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榮
摘要:隨著國家新教育課改要求的提出,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和形式已經逐步無法適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來講,如何能夠更好地更好地形成高效課堂建設,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學以及教師所需要共同探究和解決的問題。為此,尋求理念創(chuàng)新、形式改革,教師就要努力打造和諧有序的教學環(huán)境與氛圍,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奠定重要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
初中數學教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最為重要的課堂教學內容之一,是廣大初中學生獲取數學知識、鍛煉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熟練運用數學工具的重要基礎。因此,尋求高效的數學課堂建設,是每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一直探索與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其一,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學與交”的矛盾。矛盾從現實表現上,主要集中于傳統因循守舊的教學理念和“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弊端顯現。雖然新課改已經明確提出教學內容的革新,但對于教學方式方法并沒有形成創(chuàng)新思路的引導。初中學生在接受數學教學的進程中,對于知識的渴求、教學新穎形式的期盼,已經同教師缺乏革新理念和教學形式的現實發(fā)生沖突,“學與交”的矛盾日趨嚴重;其二,全新的學習內容與傳統落后的學習方式之間所形成的矛盾。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學業(yè)負擔的不斷加重,初中學生從傳統的語數外三門功課向多門功課進行轉換和過渡。課程量的增加使初中學生負擔不斷加重,龐大的知識體系需要更為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予以承載。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并未能夠將更為合理的教學形式,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進程之中,致使學生的學習方式依舊停留在傳統落后的認知上,使得學生無法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更為有效的學習契入點,造成授課教師在初中數學教授中的效益大打折扣;其三,學生缺乏必要的獨立思考,“被告知”的理論教授形式以及是主導。從小學到初中數學教學所形成的轉換過程,絕大部分學生對于初中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依舊停留在“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下,需要授課教師將解題的思路、方法以及具體過程中書寫在黑板上,自我缺乏必要的獨立思考。而教師為了能夠規(guī)范學生答題思路與形式,往往也忽視了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教學目的與實效存在巨大差異。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探究的思路與策略
(一)注重革新教學理念
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需要有革新教學理念作為重要前提,要將課程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當以革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授課的基礎,避免數學理論知識的“單一灌輸”,要讓廣大的初中學生能夠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翁”,充分且扎實的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與技巧運用的能力。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把握好教學的主導方向,將初中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以及逆向化學習思考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以此為基礎,在授課前,可以通過導入測試掌握學生對于所講課程的基本認知,并根據學生測驗所反饋的情況進行教案的具體設計,積極促進學生能夠形成自我解決問題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形成重要條件。
(二)積極推進教學研究
積極提升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需要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課程建設與發(fā)展的新標準,并且要加強教師之間彼此的交流與探討,以便于解決好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年輕教師可以在充分發(fā)揮教學激情的前提下,向年富力強的有經驗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積極求教,從而不斷完善自我教學經驗的有效積累。在開展教研活動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利用集體備課形成群力群策,對于傳統教學形式要以辯證的思維進行認知,要在傳統教學方法中吸取積極先進的內容,并將難以為伍的教學方法予以去除,使教學研究的效果能夠推動高效課堂的積極建設。
(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需要教師重點關注教學策略的不斷探究。初中數學教師通過日常教學方法的培訓、教學理論的學習、教學實踐的開展等形式不斷探究教學策略,從而積極推進教學創(chuàng)新的水平不斷提升。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不斷生活化,讓學生避免單一認知數學的理論純粹性,消除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生畏感,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從而為初中學生學好數學課程創(chuàng)建情境,幫助學生能夠更加精準的掌握初中數學的知識內容和體系,為初中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建設形成重要推手。
(四)注重學生之間的通力合作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一方面要強調教師在理論教授中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學生之間形成通力合作,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性的充分發(fā)揮,將自我對于數學學習的欲望得到最大化表達。在學生之間通力合作的狀態(tài)下,教師要起到循序漸進與科學的指引。授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強調對于課本知識的梳理,將知識重點與難點進行歸類,以便于更加高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合作式學習。此外,授課教師還應當積極統籌與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初中數學的合作模式學習中鍛煉集體研究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不斷拓展。
三、結語
初中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不僅要從教學理念當中尋找突破與革新的思維,更要將課堂創(chuàng)新的辦法納入到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探究的過程之中。從授課教師自身的角度予以出發(fā),將課程準備、課程設計、培養(yǎng)規(guī)劃、組織形式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統籌規(guī)劃,并通過不斷反復實踐與經驗總結,找到更為科學嚴謹的教學理念、更富創(chuàng)新吸引力的教學形式,為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找到更加高效的方式方法,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大明.談創(chuàng)建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J].探索,2019(13)
[2]張金永.初中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