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拉子
摘要:由于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的缺點日益凸顯,很難適應現(xiàn)中學地理教學內(nèi)容的最新特點,變革課堂教學勢在必行。這個嶄新的教學方法,以圖導學的優(yōu)點效果多種多樣,可以適應現(xiàn)階段中學地理學教學特點及其學生需要。教師要在課程實踐過程中進一步探索科學合理的以圖導學模式及其應用策略,使之滲透到地理教學的全過程,以確保各層次學生提高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關鍵詞:“以圖導學”;初中地理教學;實踐策略
引言:以圖導學模式,顧名思義,即教師在課堂過程中采用圖形演示,使學生通過圖形思維,通過積極想象,配合教師對圖片充分的講解,對教師所講解的重要知識點得到深入了解和深入記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圖導學的模式還可以使學生更迅速地了解有關重要知識點。同時,隨著多媒體教學設施和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的廣泛使用,也給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實施帶來了方便與機會。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地理課程相對抽象枯燥,掌握難度也很大,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記憶能力。而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則大多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地進行。不過對于學校教師而言,簡單的講授無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基礎地理知識的學習濃厚興趣和主觀積極作用,再加上地理課程本身難度就很大,長此以往,會使得學生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形成厭煩心理,進而負面影響課堂教學。而如果教師將以圖導學的方式滲透到基礎地理課堂教學中,就能夠把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圖形,并以此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地理的主觀積極作用,進而引領學生重新發(fā)現(xiàn)對地理課程的濃厚興趣,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進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
(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初中教育是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基礎階段,由于地理知識中包含著大量的科學內(nèi)容,涵蓋內(nèi)容廣闊,所以教學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和標準。以圖導學模式主要是把書本中枯燥抽象的知識點,以圖畫的形式形象而生動地呈現(xiàn)給學生,同時還能夠合理擴展圖書中的知識點,如各個地區(qū)的自然特點、人文特色、建筑特征、風俗習慣特點和氣候特征等,以有助于學生擴大自身的知識面。此外,以圖導學模式還能夠把地理區(qū)域與其特點,通過圖畫的形式直觀表現(xiàn)出來,以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地域空間的思維模型,增強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學生更易于記住地理區(qū)域及其特點。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初中各學科間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新課程規(guī)定在平時的教育中,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和提高,重視課程間的互動和融通。將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應用在中學的地理課程上,要求學生通過仔細觀看圖像,并對圖像內(nèi)容加以分析,從而形成自己的基本認識,并形成深刻記憶[1]。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自覺地把有關圖片的基礎知識和書本知識相連接起來,并能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了解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相關記憶的表達能力,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夠使自身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提高。
二、以圖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用圖片為學生們展示直觀教學
教師的教育方法必須具有直觀性,既可以是話語直接,也可以是手段直接。精心選擇圖片也是直觀性的表現(xiàn)。地理課程所探究的課題通常是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而學校上課的場所通常是課堂,因此學校上課場所與教學的自然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場所二者之間并不可能共同出現(xiàn),因此學生也不可以在掌握了一定的教材內(nèi)容時去現(xiàn)場進行練習[2]。所以,教師們必須針對所掌握的內(nèi)容認真選擇好圖片,并在課堂上給學生們進行直觀教學。在教學書《亞洲及歐陸》中,教師們希望在教學上徹底改變過去以說教介紹內(nèi)容為主的方式,讓學生們?nèi)プ屑毜赜^察教材當中的圖畫,讓學生們對歐洲這一大陸的輪廓有第一印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nèi)プ屑毜赜^察七大洲的輪廓形狀,讓學生們增強自己的理解圖形能力,當學生們看到了七大洲的輪廓形狀以后,就可以看到亞洲地區(qū)的體積是很大的,繼而亞洲作為世界第一大洲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們更加了解。
運用思考探究與實踐結合
初中地理教學具有大量的實踐性教學內(nèi)容,例如,學生自制學具、繪畫圖表、參觀鄉(xiāng)村地理、社區(qū)研究實踐等,與學校日常生活實踐深入緊密聯(lián)系,客觀地反應了學?,F(xiàn)實生活中普遍的地域現(xiàn)狀、地域問題,還有學校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如環(huán)保問題、土地資源問題等。教師們要在實際探索過程中正確抓住以圖導學的基本要求、重點任務,在地理單元教學課堂上有機融合多學科的教學方法,指導不同層次學生合理思考、探索、實驗,在豐富地理學知識系統(tǒng)的同時培養(yǎng)地理學思想,進一步提高地理教學質(zhì)量。以降雨的變化規(guī)律與布局為例,教師通過將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精心導入地理學習課堂教學,和以圖導學模式深入銜接,細化分析、整體綜合掌握降雨的變化規(guī)律與布局等課程教學內(nèi)容,并按照先易后難的先后順序,分別導出課程教學內(nèi)容。
進行有針對性的圖片訓練
在地理課程中,地勢布局圖是學生們掌握基本地理學專業(yè)知識的必需點和基本點,而提高學生們對地理版圖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3]。所以,中學地理教師們必須把教學課程的重心放到了夯實學生們對地理學課程的基礎知識方面。教師們通過訓練學生的解讀與分類照片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學生們從照片當中獲取地理學專業(yè)知識的水平,使學生們可以從照片當中獲取地理知識,從而了解地理基本技巧。學生們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解讀照片,并通過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對照片當中的信息加以總結,可以有助于學生們系統(tǒng)的認識各個地方間的地域區(qū)別,通過訓練學生們的對比意識,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掌握地理學的能力與水平。
結束語:以圖導學作為一個科學的教學方法,對中學地理教學上的影響是很積極的。地理教師要指導學生們培養(yǎng)正確的地理學習意識,鼓勵指導學生們仔細觀察地理圖片,總結地理圖片當中的重要信息,并對信息內(nèi)容加以總結,以便于對地理知識點作出規(guī)律化的總結和系統(tǒng)化的概括,有助于學生們進一步優(yōu)化自己的地理知識架構。
參考文獻:
[1]祁忠云.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探討[J].讀寫算,2020(9).
[2]張鳳娥.“以圖導學”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2020(36).
[3]王曉陽.“以圖導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