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娥
摘要:小學音樂合唱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及鑒賞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課程教學及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探究合唱教學對于小學教學的重要意義,提出有效并且合理的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建議措施,期望能夠為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也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更多的小學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方面帶去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提高有效性
一、導論
小學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與專業(yè)的合唱團隊的教學方式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因為二者的教學對象就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小學生,后者是專門從事音樂行業(yè)的職業(yè)音樂人。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學生對于音樂的敏感程度不一,教師想要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在這個信息技術時代,上課的模式不僅僅局限于教師、書本與黑板,現(xiàn)在有了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授課,豐富課堂的多樣性。雖然說已經(jīng)有了技術上的大力支持,但是教學模式依舊單一。大多數(shù)教師僅僅將紙張的講義轉化為PPT,便于學生觀看和抄記。并不能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學生主要的學習工具還是依賴于紙質教材、課外閱讀書目以及課后老師所布置作業(yè)。
二、提高有效性之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參與合唱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合唱產(chǎn)生了學習的動力,才能充分投入到小學音樂合唱學習的過程中去。因此要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音樂合唱的積極性和激情。如在解決學生唱歌技巧問題,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地練習發(fā)聲,而是通過言傳身教,有效的趣味發(fā)聲, 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做一做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感知音有高低之分;聽一聽,辨別正確的唱歌方法;唱一唱,獲得音樂的體驗;比一比,看誰唱得最棒!合一合,看誰配合最默契。經(jīng)過科學、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在唱歌發(fā)聲方面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利用樂器從而輔助合唱教學
樂器在表現(xiàn)不同聲部之間的音準和音高方面有著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因此為了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充分借助樂器來輔助小學音樂合唱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不同聲部之間的音準和音高的學習上有更好地掌控。如湘教版六年級歌曲《瀏陽河》的實際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唱一唱兩個聲部的旋律,然后用葫蘆絲合奏兩個聲部,感受和聲效果,最后再合唱,借助小樂器,難點迎刃而解。
(三)提升音樂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
合唱教學會涉及到多個聲部,合唱歌曲的旋律更為復雜,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教師掌握相關的合唱技巧以及相關理論知識。一個合唱團演唱的水準,直接取決于樂團的指揮。班級合唱水平的提高,直接取決于音樂老師的素養(yǎng)。為了提升個人音樂素養(yǎng),讓自己具備一雙敏銳的耳朵,我利用業(yè)余時間收集下載許多合唱的音頻與視頻,一有時間就反復看,反復聽,反復想,揣摩怎樣讓班級合唱更上一個臺階。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一桶水”。當然光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進取,才能輕松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如五年級合唱歌曲課堂拓展,我選擇了二聲部合唱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演唱情況,我將這首二聲部合唱歌曲的一、二聲部轉化為同度,使二聲部合唱歌曲,降低歌唱難度,這樣對于學生輕松學習合唱會有很大的幫助,從而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十分重要,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如果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并且合理地運用合唱教學的方式,就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能夠增強同學們培養(yǎng)藝術細胞充分感受世界的藝術美,能夠更充分地體驗到人文的魅力。因此,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改善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對于合唱的興趣,充分利用樂器從而輔助合唱教學,適當減少合唱的難度使得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合唱。這些對于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毓.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2]耿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音樂時空,2014.
[3]李春強. 提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育有效性的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