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接納;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簡介】杜佳,南京市鼓樓區(qū)第一中心小學(南京,210029)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要能夠欣賞自己的生命價值,接納生命存在狀態(tài)的不完美;樹立對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但是,有些學生會錯誤地將理想中的自我和現(xiàn)實中的自我比較,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較,不能正確面對生命中的不完美之處。本課通過情境討論、冥想體驗、繪畫表達等活動,引導學生坦然面對生命的不完美,在接納和改善中調整情緒,增強自信,保持成長的動力,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話,感知生命不完美
教師:同學們,覺得自己是完美小孩的請舉手。
學生無一人舉手。
教師:我想問問,你們不舉手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我雖然有優(yōu)點,但是也有很多缺點,所以我覺得自己不完美。
教師:是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雖然你們不是完美的小孩,但正因為這樣,你才是獨一無二的!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引導學生感知生命不完美,明白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
二、觀看視頻,面對生命不完美
教師播放視頻《禮物》,視頻內(nèi)容:一個殘疾小男孩沉迷于在家里打游戲。一天,媽媽送給他一份禮物。然而,禮物是一只殘疾的小狗。小男孩對這只小狗十分抵觸且厭惡。這不能阻止小狗的樂觀天性。最終,小狗用樂觀的態(tài)度感染了男孩,男孩也愿意與它一同走出家門去玩耍。
教師:視頻中小男孩不完美的地方是什么?
學生:殘疾。
教師:一開始,小男孩能夠接受嗎?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學生1:不能。他沉迷游戲,想逃避現(xiàn)實。
學生2:不能。他對殘疾小狗的厭惡,可能就是對自己的厭惡。
教師:面對人生的不完美之處,我們允許自己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這是正常的。但如果長期沉溺其中會怎么樣?
學生1:可能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外界交往。
學生2:可能會得心理疾病。
教師:是的,長此以往會對人們造成一定的影響。視頻中同樣殘疾的小狗又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呢?
學生1: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依然樂觀積極。
教師:是的,小狗的樂觀態(tài)度最終感染了小男孩。小男孩露出笑容,走出家門,他可能發(fā)生什么變化?
學生1:他可能不再沉迷網(wǎng)絡,愿意跟別人去交朋友,參與各種活動。
教師:接納生命不完美是小男孩最終的選擇。在面對不完美時,你們愿意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接納還是逃避?
學生:選擇接納。
教師:只有選擇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才有可能突破不完美的障礙,找回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明確自己有權選擇如何面對生命中不完美的地方,學會對自己負責,從而愿意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命不完美。
三、頭腦風暴,接納生命不完美
教師:有個同學說,他想要樂觀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但常又因此否定自己。你們有過相似的體驗嗎?
學生:有。
教師: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這種情況,接納生命不完美是不容易的,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和方法。下面,我們來進行頭腦風暴游戲。
PPT展示:請找到這些“不完美”(皮膚黑、個子矮、膽子小、愛狡辯、愛哭、懶惰)的積極面。
學生1:皮膚黑可能不容易長斑。
學生2:個子矮的人可能比較靈活。
學生3:膽子小的人可能比較謹慎,能避免危險。
學生4:愛狡辯的人可能口才好,長大可以當律師。
學生5:愛哭的人能表達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心情。
學生6:懶惰的人可能會有更多生活訣竅。
教師: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
學生1:我突然覺得皮膚黑也沒什么,現(xiàn)在,我心里舒服多了。
學生2:我們要用積極的眼光去看事情。
學生3:我發(fā)現(xiàn)在某些方面不完美也可能是一種優(yōu)勢。
教師:當換個視角給不完美積極賦義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從而愿意接納并思考如何完善它,同時減少自我否定。老師有一個減少自我否定的小妙招可以分享給你們。
PPT展示:減少自我否定小妙招:當你腦海中出現(xiàn)否定自己的念頭時,你可以將右手放在左胸前,左手像警察叔叔示意車輛停止通行一樣伸出去,邊伸手邊說:“停,停,停,現(xiàn)在的我足夠好!”
師生共同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頭腦風暴游戲,幫助學生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生命不完美,從而減少自我否定,綻放生命活力。
四、分享體驗,?彌補生命不完美
教師:我們還可以用尋找資源,彌補遺憾的方法幫助自己更好地接納生命不完美。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同學是如何彌補遺憾的。
教師:同學1的遺憾是什么?
學生:長得不好看。
教師:他找到的資源是什么?
學生:足球踢得好,可以在球場上被別人欣賞。
教師:你們覺得這位同學有什么需要?
學生:他想要被欣賞。
教師:是的,他需要被欣賞,希望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好。所以,如果我們想想自己的期待和需要,更容易找到彌補遺憾的資源。
教師:同學2的遺憾是計算速度不夠快,他找到的彌補資源是什么?
學生:愿意努力。
教師: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一個優(yōu)秀品質——努力。他努力的具體方法是什么?
學生:多做練習。
教師:是的,生命中的不完美,有些是能夠改變的。我們可以想想辦法,積極行動起來。
教師:同學3找到了什么資源?
學生:爺爺奶奶的陪伴。
教師:前面兩個同學找到的是內(nèi)在資源,這位同學找到的是外在資源。我們可以從不同方面尋找資源幫助自己彌補遺憾。現(xiàn)在,你們有什么遺憾需要彌補,又想如何彌補呢?老師想邀請大家們一起冥想。
冥想指導語:請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閉上眼睛。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吐氣,吸氣,吐氣。好,請去到一個生命中的遺憾之處,這也許會讓你不舒服,但請試著和它待一會。如果冥想過程中你確實覺得很難受,可以隨時停止。接下來,請想一想它為什么會成為你的遺憾,你的期待和需要是什么呢?想滿足自己的需要,有沒有其他的資源可以彌補呢?如果可以彌補,你愿意做些什么?請仔細想一想,想好了,就請睜開眼睛回到課堂。
學生完成教科書中第43頁“彌補遺憾”的內(nèi)容。
教師:完成后,請你信任的同學幫忙找到更多的資源。
學生活動。
教師:誰愿意分享?
學生1:很遺憾我有些胖?,幸好我愿意堅持。我可以每天跳500個繩減肥。
教師:為你的堅持點贊。
學生2:很遺憾我寫作不好,幸好我有好的語文老師,我可以多向老師請教。
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幫助,你一定會進步。
教師:當你們找到了可以彌補遺憾的資源,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覺得自己不孤單了。
學生2: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教師:在面對生命中不完美的地方或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能找到足夠多的資源來支持和幫助自己,就會有更多的希望和力量。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享及冥想體驗,引導學生從需要和期待出發(fā)來看待自己的不完美之處,從多方面挖掘資源來彌補遺憾,提升生命能量。
五、繪畫表達,連結生命不完美
教師:請拿出白紙,用黑色水筆在紙上隨意畫一個或幾個黑點。黑點就是你生命中不完美的地方,請看著并感受它,然后用畫筆去表達你的感受和想法。
學生活動。
教師:如果畫好了,請給你的畫命名?,F(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大家的分享。
學生1:我的畫叫《生命之光》。小黑點代表我生命中不完美的地方,周圍的彩點代表生命的其他部分。黑點和彩點讓我的生命與眾不同,只有接納所有,才能綻放屬于我自己獨特的生命之光。
教師:接納自己,做自己,獨特的生命之光就會很美。
學生2:我的畫叫《一顆黑點,一顆紅心》。這個大黑點上有一顆帶著光芒的紅心。它的意思是:不管黑點怎樣,只要你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愿意努力,就能創(chuàng)造出生命的價值。
教師:謝謝你帶給大家積極向上,蓬勃生長的力量。
學生3:我的畫叫《笑對人生》。黑點成了笑臉上漂亮的眼睛,可見生命中不完美的地方也有它的積極面。希望大家能樂觀面對生命中的不完美,多笑一笑,開心過好每一天。
教師:相信愛笑的你一定能體驗到更多生命的美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努力做好自己,就很了不起!同學們,一起來為了不起的自己點個贊!
設計意圖:通過繪畫藝術表達,讓學生與自己生命的不完美做深層連結,去覺察、覺知生命的不完美,并探索如何更好地接納和改善。
六、課后行動,完善生命不完美
PPT展示課后作業(yè):制作一張“我的成長卡”(見圖2)并積極行動起來。
我的成長卡
我要改善的不完美之處
我的改善目標
我的改善計劃
我的支持天使
我的獎勵
圖2?我的成長卡
設計意圖:通過制作“我的成長卡”,鼓勵學生積極行動,在行動中完善成長。
【教學反思】
接納生命不完美,關鍵是要喚醒學生的內(nèi)在自覺。本節(jié)課筆者精心設計了激發(fā)興趣、催生體驗的活動,讓學生在層層深入的活動中進行自我覺察和覺知,從而引發(fā)接納和改變。
在視頻分享中,學生看到了自己掌控生命的力量和可以選擇的權利;學生在頭腦風暴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感受到了積極賦義帶來的正向體驗;通過案例討論,學生學會了尋找資源彌補遺憾的方法并在冥想中,覺察自己的需要,挖掘了自身的潛能和資源;最后,學生運用繪畫與自己生命中的不完美做連結,呈現(xiàn)了不同的感悟和思考。從課堂生成來看,預設的教學目標較好地達成。
筆者充分運用正面的情緒感受,積極的生命態(tài)度去跟學生連接,不斷為學生賦能,激活他們的生命能量。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有了更多的勇氣、智慧和信心去面對生命中的不完美并愿意行動起來不斷完善。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就這樣悄然發(fā)生了。所以,更好地達成“為生命成長而教”的目標,提升生命教育課堂的積極導向將是未來繼續(xù)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點評】
正確認識自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杜老師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展開教學,在構建積極的心理課堂方面有著可圈可點之處。
首先,巧借他人之例,促學生自我審視,關注學生真實情感表達。通過視頻觀看和討論,教師挖掘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讓學生明確自己有權選擇如何面對生命的不完美,學會對自己負責,從而愿意選擇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命的不完美。
其次活動體驗,積極賦義,幫助學生學會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整節(jié)課以活動為媒,以情感達成為線,層層深入,提升學生對生命的感悟?!皳Q個角度,積極賦義”的方法幫助學生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生命的不完美,減少自我否定。我們看到學生在這個活動中一改之前談及不完美時的低落,呈現(xiàn)出了積極而綻放的生命狀態(tài),這正是積極心理課堂的體現(xiàn)。案例分享及冥想體驗的活動很好地引導學生從需要和期待出發(fā)來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從多方面挖掘自己的優(yōu)勢和資源來彌補遺憾,提升生命能量。最后,繪畫藝術表達,讓學生與自己生命中的不完美做深層連結,學會去接納和完善生命中的不完美,綻放自己的獨特之美。
再次,教師給予學生積極的關注和回應,讓學生感受到被看見的力量,體現(xiàn)了教師用愛引領學生成長的生命教育理念。在教師對生命的關注和啟發(fā)下,我們感受到學生的生命能量在不斷提升,擁有了更多的勇氣和智慧去覺察、覺知生命的不完美,并探索如何更好地接納和改善。從學生的課堂生成來看,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高教學效能的心理課,相信在學生的心中已有一顆接納自我,珍愛生命的種子,能夠伴隨他們更好地體驗生命的精彩。
(點評嘉賓:羅嫣才,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
38865019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