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蓮琴
摘 要:語言學習的意義在于運用。語言本質(zhì)上是幫助學生正常交流、獲取信息的有效工具。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通過語篇教學,不著眼于英語單詞和語法的研究,注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幫助他們實現(xiàn)國際間的有效溝通。踐行全新的教育理念,通過語篇閱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觀念;理念
語篇教學,以塑造真實語言情境為基本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運用英語的實踐能力,對于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具有重大意義,但并沒有受到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視,這與我國英語考試的選拔方式息息相關。但隨著英語教學理念的轉變,如何高效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語篇教學又擁有了用武之地。
一、轉變應試教育,注重情境教學
中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至少擁有長達十年的時間來學習英語,但在反復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有人提出“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意義何在”這樣的疑問。大多數(shù)的中國學生會長期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不具有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那么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英語有什么用呢?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國家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提升,對外交流正逐漸成為百姓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上述問題似乎自然而然得到了回答,因為生活需要,所以中國學生必須學習英語。但這僅僅是對上述問題表層的回答,上述問題本質(zhì)上是對中國英語教學模式的疑問,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注重英語詞匯和語法的訓練,輕視英語的實際應用,導致中國學生可以在書面上獲得英語高分,但卻難以開口的尷尬困境。因此英語教師應當轉變應試教育模式,注重語篇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
比如:在學習“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該單元內(nèi)容的時候,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注重其中陌生單詞和句式的解讀,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法,但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需要注重情景教學法的適用,根據(jù)英語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設定語篇教學的基本情境,增強小學生的口語訓練,在課堂上塑造語言氛圍,鍛煉小學生英語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如該單元著重向小學生說明了英文自我介紹的基本方式,通過課堂的情境訓練,使得小學生能夠用英文更好地介紹自己,這是實現(xiàn)國際交流的第一步。
二、轉變教師主導,注重學生本位
課堂教學的主體,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思考的核心問題,從傳統(tǒng)教育的教師主導,到現(xiàn)代教育的學生本位,該問題的基本觀念發(fā)生了重大轉變?,F(xiàn)代教育除了重視科學知識的積累,但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而語篇教學就是遵循上述理念的教學模式。語篇教學更加關注語言的運用和信息的獲取,需要以學生的口語訓練為基礎,激發(fā)他們參與課堂實踐的熱情,而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擔任引導者的角色。
比如:在學習“Unit2 My family”該單元內(nèi)容的時候,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傳授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了解他們需要重點掌握的單詞、句式、語法等內(nèi)容,引導他們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其次在組織語篇教學活動時,英語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創(chuàng)設活動的基本類型,如本單元以family為主題,可以先由教師做一個示范,介紹自己的家人,讓學生了解介紹家人的基本方式,然后開設演講活動,就以family為基本內(nèi)容,不限制內(nèi)容和形式,讓學生們可以用英語自由發(fā)揮,提高他們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演說中重溫陌生的單詞、句式和語法,熟悉英文介紹的基本方式,構建自由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主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分地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感悟到英語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讓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甚至可以加強國際學校之間的教學合作,通過遠程教學的方式,讓不同國家的小學生運用英語實現(xiàn)溝通和交流。
三、轉變被動學習,注重主動學習
語篇教學,注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訓練,通常情況下是通過英語口語訓練實現(xiàn)的,因此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成為影響課堂效率的關鍵因素。因而小學英語教師想要提高語篇教學的質(zhì)量,需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小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被動學習模式,讓主動學習成為一種習慣。主動預習英語單詞、句式、語法等教材內(nèi)容,主動查詢相關的英語資料,主動了解相關英語文化背景等等內(nèi)容,小學生需要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上述習慣,如此方能適應新時代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更高要求。而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傳授學生主動學習的基本方法,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可以通過哪些英語學習平臺或者渠道搜尋英語資料,讓學生從小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有利于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Unit3 At the zoo”該單元內(nèi)容的時候,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傳授學生該單元內(nèi)容英語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生應該如何使用英語詞典,能夠更加高效地掌握陌生單詞,應該如何解析基本句式,了解新式句型的基本結構,明白新語法的基本內(nèi)容;然后在開展情境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加強英語應用實踐,提高口語能力;在語篇教學結束之前,教師還可以介紹一些相關主題的優(yōu)秀文章或英文視頻,讓學生可以在課后主動學習,豐富自己的眼界,更好地了解英語文化,如介紹一些介紹動物的英語文章,或者一些能夠了解相關信息的英語平臺或者渠道,介紹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視頻內(nèi)容,例如純英語的動物世界等自然紀錄片,既能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而且還能豐富小學生關于動物的基本認知,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動物的生存現(xiàn)狀,讓小學生主動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并且根據(jù)教師的引導,掌握主動學習的高效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結束語
新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英語適用的廣泛性,決定了它是國際交流最便捷的通用語言,小學生想要提升未來發(fā)展的空間和可能性,就必須提高英語應用能力,能夠?qū)崿F(xiàn)正常的國際交流。在語篇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轉變應試教育模式,采用情境教學法,需要轉變自身角色,激發(fā)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主動學習成為一種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林.改變學習觀念 轉變學習方式——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J].新校園,2017(11):149.
[2]戴之蓮.轉變教學觀念,踐行課標理念——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一點感悟[J].小學時代,201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