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梅
摘? 要:課后習題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內容,其意在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思考,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師沒有充分發(fā)揮課后習題的應用價值。據此,文章以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小學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后習題;教學策略
統(tǒng)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內容的編排上有其獨特的特點。就課后習題的編排而言,主要包括單元練習、專題練習和課文課后練習三部分。其中,單元練習指語文園地板塊,該板塊的設置意在讓學生練習和鞏固課文內容;專題練習指對學生習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的練習;課文課后練習的設置,意在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重、難點的理解。但是目前,一些教師沒有合理使用教材中的課后習題,導致課后習題的教學價值沒有充分發(fā)揮。也就是說,小學語文課后習題的主要作用、存在的問題和教學策略是亟須教師深入探究的問題。筆者試圖對此進行研究,為一線教師課后習題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益的指導。
一、小學語文課后習題的教學作用
1. 幫助教師把握整體教學
從教師的層面進行分析,課后習題所引導的教學方向與強調的內容是值得教師注意的。對課后習題設計意圖加以分析,可以協(xié)助教師從大方向對課文教學、單元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進行有效把握,進而使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地設計和規(guī)劃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另外,課后習題也是一種有效的檢驗手段,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優(yōu)化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后習題的完成情況獲得學生課文學習的成果,從而有針對性地轉變教學方法,適宜地指導學生。
2. 優(yōu)化學生課文知識學習
小學語文課后習題對學生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來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先了解課后習題的內容,讓學生從問題角度了解課文內容,從而有側重地進行課文學習,這有利于在預習階段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進而推動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第二,從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角度來看,課后習題是對所學課文知識的總結、歸納和提煉。學生通過完成課后習題,可以加強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升語文應用能力。第三,從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角度來看,課后習題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思考答案的過程中反復回憶課文的內容結構,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小學語文課后習題的教學策略
1. 利用課后習題引導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重、難點,從而使學生更認真地學習、理解教師在課堂中所要教學的內容,促進有效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后習題的問題思路進行課前預習,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文,促使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答案。對于較難的課后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輔導書等方式尋找答案,并把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記錄下來,等課上聽教師講解。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后習題進行預習,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和探究答案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促使學生養(yǎng)成圍繞課文問題聽課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預習統(tǒng)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tǒng)稱“教材”)四年級下冊《鄉(xiāng)下人家》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在課文中畫出不同課后習題的答案。帶著問題反復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熟悉課文內容和寫作脈絡,幫助學生抓住課文主旨。本節(jié)課習題中有一道開放性問題:你眼中的鄉(xiāng)村景致是怎樣的?用一段話寫下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先用黑色水彩筆在課文中找到作者描寫鄉(xiāng)下景觀的句子,然后在這些句子中再用藍色水彩筆圈出與自己眼中鄉(xiāng)下景觀相符的句子,最后用紅色水彩筆補充自己對于鄉(xiāng)村景觀的全部印象。由此,既能使學生充分了解課文內容,又有利于學生學習表達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2. 利用課后習題豐富課堂內容
語文是注重知識積累和沉淀思想的科目,因此語文教材的內容設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深度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教材課后習題的設計則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課后習題的設置既有“默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怎樣的故事”“結合文中描寫神態(tài)和語言的句子,說說這個角色有怎樣的性格特點”這樣基于課文內容,強化學生對課文熟悉度的題目,還有“從文章的結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根據下面提示,用自己的話續(xù)寫結局”這種發(fā)散學生思維的題目。教師應該積極利用這些課后習題,開展有趣的課堂活動。教師還可以調整課后習題的順序,將與教學目標一致的課后習題進行有機整合,逐漸強化學生對各類問題的思考、解答能力。同時,教師應該科學選擇講解方式和指導方法,對課后習題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劃分,靈活地使用,并轉變以往在課后習題評價過程中的評價方式,及時給予學生課后習題完成情況的反饋,以鼓勵為主,因人而異地進行評價。
例如,教材三年級下冊《鹿角和鹿腿》這篇課文的課后習題讓學生總結鹿角和鹿腿的特點。此時,教師可以挑選學生朗讀鹿的臺詞,看哪名學生朗讀的有感情,神態(tài)和語調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悟鹿角和鹿腿的特征。教師在向學生提問鹿腿和鹿角的作用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場辯論賽,讓學生辯論:你喜歡鹿角還是鹿腿,為什么?教師以新穎的方式解決課后習題,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討論的興趣。
3. 圍繞課后習題優(yōu)化學習方法
課后習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在完成課后習題時教師要教導學生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求學生樹立完成課后習題的決心,允許學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查找相關資料,認真完成課后習題。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此過程認識到課后習題的作用和價值。其次,要求學生學會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方法進行總結,找到解決某一類課后習題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因為許多語文教學素材來源于生活,學生可以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嘗試理解課后習題。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多閱讀書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反思問題的習慣,學會對問題進行質疑,并反思、總結練習的方法。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面對某些合作類、探討類的課后習題時,積極與其他學生展開合作,學會傾聽其他學生的觀點,并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思維碰撞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小學語文課后習題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重要內容。教師和學生應該重視課后習題的應用,明確課后習題的作用。教師通過合理,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課后習題的完成度,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妙禎. 小學語文課后習題在教學中的實踐策略[J]. 新課程,2020(44).
[2]湯麗君. 課后習題助力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策略研究[J]. 新作文,2021(3).
[3]謝靜. 緊抓課后習題? 切入備課要點:圍繞小學語文課后習題的有效運用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