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路
摘要:在我國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中等職業(yè)教育面臨著新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做好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必須充分關注對思想觀念的有效變革,以分享理念為依據,真正實現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全面發(fā)展。分享理念主要強調對教育工作經驗、教學工具等資源的共享,從而真正實現中職教育的全面發(fā)展,不論是教師之間深入的溝通和交流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分享的良好習慣,這些都是推動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不斷優(yōu)化的關鍵。文章簡單分析了分享理念,對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積極意義,結合中職學校的辦學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要求,提出了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策略,供廣大職業(yè)教育工作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分享理念;中職學校管理;應用策略
引言: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臺,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管理與建設工作尤為重要。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革,主動分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工作中,必須充分重視分享理念的指導價值。面對現階段中職學校在管理與建設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學校必須充分重視分享理念的全面滲透和落實,真正在校內形成良好的分享氛圍,實現對教育資源以及學習資源的全面整合,以提高中職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一、分享理念對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整合
在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中,不斷利用分享理念指導工作,能夠極大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全面整合與利用,從而真正服務于中職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需求。在分享理念的有效推動和指引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學會主動分享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能夠將先進的教育經驗作為分享的依據,同時也可以將管理工作的心得作為交流的素材,這樣一來中職學校的各項教育資源都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整合與應用。分享理念指引下的中職建設與管理能夠做到相互協(xié)同,一方面是跨部門跨學科的資源整合,另一方面是同一教育單位下對資源的合理分配,基于分享理念,教育資源能夠最大化的發(fā)揮作用,并且在開展相關教育管理工作時,起到應有的輔助效果,不同資源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作用不同,但是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一來教育資源能夠真正得到全方位的整合,以實現學校管理與建設的有效推進。
(二)有利于推動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分享理念的有效影響下,中職學校能夠真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根據中職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師資隊伍建設的方向更加明確清晰。實際上教師是中等職業(yè)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協(xié)調者,教師的工作素質和工作能力直接影響到了中職學校的整體辦學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方向。在分享理念的指引下,教師能夠做到主動分享教育資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無論是微課等形式的教育工具還是在工作中總結出的工作經驗這些都可以成為分享的素材,在教師之間不斷相互促進的情況下,師資隊伍建設的整體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整體實施狀況才能得到充分優(yōu)化。
二、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策略
(一)營造樂于分享的良好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一個重要項目,做好教育文化建設必須重視,對廣大師生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這就意味著中職學校需要以分享理念為指導推動分享活動的全方位落實。為此中職學校必須自上而下的推動分享理念的全面拓展,通過集體會議等各種方式,將分享理念貫穿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廣大教師能夠理解并且認同分享理念,并且嘗試在工作中應用分享理念。因為文化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真正落到實處,以集體活動為依據,對分享理念進行深刻的嘗試和探索,除了宣傳活動外,還應真正思考如何將分享理念落到實處,并且發(fā)揮其育人指導價值。在校園文化建設得到有效落實的情況下,全體教職工都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并且在工作中主動成為分享理念的踐行者。
(二)完善教研機制為教師提供分享平臺
師資隊伍建設直接影響到了中職學校的整體辦學質量,在分享理念的指引下,中職學校必須充分關注對教研活動的合理優(yōu)化,在學校內部建立起完善的教研機制,并且為教師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分享理念轉化為實際教學工作的重要開展依據。完善的教研機制應當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為此中職學校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以教研室為單位開展相關的研究討論,一方面總結先進的教育經驗,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對中職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探索,以實現行之有效的教學設計。除了常規(guī)意義的線下研討外,還應格外重視對線上平臺的合理搭建,能夠從教研的角度出發(fā),為教師搭建主動溝通和交流的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入融合,讓每位教師都能夠擁有分享的機會和學習的機會。
(三)優(yōu)化激勵機制增強教師集體榮譽感
完善的激勵機制能夠真正幫助教師轉變思想觀念,為此中職學校在管理與建設中必須充分重視對教師集體榮譽感的有效調動,能夠充分關注教師,在分享理念方面的踐行情況,并且設置相應的獎勵,對于主動分享并且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師,或者教員單位給予充分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位教師都能夠轉變觀念,并且在集體榮譽感的推動下實現主動分享。在充分關注各崗位特征的基礎上,應當結合崗位的責任義務以及相應的權益,對激勵機制作出合理優(yōu)化,在考核過程中既要考慮到教師的個體發(fā)展狀況,同時也要從團隊建設的角度出發(fā),鼓勵全體教職人員參與創(chuàng)造性活動,并且在主動分享的同時實現集體的共同進步。
總結:
綜上所述,基于分享理念推動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不斷優(yōu)化是促進中職學校辦學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營造良好校園氛圍的必然要求,為此中職學校應當自上而下的推動分享理念的全面落實,通過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校園文化帶給教師更加深刻的學習感悟,以實現分享理念的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逢鈴.從“分享”到“共享”及其發(fā)展理念[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4):19-25.
[2]安強身,魏桂娟.從理念到實踐:“合作—分享”教學模式的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2019(01):103-108.
[3]肖建軍,駱習群.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職學校管理與建設的思考[J].職教通訊,201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