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虹
摘要:“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為主,變教為導,當堂訓練”,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我實踐中探索學習的樂趣,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靈性,從而打造出“高效課堂”。
關鍵詞:角色轉變;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性
課堂教學改革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趁著改革的風潮,2017年,古交市教科局和教研室創(chuàng)造性地推出了“3+1”育人模式改革。在教科局的大力鼓勵下,古交市各學校開始實施該模式,“學導練”提倡“以學為主,變教為導,當堂訓練”,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我實踐中探索學習的樂趣,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打造出“高效課堂”。
習主席曾在2016年的教師節(jié)時提出老師要做學生的“四個引路人”的要求,即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然而,反觀當下的教學課堂,大多還是“教師領著學生走”,學生幾乎不怎么動腦筋,死記硬背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樣的情況可不是在踐行習主席的“四個引路人”要求,因此,我認為老師們應該積極地做出一些改變。
筆者所教的是初中,我很感謝古交市本土的“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以下結合我的親身經歷談一談“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的變化和感悟。
第一,“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轉變——教師不是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以前,我的課堂我主宰,一節(jié)課幾乎都是我在講。這樣的課堂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小丑,拼命地在“取悅觀眾”,但即便這樣學生也慢慢地變得不積極了。所幸“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的注入使我的課堂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曾經在上人教版八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時,課前,我要求學生自我預習并搜集有關博物館的單詞和句型,讓學生充分做好自學的準備,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我首先讓自己成為課堂的“導演”,把自己親自去過的博物館圖片展示給學生并運用目標語言進行表演,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各類博物館名稱進行梳理總結,并利用PPT出示的目標句型進行初次練習。緊接著,教師引導進行師生互問,并親自給予學生示范,然后讓學生以“演員”的身份進行合作練習目標句型,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詞”的緊密融合。接下來的聽力訓練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因此我再次以“導演”的身份給予學生聽前預測指導,結果聽力部分完成情況出乎意料之好。這種方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克服了“聽力難”的難題?!皩W導練”課堂教學模式讓我的課堂熠熠生輝,不再感到職業(yè)倦怠和對學生的無奈。
第二,“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促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新課程強調尊重和贊賞,每個學生都是潛力生,都渴望被尊重和贊賞。因此,在我的課上,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多鼓勵學生發(fā)言,不遺漏任何一個學生,用愛的方式去激勵和鼓舞學生,使他們真正的成人成才。
曾經在上一節(jié)How to make a sandwich時,我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目的是通過動手啟發(fā)學生學會感恩。前一天讓學生準備好食材,并查閱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在第二天的課上,我先播放一個感恩父母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制作熱情,隨后給予學生制作指導,學生們早已迫不及待地開始制作,互幫互助,氣氛非?;钴S,我不時的給予他們贊賞。隨后,我的眼神定格在一位學生身上(該學生父母離異,常年跟奶奶相依為命,極度缺乏愛與安全感),我提前準備好一份食材,走到他身旁,對他說:“孩子,咱們一起制作三明治吧,送給你想感恩的人”。這個學生瞬間眼含淚水,哽咽的說:“謝謝老師”。整堂課都群情激奮。課后這位學生竟然把三明治送給了我。之后,該生慢慢開始喜歡學習英語,并向我敞開心扉,也學會了和老師、學生和睦相處。
“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的“先學,后導,再練”在這堂課體現(xiàn)的淋漓精致,而且也拉近了我與學生們之間的關系。有時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不經意的幫助都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促成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打造“高效課堂”。
第三,“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當今很多課堂教學都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更沒有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都成為學習的機器,怎么能致力于祖國未來的建設呢?因此,在我的“學導練”課堂中,我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們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
曾經在一堂單詞學習課上,我改變以往“我教學生讀”的方式,而是先讓學生們先自己讀進行初步感知,隨后,我把單詞平均分配給不同的小組,讓各小組合作討論出這些單詞的讀法和記憶方法,然后再全班進行分享。整節(jié)課氣氛異?;钴S,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在討論,我驚喜地看到班里基礎比較弱的一個學生也和組員激情的討論著。最后學生們都積極發(fā)言,這個學生竟然舉起手來說seat這個單詞,他說:“老師,學生們(s)吃飯(eat)的時候是坐在座位上(seat)的,所以seat可以這樣記”,全班給予了他熱烈的掌聲。還有個學生講解comfortable時說:“老師,過來(come)是為了(for)坐在桌子上(table)舒服(comfortable)”。其他學生也都積極的說自己獨特的記憶方法,可想而知,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是如此的獨特,這節(jié)單詞課不僅讀音學會了,而且出現(xiàn)了不同的記憶方法,這樣的課堂何樂而不為呢?
教育名家葉瀾曾說:“如果一個老師寫一輩子教案,那他不一定能成為名師,若寫三年教學反思即可能變成名師,因此,善于反思和總結必定受益無窮”。我非常贊同葉瀾老師的說法,以上就是“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帶給我的課堂的變化和感悟,我認為:“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蔽艺嬲\地希望奉獻在一線的教師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善于學習,恒于研究,善于反思,并勇于實踐,在課堂上深入實踐古交“3+1”育人模式,努力做到“立德樹人,智慧雙運”;“以學為主,變教為導”,真正把“學導練”用活用真,努力打造師生共同健康成長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文靜. 中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學為導向”綜合型課堂教學模式[N].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2(1):18-24.
[2] 郭慶東. 導學式五步教學法的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0:8.
204150052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