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p>
摘要:高中階段的政治知識有兩大特點:記憶量大、理解抽象,對于高中生而言是最大的學習難點。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對必修科目的學習有了一定的選擇權利,所以高中政治就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更新,積極滲透課堂思政,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感知能力,促進高中生全面發(fā)展。下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程如何滲透課堂思政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政治;課堂思政
前言:課堂思政指的是在課堂上構(gòu)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式的形式,將課程標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隨著“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提出,課堂思政已經(jīng)成為每一科目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高中政治課堂上結(jié)合課堂思政,不僅能夠培養(yǎng)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還能幫助學生構(gòu)建完整的政治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新高考模式,實現(xiàn)自身的綜合發(fā)展。
一、課堂思政的含義及價值
課程思政指以構(gòu)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1]。在高中政治落實課堂思政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度挖掘?qū)I(yè)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全面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從國家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略高度出發(fā),建設思政課,抓住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讓課堂變?yōu)椤坝恕钡闹匾緩健τ诟咧姓握n來說,落實課堂思政,除了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政治理念外,還能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是培養(yǎng)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許多高中政治教師認為課堂思政應當是在政治課程基礎上進行延伸,其實這并不完全。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立足于政治知識內(nèi)容,然后貫徹課堂思政模式,幫助學生不斷完善政治知識架構(gòu),使學生通過完成高中階段政治課程的學習,進而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
二、新高考背景對高中政治帶來的改變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fā)布《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所制定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自此,高考改革正式揭開面紗[2]。高考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問題,改變的并不僅僅是考試制度,也是當今普遍存在的社會教育問題。素質(zhì)教育對于我國教育行業(yè)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zhuǎn)折點,而傳統(tǒng)高考模式下,文理分科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綜合性和多樣性。傳統(tǒng)的高考模式過于教條,而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這些“教條”將被打破。高中成為了培養(yǎng)綜合型、全面型人才的平臺和場所,未來社會上必然會涌現(xiàn)出一批更加全面、科學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也會成為推動我們國家發(fā)展與進步的主要力量。高考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取消之前的文理分科,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這對于高中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高考改革不僅僅是對高考選課模式帶來的改變,更影響著高中階段的課程教學。就政治課堂而言,由于政治課程有著一定的枯燥性和邏輯性,通常不會成為學生首要選擇的課程,但政治課程對于高中生成長的重要性又是不可替代的。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師改變課堂環(huán)境,全面滲透課堂思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樂于、愿意、主動選擇政治課程學習。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思政的實施路徑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課程思政的主要目標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于教育行業(yè)來說,教育不僅僅是要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而是要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不斷完善自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就高中政治課堂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認同。這也就意味著高中階段的政治知識難度更大,深度更強。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戰(zhàn)略安排。而高中生正處在政治觀念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于高中政治課程而言,教師要積極滲透課堂思政,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推進高中生正確價值觀念與政治觀念的形成,完善高中生的內(nèi)心世界。全面促進高中生為建設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完善課堂知識架構(gòu)
在當今新高考的背景下,學生有著更加自由選擇的權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必修課程。針對高中政治課程的特點,許多學生認為政治知識架構(gòu)比較復雜且,難度較大,因此,政治會成為學生較為排斥的課程。但是政治課程對于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法完善課堂知識架構(gòu),讓學生對政治課程有正確的認知,全面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高中階段政治課程的學習,學生會逐漸成為一個有哲學思維、有經(jīng)濟頭腦、有政治遠見、有文化素養(yǎng)的人,一個熱愛生活、懂得生活、會生活的人,這也凸顯了政治課程在高中階段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全面貫徹課堂思政,將哲學、政治、經(jīng)濟、文化,法律等模塊進行規(guī)范的整理,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做到“心系天下風云變幻、關心國家制度政策、關注民生冷暖疾苦、豐富社會閱歷”的正確價值取向。
(三)改善課堂學習氛圍
康德曾經(jīng)說過:“有兩樣東西越是經(jīng)常而持久地對它們進行反復反思,它們就越是使心靈充滿常新,而日益增長的驚贊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3]?!备咧姓握n堂學習能夠幫助高中生完善自身的道德法則,使自身成長為一個有道德、有品質(zhì)、有原則的人。但是高中生畢竟不像成年人有著較強的自律能力,所以課堂氣氛會往往會成為影響他們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改善傳統(tǒng)枯燥的學習氛圍,積極滲透課堂思政,幫助學生建立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的高中課堂。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對傳統(tǒng)政治課程的看法和觀念,還能讓學生快速地融入政治世界,對于幫助學生構(gòu)建完整的知識架構(gòu),提高學習質(zhì)量有著很好地幫助作用。教師可以積極融入當今流行的多元化的教學手法,比如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游戲教學、情境教學等,讓學生改變對政治課程的固有思想,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認識到高中政治課堂也可以非常有趣、非常精彩。
結(jié)論:總而言之,在當今新高考的背景下,對于高中政治課堂來說可謂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教師要全面貫徹課堂思政,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課堂知識架構(gòu),改變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明確政治學科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核心素養(yǎng),促進高中生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1(89):139-141.
[2]劉艷麗.新高考評價體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路徑[J].天津教育,2021(29):106-107.
[3]邱鈴.新高考制度下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路徑[J].高考,20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