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東
在當今科研興教,呼喚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新形勢下,我作為一名中青年老師,一直認為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潭水。教學中,我潛心鉆研教材,反復研讀新課標,訂閱教學刊物時刻給自己充電,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并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勇于探索教育規(guī)律,大膽采用新的教育手段。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作為九年級數(shù)學組備課組長,我經常組織同備課組老師交流討論,嘗試新教法,并將好的學法、經驗不斷總結推廣。
下面,我從思想引領、師德感染、與生共情三個方面,分享班級管理的一些經驗和感悟。
正心誠意,思想引領,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洞髮W》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蔽艺J為意誠方能心正。先賢們已經總結得再清楚不過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面對多元、多樣、多變的社會思潮,如果沒有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引領,就容易導致價值迷失。所以,我堅持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晨會時間、每周三的主題班會、每周日的周激勵會,結合新聞事件、生活軼事、人物傳記等對同學們進行思想引領。如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重播時,推薦同學們觀看,同時召開了主題班會《76歲的宮崎駿第七次復出——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又如期中考試結束后,有的孩子考砸了,沮喪失落,在第二天晨會就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討論如何面對挫折。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用師德感染每一位學生?!洞髮W》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蓖ㄋ椎刂v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本身而獲得知識,探究事物原理而獲得智慧。從教以來,科學精神是我培養(yǎng)眾多不同類型學生時一以貫之的。我堅持認為,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技能的提升,更是精神的培養(yǎng),尤其是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在我看來,學習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以懷疑精神、求實精神和理性精神為主要支柱的追求真理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啟發(fā)探究、討論參與,既強調學思結合,又注重知行合一,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中考成績取得重大突破。
關愛孩子,與生共情,譜寫教育之詩篇。冰心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币逃脤W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多年來,我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積極引導,學習上耐心幫助,生活上關心體貼。天問初中是一所寄宿制學校,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無法第一時間向自己的父母求助。所以接班開始,我就反復跟同學們說,當你遇到困難時,當你心情郁悶時,請找譚老師。
我會在每天進入教室之后,第一時間觀察學生,看哪位學生今天沒有休息好,哪位學生不開心,哪位同學穿少了,然后在課間悄悄詢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多年來,我以真誠、公平、正直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孩子們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與同學之間的矛盾,與老師之間的摩擦,都愿意與我交談。我明白教師是個“交心”的職業(yè),“信其師方可信其道”。我?guī)е磺徽嬲\撲到學校工作上,我始終認為,只有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特點,了解每一個人成長的不同經歷,了解他們的家庭和周圍的環(huán)境,才能選擇和運用恰當?shù)慕逃椒▉磉M行教育。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精心培育“天問”花開,我一直在努力。
責任編輯/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