學生在奔跑1圈以后就顯得體力不支,奔跑速度明顯降低。這時,教師可以設計“追逐跑”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在追逐跑的過程中,既有提速的過程,也有放松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學生的腿部力量,當學生把負重從身體上取下來以后,會感覺身體明顯變得輕盈,仿佛能夠直接飛起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放松運動以后,可以適當?shù)貦z驗一下負重跑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運動信心,培養(yǎng)學生堅持負重練習、提升腿部力量的信念,讓學生愛上運動、體驗身體力量帶來的快感和滿足。
(二)腿部肌肉記憶練習
短跑速度的提升不僅僅體現(xiàn)在爆發(fā)力上,在技術上面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爆發(fā)力,沒有好的奔跑技術也是不行的,所以跑得快不快的關鍵在于力量的展現(xiàn)與技術的體現(xiàn),只有力量和技術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地提升短跑的奔跑速度。人體的各個部位都有記憶,每個部位的記憶過程也不相同。肌肉獲得記憶的速度十分緩慢,但是經(jīng)過重復多次的練習以后,一旦獲得肌肉記憶,其遺忘的速度也是十分緩慢的。因此,短跑速度的提升離不開平時對奔跑技巧的練習,當腿部的肌肉經(jīng)過不斷練習以后,對練習的姿勢以及技巧會形成條件反射,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向記憶中的姿勢和技巧靠攏。
在教學《短跑奔跑技巧》時,要對腿部肌肉進行定點練習,針對技巧的薄弱點對腿部肌肉進行動作特訓。眾所周知,影響奔跑速度的因素除了腿部的力量外,剩下的就是步頻和步幅了。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搞清楚,自己腿部哪塊肌肉是影響步頻的,哪塊肌肉是影響步幅的。在人類的腿部肌肉群中,大腿前面的肌肉群主要是起到支撐身體重量的作用,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很容易得到鍛煉。但是大腿后部的肌肉群對折疊小腿和抬高大腿有著決定性作用,對跑步時的步幅和步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對大腿后部肌肉群的練習是平時體育教學的重點。從腿部肌肉的構造中可以看出,小腿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在奔跑和跳躍的過程中,是向前推動身體的主要動力來源,是直接影響奔跑時的步幅大小和步頻快慢的主要因素,這也是體育教學中的教學重點。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情況,為學生設計步幅和奔跑頻率的大小和快慢,對高抬腿和后蹬的練習也要因人而異,所以,針對大腿后部肌肉群的練習主要采用等長、等張方式。也就是說,學生俯臥在墊子上,然后腿部負重練習直腿和折疊腿的擺動練習。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培養(yǎng)腿部肌肉的肌肉記憶,鍛煉肌肉的支撐力和耐力。而針對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練習方式有很多,但是效果比較好的練習方法就是提踵練習、深蹲起跳和跳深練習,在基礎的動作做標準之后,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小負荷地負重;在課下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采用半蹲跳、跳臺階等一些跳躍組合進行練習等。
三、強化短跑技能教學,掌握奔跑技巧
教學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除了進行傳統(tǒng)式戶外課堂教學以外,要學會運用多媒體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遇到一些技巧性的動作時,教師除了進行示范以外,可以借助多媒體對動作進行分解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奔跑技巧。
例如在教學《蹲式起跑》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結合課程內容進行點斷式教學。比如在播放“蹲踞式起跑”的正確起跑姿勢時,教師先組織學生對視頻進行分析和學習,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動作分解教學,播放一個動作,講解一個動作,讓學生在一遍遍的動作中感受起跑動作之間的連貫順序。各就位動作要領是,四指并攏、拇指張開成“八”字型,兩臂分開與肩部同寬,頭部自然挺立;雙眼目視起跑線后腳膝蓋關節(jié)著地,左腳自然彎曲,兩腳緊貼著起跑架,教師根據(jù)講解的動作要領播放視頻動作或者360°動作圖片,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動作進行模仿練習。預備動作要領是兩肩位置前傾,超過雙手的位置并抬頭,雙眼目視起跑線前30cm處,臀部抬高,高于肩部,前腳膝關節(jié)成90°,后腳膝關節(jié)約成110°,深呼吸,做好蓄力,等到起跑時迅速蹬地,雙臂迅速屈肘,快速有力地前后擺動,后腳迅速向前提拉。同樣的,教師也要根據(jù)講解的動作要點進行現(xiàn)場示范,播放視頻資料供學生學習和參考,強化短跑的技能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起跑姿勢。
四、結束語
高中田徑短跑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離不開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不斷摸索和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結合課程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短跑技能教學的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運動觀,促進學生健康體魄的長久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知.學校體育運動中田徑短跑教學的探討[J].田徑,2020(11):18-19.
[2]萬琳.高中田徑短跑項目中的力量訓練教學探索[J].學苑教育,2021(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