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福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與素質,是當前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教學目標。許多學生覺得物理學科難度大,使得他們不愿意參與到物理問題探索的過程中。但是,縱觀初中物理學科,教師如果能夠根據教學知識內容,構建起相應的物理情境,以此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交流活動、知識探索等需要求,學生便能夠在此過程中深入了解物理知識,對物理現(xiàn)象產生良好的感知,以此發(fā)展自身的物理思維、科學意識、實驗探究素質等,有利于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圍繞初中物理教學情況,首先闡述了情境教學模式應用的積極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初中物理;應用;策略
引言
素質教育影響下,初中物理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更為先進和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渠道,嘗試使用新型的手段,構建起更加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以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情境教學可以讓物理教學更富有趣味性,使學生身臨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鳴,并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于改善課堂教學實效具有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探索情境教學有效的應用途徑,與學生一同研究位置的物理世界,在學習中體會學習的快樂,達到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情境教學主要服務于教師的教學,是教師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境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場景。它能夠避免傳統(tǒng)課堂的枯燥感與單一性,讓學生能夠沉浸在情境中思考與理解知識,加強學習體驗,使學生更快地理解知識要點,真正意義上掌握知識。它主要在于引起學生的情感互動,使嚴肅的初中物理課堂更具新穎性。教學內容在情境中,能夠起到渲染情境、增強直觀性的作用,一些教學輔助工具的使用,也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具體來說,情境教學主要是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或者響應學生的需求,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融入到情境中?;蛘咄ㄟ^實驗,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努力將物理現(xiàn)象展示給學生,這些都是引起學生興趣的金鑰匙。
二、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初中物理教學中,知識要點通常是圍繞一些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和自然規(guī)律等,而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接觸這些。學生每天在生活與學習中生存,在接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自己沒有見過,或無法用現(xiàn)有知識體系解答的、但是有覺得有趣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應當抓住初中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嘗試將物理知識與生活有機結合。如果脫離了生活,知識便成為了生硬的理論,而生活脫離得知識,人類將會無法更清楚地認識世界,也無法做到改造世界。所以,知識是認識與改造生活的基礎,而生活也是學習知識的情境,二者相輔相成,才能使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有效。
例如,在滬奧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物態(tài)的形態(tài)及其變化》中,本課重點內容是針對生活中的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進行分析,了解物質在何種狀態(tài),以此為前提進一步探究物質間物理變化關系,進而樹立學生的變換思維。比如,教師在講解“熔化”這一物態(tài)變化時,可以將一個大冰塊帶進教室,如果教室內氣溫較低還可以借助取暖設備加速其熔化,這是生活中學生接觸最多的現(xiàn)象。教師以此亟須引導學生從物質狀態(tài)變化進行分析,一開始冰塊是固態(tài),當溫度升高后,冰塊開始熔化,轉換為液態(tài)的水,從固態(tài)向液態(tài)轉換的現(xiàn)象是熔化。之后,教師再掏出一些打火機分給學生,學生看到打火機內有液體,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打開開關后卻沒有看到這些液體噴出。教師可告知學生,因為打火機中的液體發(fā)生了汽化的現(xiàn)象,這種由液態(tài)轉化為氣態(tài)的現(xiàn)象是汽化。以這種使用生活案例與材料的方式,構建起生活情境,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借助新知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使他們更好地發(fā)現(xiàn)與處理問題,有利于開拓自身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具有差異性的問題情境。在設計問題過程中,應當關注問題的難度等級,不可偏高也不能過低。過難的問題不利于引起學生的思考,太簡單的問題有無法起到實質性作用。但如果設計難度較高的題目,則要層層遞進,讓難度逐漸深入,在學生持續(xù)探究的過程中提升問題的難度。
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配合多媒體與實驗的綜合方式,即實踐引出理論知識,比直接開展理論知識的教學更加有效,使知識更具直觀性與感染力,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與深刻,實現(xiàn)了學生綜合素質與學科思維的共同進步。
(三)創(chuàng)設開放式情境
情境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營造出具有趣味的場景,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當從根本上把握情境創(chuàng)設的本質特征,使教學氣氛更加活躍、輕松。使用的情境材料和表現(xiàn)形式應當基于實際教學,使所需的情境與學生的認知緊密結合,讓教學情境更加開放,以推動學生的長久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何學科的教學中都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模式,而由于初中物理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抽象性,更適用于情境教學模式。通過此教學模式的應用,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弱化了理解重難點知識的難度,對于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所以,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立足于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入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xiàn)情境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促使學生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以此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為我國物理教育的發(fā)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愛俊.淺談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1(33):100.
[2]李賢文.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6):49-50.
[3]王樂.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4):167-168.
[4]沈峰.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江西教育,2021,(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