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愛玲
摘 要:小學生可以在語文學習上獲得大量文學知識,了解中國文化,奠定學習基礎。將德育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程,不僅讓學生在知識上得到提高,還能在心智上、性情上、人格上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在進行小學語文和德育的整合實踐上還有很大的不足,本文通過對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在德育教育上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幫助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上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德育教育;語文課程
一、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在德育教育上的現(xiàn)狀
(一)學校在德育教育上不夠重視
農(nóng)村的寄宿制學校與城市學校在德育教育上的重視有很大的差距,農(nóng)村寄宿學校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地域差異、受教程度、學校環(huán)境,導致在德育教育上不夠重視,在教育理念和宗旨上沒有實際地落實。在學校管理上,教師仍然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過于德育教育,因此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滲透。學校和教師對德育的不重視會影響學生日后的全面發(fā)展。
(二)德育教育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在德育教育管理上比較生硬,強制采用機械化、封閉式的管理來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小學階段的學生就像白紙,心智還未發(fā)展成熟,在這種管理下,無法滿足身心發(fā)展,在語文教學時融入德育教育也不能有效實現(xiàn)。學校過分依賴管理制度,在管理上缺乏彈性,學生遇到問題或者犯錯也只會采用強硬的制度來解決,懲罰過于嚴苛,壓抑學生的天性,無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缺少德育教學活動
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德育教育有效實施,但是在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教育方式和理念比較落后,硬件設施也不完備,住宿條件較差,因此小學生在課余時間的活動受到限制,課后生活簡單枯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習中度過,久而久之,學生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提前進入叛逆期。
二、小學語文課程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語文教學融入德育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現(xiàn)有的課本知識來向?qū)W生灌輸?shù)掠逃?,在課本中不僅學習了語文知識還可以全面解析文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講解文章內(nèi)容,促進德育教育的滲透。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讓學生通過文章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也了解當時侵略者的殘忍,通過文章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對祖國燦爛文明有惋惜之情,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還有五年級下冊的《青山處處埋忠骨》,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爭中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不幸犧牲,朱總司令希望把毛岸英的遺體運回中國,而朝鮮人民卻希望把他安葬在朝鮮。對于一個父親來說,自己的孩子犧牲是一件無比痛苦的事情,但毛主席卻忍痛割愛,同意將毛岸英的遺體安葬在朝鮮,來維護兩國的友好關(guān)系,并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斌w現(xiàn)出毛主席無私和偉大的奉獻精神,犧牲小家,保全大家。通過文章的學習,學生可以體會革命先輩抗戰(zhàn)的艱辛,才能更加珍惜現(xiàn)今幸福的生活,以此激勵學生好好學習,擔負重任,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感恩之心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老師領進門》,文章樸實且情感真摯,作者通過對田老師的回憶,表達對田老師的感激之情?!拔摇边€不滿6周歲就到學校讀書,學校只有田老師一位教師,田老師口才好,文筆也好,田老師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聽到上千個故事,為今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田老師在“我”的心田上撒下文學的種子,真是“插柳之恩,終身難忘?!蓖ㄟ^文章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讓學生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廣。
(三)在語文古詩詞中學習優(yōu)秀品質(zhì)
語文教材選取了很多適宜小學生學習的古詩詞,在這些古詩詞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學習優(yōu)秀的品質(zhì),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比如部六年級下冊《石灰吟》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于謙是個學習刻苦且有遠大志向的人,有一天他在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們燒石灰,看得出神,只見青黑色山石在烈火的焚燒下成為白色的石灰,于是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石灰吟》供我們吟誦?!胺凵硭楣侨慌?,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不僅是于謙對石灰的真實寫照,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標。學生通過古詩的學習,明白人生需要經(jīng)過嚴峻的考驗,在困難面前要從容不迫,有不怕犧牲的精神,做一個清白的人,有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人格。
(四)在語文課本拓展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課本每單元都有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拓展來滲透德育教育。比如在班級可以舉行小型的演講比賽,教師選定幾個有關(guān)德育的主題,讓學生自行挑選,然后選擇兩堂語文課來進行演講比賽;也可以向?qū)W生征集有關(guān)德育教育的手抄版,讓學生通過繪畫、收集素材、寫作來制作手抄報,并將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空白處,供學生欣賞;還可以進行讀后感的寫作,在學習完語文課文后,教師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寫讀后感,在寫作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自我深思反省,學習書中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總結(jié)
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要重視德育教育,平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提供健康、良好的環(huán)境。在語文教學上,將德育教育與語文課堂相結(jié)合,豐富教學內(nèi)容,幫助小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小學生優(yōu)秀品質(zhì)的形成,在今后能夠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平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與德育的整合研究[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1(4):24-25.
[2]占麗.德育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0.
[3]魏周金.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國際教育論壇, 2020,2(6):68.3CE1FD8B-EBB6-4643-BAAA-6C516F3D2E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