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課堂教學形式開始成為語文課的重要形式,其中情境教學法教學作為語文課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很好的順應了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趨勢。本文首先提出情境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多角度分析,最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得到很好的應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前言? 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語文課不僅是一門語言性的基礎性學科,還肩負著工具性,實用性、育人性等多種重擔。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要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就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和改革,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都具有積極意義。
一、高中語文課堂情境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習慣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學生接受了近十年的應試教學方式,已經完全適應了傳統(tǒng)模式的理論灌輸課,他們對于語文課的理解就是一邊聽著教師的理論講解,一邊抄寫課堂筆記,將教師所提及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圈點,并通過“刷”課后習題與習題冊來提升成績。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雖然教師對課文知識講解地深入細致,分析透徹系統(tǒng)。但對學生來說,所學到的知識都只停留在表層,不會主動學習和思考,不會通過理解記憶掌握知識,學生的思維品質沒有辦法提升。
當情境教學法開展時,意味著學生不能一味從教師的講解中獲取知識,而是更多地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來從情境問題中得出結論。這種學習雖然靈活了許多,但需要依靠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并不能讓學生完全從內心接受,因為他們習慣于從教師那里得到答案,甚至會出現(xiàn)一批學生開始擔心情境教學是否會浪費自己的時間,間接影響自己的分數(shù),從這些角度看,這樣的課堂的理念還沒有受到廣大學生的接納。
(二)語文教師理論素養(yǎng)不全面
作為一名語文課教師,需要具備的理論知識不僅包括文學等理論素養(yǎng),還包括教學方法等知識。然而一些教師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缺乏知識的累積,本身無法更好地理解語文閱讀課中主旨。這類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僅僅是依靠教材中存在的少量的理論內容,通過簡單機械地記憶方法進行語文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影響和引導。學生也只是在聽教師把輔助教材中的文字朗讀了一遍,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任何知識的拓展,也缺乏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學生無法從中獲取感興趣的內容,對其中的理論沒有產生深刻的印象。有些內容教師甚至以“不會作為考試內容”為理由,干脆朗讀都直接跳過,學生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tài),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也沒有任何的主動性和思辨性。
二、完善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情境教學的對策
(一)增強語文教師理論素養(yǎng)
語文課教師不僅需要專業(yè)的語文教育相關理論,還需要熟練運用專業(yè)術語、文學常識等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在日常的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深厚的理論基礎和素養(yǎng)能夠幫助其在教學中豐富課堂內容,改善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語文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在教授《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時,可以借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設置情境,結合思維導圖的模式,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提問:“即使還沒真正的學習課文,我想大家也都聽說過豹子頭林沖這個人吧,在沒有閱讀課文之前,老師想知道大家對于林沖的認識是怎樣的?”,這種學生參與度很高的話題在開始就能夠引起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濃厚興趣。其次,在學生針對問題思考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分辨學生思考正確與否的能力,且要結合正確的價值觀提供學生正確的理解方向,防止學生出現(xiàn)思維偏移的狀況。同時教師還需要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互動次數(shù)。在課堂最后,教師要用巧妙的小結升華本節(jié)課的意義。這都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學科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二)深化學生對情境教學課堂的認同意識
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語文課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發(fā)展的需要。因此,語文課必須順應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學生也需要適應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中心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情境問題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增強課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情境教學課堂的認同感和參與感。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建立辯論的情境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例如,可以針對《咬文嚼字》這課中的標題,建立一個辯論賽。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創(chuàng)設一個利于辯論的情境,然后分組進行辯論,這就需要學生足夠理解文中所講知識,并且能生活實際對知識進行取舍與應用。辯論賽形式不僅滿足了新課改中倡導的小組合作模式,還落實了語文課情境化、生活化的要求。
總結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高中階段是基礎教學階段,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對其今后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中,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非常重要。本文以實際教學為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今后教學中我將不斷探索研究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實施措施。讓這種教學方法更好地為教學服務,解決更多的教學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楠.初中語文課友善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袁楊.《先秦諸子選讀》教學對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趙靖.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和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