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摘要:美育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一項難點,其關系到學生審美觀的養(yǎng)成,與今后對于美好事物的獨特理解和接受。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三觀塑造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欣賞美的能力,往往是高中音樂美術教師關注的重點。文章將以高中音樂教學為例,淺析如何加強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美育;高中音樂教學;鑒賞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綜合全面發(fā)展,作為其中之一的美學教育,只有文學、音樂、美術能夠涉及。那么,在高中學生三觀塑造養(yǎng)成的階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審美態(tài)度,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呢?文章將提出以下四種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僅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1.增強課堂互動,引導學生思考
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主要問題在于學生的體悟和理解,因此需要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給予學生相應的課堂體驗,只有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才能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多樣化的課堂活動豐富課堂內容,以互動式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刺激學生的美學神經,才能引導學生思考。通常,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引導的方式增強課堂互動性,例如在教學欣賞歌曲“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時,教師可以同類型的列舉不同的琵琶協奏曲,如知名的林?!芭谜Z”,以兩首曲風截然不同,但卻使用相同樂器演奏的歌曲,讓學生進行橫向的對比,并通過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草原放牧和琵琶語,都是使用琵琶演奏的樂曲,但給人的感覺卻迥異不同,你能分別從這兩首歌中聽出什么情緒?”,借此可以對比南方和北方的音樂差異,并讓學生從不同地域的音樂中感受到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和美,接著教師可以繼續(xù)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聽完草原小姐妹的草原放牧篇章,你的內心產生了怎樣的圖景?”,通過將音樂與畫面相結合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描述能力,讓學生學會將沒有文字表達的音符通過想象和聯想具象為具體的畫面,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2.增添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同時,教師可以主觀的增添課堂內容,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跨越時間和空間,豐富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借用精簡的教學短視頻、微課等手段,在課堂上播放生動有趣的藝術視頻,既能放松學生緊繃的學習神經,還能最大限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播放知名的藝術教育媒體視頻“意外藝術”的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起到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效果。這類制作精簡,內容完備,且濃縮知識精華的教學視頻,既不耽誤教師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還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放松之余,體悟藝術的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念。例如“意外藝術”中,不僅囊括了音樂鑒賞與美學培養(yǎng),還包含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從音樂到美術,從文字書法到服化道的解析,其用精簡的5-10分鐘短視頻,講解大量的藝術名人故事,從東西方不同時期劃分名人,講解詩詞歌賦,所有與藝術和美有關的內容,能夠極大的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
3.采用合唱教學,提高課堂參與
合唱教學是音樂課教學的重要手段,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讓學生通過實際演唱,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的音樂體悟。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不僅要聽音樂,更要唱音樂。在教學山歌民謠時,教師可以重點挑選一首簡單易學的歌曲,組織學生進行合唱,從而加深學生的音樂體悟,并在演唱過后,詢問學生在唱歌時腦海中的景象,以及對于音樂的感受和體悟。例如教師可以教學知名山歌“桔梗謠”,讓學生以男女對唱,分高低聲部合唱的形式,合力完成一曲山歌的演唱,并錄制音視頻,給予學生留作合唱紀念。這種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切實參與到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來,以自身的演唱加強對于歌曲的理解,從而強化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4.引用課題探究,促進生活教學
在課余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課題進行研究,以小組課題的方式合力探究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授西北民謠一章節(jié)時,可以安排學習小組,利用自己的課余生活時間,搜集西北民謠的相關資料,并結合自己獨到的音樂體悟,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在下一堂音樂課時,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小組研究成果。課題探究的方式能夠將音樂美育教學帶到學生的課余生活當中去,以自主研究的方式強化音樂在學生生活中的地位,從而強化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通過學生的口頭報告,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并適當的提出相應意見和教學引導,以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課堂,不僅要聽音樂,唱音樂,更要讓學生說音樂,暢談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和體悟。只有學生形成自己對于音樂獨到的見解,教師才能結合學生的鑒賞進行引導教學,從而強化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清喜.分析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 教育科學,2018.(11):145
[2]楊秀彬.淺析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 教育科學,2017.(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