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婉瀾
摘 要:文章分為“案例經(jīng)過”和“案例評析”兩部分。“案例經(jīng)過”詳細敘述了課例《學會勸阻》的教學過程:一、范例引路,明確交際要求;二、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三、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四、拓展訓練,體驗成功樂趣;五、總結(jié)?!鞍咐u析”圍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緊扣口語交際課的特點,主要從互動性、情境性、實踐性,以及輕松和諧交際氛圍、民主平等師生關(guān)系的構(gòu)建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口語交際 互動性 情境性 實踐性 和諧氛圍
正文:
案例經(jīng)過:
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而上好口語交際課又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下面以《學會勸阻》為例簡要談談。
(生圍成一圓弧型坐好)
一、范例引路,明確交際要求
首先,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逼真的情景。在輕松自然的課前組織(游戲)過程中,突然有兩個學生追趕打鬧著沖進教室,向老師告狀打架的事。于是,我順勢利導,讓同學們紛紛加以勸阻。接著,我問被勸阻的同學,你愿意接受誰的勸告?為什么?此時,被勸阻者回答“為什么”的過程,實際上就牽涉到了如何勸阻才有效這個問題。因此,在他回答過程中,我加以點撥,并用多媒體逐條相機出示勸說要求。在被勸阻者的回答不能把我的勸說要求完全引出來的情況下,我又問其他同學,“假如你就是這位被勸阻的同學,你愿意接受誰的勸告,為什么?”在其他同學回答的過程中,我相機點撥,從而完善我的勸說要求。最后,我問被勸告者,“以后你還打人嗎?”他說“不打了”。由此,我點明了勸阻的意義所在,并揭示課題,還強化了勸說要求。至此,學生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勸說的情境,并且自然而然對勸阻的要求產(chǎn)生了深切的感性認識。
二、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我通過導語,自然地引出了“兩個小孩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錄像片段,并通過談話讓學生了解高壓線的危害性,有效激起了學生勸阻的熱情。接著,我讓學生先與鄰座同學商量怎么勸,再指名在全班勸(勸說前明確聽的要求)。在學生勸說的過程中,我參與了表演,與一生共同扮演放風箏的同學。在眾生勸說的過程中,我故意不聽勸告,說出了種種理由,假裝刁難學生,以此促使學生說清不正確行為的危害。由于情境創(chuàng)設到位,學生已身臨其鏡,因此,勸說能力得到了真真正正的鍛煉。最后,評議的環(huán)節(jié)更是讓學生進一步感悟了勸說的要領。
三、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
師:今天,覃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藥孜恍∨笥?,他們有的特別調(diào)皮搗蛋,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生:想?。ㄆ谂蔚哪抗猓?/p>
師:(放課件,指大屏幕)瞧!他們在這呢?。ㄖ该f圖意)
生:說圖意(三幅圖:學生的不正確行為)
師:你們想不想勸勸他們?
生:想!
師:那就邀請你們的好伙伴一起來勸一勸吧。想勸誰就勸誰。
生:(自由組合,任選一幅畫進行勸阻表演)
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表演,交流評議)(師配予道具)
師:相機點撥。
四、拓展訓練,體驗成功樂趣
1.讓學生回憶自己及班上同學或親朋好友等曾經(jīng)有過的不正確行為,與班上同學進行合作,表演互相勸阻。
2.匯報自己勸阻或者被勸阻的體會。
五、總結(jié)
最后,我結(jié)合《愛的奉獻》這首歌加以總結(jié),以激勵性的語言號召學生把課堂所學的勸阻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實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師:(總結(jié)語)同學們,勸阻給他人送去了平安,給社會帶來了安寧,也給自己留下了信心。勸阻真可謂是一件非??鞓返氖虑??!稅鄣姆瞰I》這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這里,覃老師要說:“只要人人都張開一張嘴,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弊屛覀兠總€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把今天我們所學到的勸阻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只要遇到不良的行為,就主動、熱心地加以誠懇的勸阻,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好嗎?!
生:(異口同聲、情緒高昂地)好?。?!
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使課堂回味無窮,對于課堂延伸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案例評析:
新課標對于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中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北菊n正是基于上述精神所設計的。
首先是互動性。它的互動性體現(xiàn)在師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交流。如“與鄰座商量”、“與好伙伴合作表演”、“匯報交流”等就是一種互動交流過程。這些交流不僅僅停留在“勸”方面,還注重“被勸”的反映。如師參與表演時故意不聽從勸阻,就為生提供了一個雙方互動的示范。以致于學生在跟好伙伴表演的過程中能有效地仿效,互動的效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互動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養(yǎng),正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其次是情境性。本節(jié)課自始至終都洋溢著濃烈的現(xiàn)實感。讓學生始終帶著身臨其鏡的感覺,即情境創(chuàng)設很到位。如“學生打架”這一環(huán)節(jié),過后聽課的老師都說“我還以為是真的呢!”學生就更沒想到是我事先安排好的啦?!颁浵瘛钡脑O置,多媒體的使用,道具的配備,巧妙的導語,教師富有感情的語言,無一不給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再次是實踐性。新課標還強調(diào),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本課的總結(jié)正是這一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課堂上的勸阻練習及匯報表演即是很好的實踐練兵過程。同時,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拓展訓練,為學生增添了勸阻的信心,更是為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總結(jié)中的鼓勵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另外,本課交際目標的出現(xiàn)適時適度,自然而然,避免了乏味的知識傳授,為形成輕松和諧的交際氛圍提供了保障。同時,教師參與表演,體現(xiàn)了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座位的變換(圍成一圓弧形),也拉近了大伙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和諧地進行交流,這些也都體現(xiàn)新課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