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順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思維品質
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在過去英語教學重點強調知識的積累,以英語為例,詞匯的掌握運用和語言語法的理解運用是教學重點,而伴隨著新課改實施,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加側重于強調學生思維品質訓練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形成。四大要素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最容易被忽視。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而忽視了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思維品質方面的能力的建設。
1.思維品質的概念
思維品質屬于個體思維的特征描述,在專業(yè)定義中,它包含了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敏捷性、系統(tǒng)性六個維度的內容。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思維品質側重于在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三個層面來衡量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和能力提升。邏輯性強調綜合信息的歸納和分析,批判性注重對問題的分析和對各種信息的判斷,通過合理的分析和思辨來評估價值,而創(chuàng)新性則強調對原有形式的突破,站在新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在原有問題基礎上加以突破和創(chuàng)造。
2.當前影響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因素分析
2.1 教學思維及教師主體對思維品質訓練的制約
新課標的變革為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這種教學思路的革新是無法立即適應的。而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教師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性,同樣也無法確保學生思維品質方面的提升和培養(yǎng)。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如果教師沿用過去傳統(tǒng)教學中以詞匯記憶加運用的思維模式,學生在學習時也會形成思維定勢,把詞匯在語言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和整體英語邏輯性放在次要位置,重點強調對詞匯進行記憶,這種買櫝還珠式的教育,短期看能夠應付考試,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毫無益處。在教師層面上,教學設計直接決定了教學內容和形式。如果教師的教學設計偏離了思維品質訓練內涵,那么每一單元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活動,都無法讓學生從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思維品質訓練內容,而以知識灌輸為核心的教學,將會更加阻礙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和形成。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過度關注學生知識記憶,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考查死記硬背,缺乏靈活的教學方法,這對于思維品質訓練起到極大的制約作用。
2.2 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目標對思維品質的影響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受到應試教育思維的制約,學生很難去理解相對抽象和復雜的思維品質訓練模式,不少學生更多的是關注對知識本身的記憶,通過對詞匯的死記硬背達到完成考試的目的,卻在整個過程中忽視自己學習方法和經驗的積累,對于部分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而言,無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也無法改變自己錯誤的思維,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十分努力卻往往事倍功半的結果。另一方面,受制于應試教育和教師的一言堂課堂模式,部分學生思維惰性較強,這種被動式思維將嚴重制約和阻礙日后的學習和提升。
3.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
針對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只有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入手,才能從根源上來改變現(xiàn)狀,實現(xiàn)思維品質提升。
3.1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思路
在教學策略上,教師要改變過去以詞匯記憶和強調應試教育為核心的教學策略,深入研究新課程改革的本質與核心,深入分析新課標對學生能力提升的具體要求,將思維品質內化到課程教學設計中,調整和改進教學形式,改變教學思路,加強自身對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通過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和集中培訓,深入認識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同時結合自身條件,設計進一步發(fā)展教學素質的自我提升方案和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引入情景教學、合作學習等形式,利用新的多媒體硬件及信息化軟件資源,結合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例如可以借鑒思維導圖,將有一定關聯(lián)的詞匯進行聯(lián)系,并根據(jù)課程內容的需要進行詞匯分類整理,這樣可以更好的發(fā)揮思維訓練的作用。同時,教師還要利用好情景教學,將詞匯的學習融入到實際場景中和實際生活中,通過思維訓練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提升場景應用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水平。同時,教師還要利用好集體備課與教研,集思廣益,將好的經驗和教學模式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溝通,充分發(fā)揮集體教研的效果。
3.2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整與改進,關注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
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加關注學生思維邏輯性的培養(yǎng)。例如針對某個場景的詞匯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啟發(fā)學生進行相關聯(lián)詞匯的組織,自主探究并形成完整的關聯(lián)詞詞庫。利用情景教學,通過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開展拓展思維延伸。在針對某些問題的批判時,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中,針對一些簡單問題進行自主判斷,同時要啟發(fā)學生大膽的開展質疑和提問,提高學生應變力。
另外在學習方法上,教師要更多地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型思維建設的指導,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善于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盡可能關注方法創(chuàng)新,通過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實現(xiàn)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指導學生更好的利用詞匯組織和構建生活情景,把教學活動融入到生活體驗中,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結束語
高中英語教學不僅局限于知識傳授,更多的應當是方法指導和思維訓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調整與革新,我國英語教學應向著更高層次邁進。這就要求教師在自身能力鍛煉和建設上要下大力氣,同時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應當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將英語詞匯教育向著思維教學轉變。
參考文獻
[1]楊秀麗. 基于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J]. 高考, 2019(20):1.
[2]王紅.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J]. 中學生英語, 2021(22):1.
[3]吳承芳.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D]. 集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