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
【摘要】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非常關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活動的質量。建構游戲是建構區(qū)域中的一種游戲,對于幼兒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提高對建構游戲中師幼互動的重視程度,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創(chuàng)建良好游戲氛圍等方式,在建構游戲中實施有效的師幼互動,增進幼兒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動建構游戲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建構游戲;幼兒園;師幼互動
在建構游戲中實施有效的師幼互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但是在當前,由于部分教師錯誤地理解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忽視幼兒的建構過程,使得建構游戲中缺少良好的師幼互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游戲的開展,阻礙了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師要積極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一定科學、有效的策略,重新調整自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從而促進良好師幼互動在建構游戲中的創(chuàng)建。
一、當前師幼互動在建構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錯誤理解幼兒的主體地位
新《綱要》指出要強調幼兒在幼兒園活動的主體地位,要將幼兒當作幼兒活動中的主人,教師不能夠對幼兒進行過分的干預。但這一說法并不指的是將活動完全放手給幼兒,教師不給予一點指導。有些教師錯誤地理解了這一觀點,在游戲過程中沒有給予幼兒適當?shù)刂笇?,阻礙了師幼互動的實施,使得建構游戲也無法進行下去。
(二)重視建構作品的成功,忽視了建構的過程
在建構游戲中,有些教師過于地重視了最后的建構成果是否優(yōu)秀,沒有在過程中對幼兒的建構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有些教師為了提高自身在家長面前的印象分,使家長滿意自身的教學工作,在進行建構游戲的過程中,反復強調幼兒要做出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無形中給幼兒增添了很多壓力。甚至有些教師為了使作品最后呈現(xiàn)出的是完美的狀態(tài),直接進入到幼兒的建構過程中,沒有針對性地對幼兒的建構過程及作品進行有效地點評,而是直接告訴幼兒應該如何制作,這也使得幼兒的建構水平無法得到較高的提升,幼兒可能還會產(chǎn)生埋怨心理。
(三)師幼之間缺乏互動回應
師幼互動是教師和幼兒之間進行的雙向交往,需要雙方共同地加入到建構游戲中,一起配合、一起互動。但是,有些教師在開展建構游戲的活動過程中,呈現(xiàn)出敷衍的狀態(tài),在幼兒提出問題時沒有耐心的進行回答,在幼兒尋求表揚時也只是用“你真棒!”“真不錯”的話語進行回答,使得師幼之間的互動缺乏回應,久而久之幼兒不會再渴望教師的回應,師幼之間的互動交流隨之也變得越來越少。
二、建構游戲中構建有效師幼互動的策略
(一)以觀察為基礎、適時介入幼兒游戲
首先,幼兒教師應該明確的一點是,幼兒是建構游戲中的主體,在建構游戲中,教師應該尊重幼兒個人的興趣愛好,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去進行建構游戲材料的投放、游戲環(huán)境的準備,使幼兒能夠主動地加入到建構游戲中。在建構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促進游戲的順利開展,也能夠使得游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但是有很多幼兒教師沒有很好地把握自身在活動中的干預程度,有時候過分干預、有時候全然放手,使得活動的進度較慢,幼兒比較迷茫。因此,教師應該將建構游戲中的師幼互動充分地重視起來,對游戲開展過程中的幼兒進行充分地觀察,根據(jù)幼兒的行為判定自己需不需要介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制定合理的觀察策略,選擇合適的觀察位置,不能夠離幼兒距離太近,防止幼兒因為教師的觀察而覺得拘束,這樣也無法將觀察的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其次,教師應該明確觀察幼兒的目的,比如果觀察幼兒的游戲活動時間是否充足、在活動區(qū)準備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幼兒在活動中是否需要幫助等。觀察后教師再依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參與到游戲中,對幼兒進行適時的指導。教師也要明確自己是作為引導者加入到幼兒的游戲中的,在幼兒沒有遇到困難、游戲順利的情況下,教師應該選擇在旁邊繼續(xù)觀察。當幼兒遇到困難、自己無法解決時,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身份,以同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兒的游戲中,通過設置合理的問題來一步步地用語言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自主地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身體語言、親身示范等方式來適當?shù)刂笇в變骸?/p>
例如,在進行“交通工具”主題的戶外建構游戲中,小明、小芳、小霞組成了一個團隊,他們根據(jù)設計圖紙選擇好了積木并開始搬運積木到合適的位置上,搬運完后三位小朋友就開始了搭建工作,但是教師發(fā)現(xiàn)小芳搭建的形狀是船尾,小明也是,于是問道:“你們有沒有一起商量下哪個人搭建哪個部位?。俊比恍∨笥褤u搖頭,這時教師跟他們說道:“你們可以進行分工合作啊,比如說小明搭船頭、小芳搭船尾、小霞搭船艙,然后你們再把你們搭好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三個人想了想,開始商量起來。通過對游戲的適當介入,可以有效地引導幼兒找到正確的方向,也有利于增進幼兒的建構水平,教會幼兒進行分工協(xié)作、團隊合作,也能夠促進幼兒全方面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創(chuàng)造愉快良好的游戲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良好的游戲氛圍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對于游戲的順利開展也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教師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建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每位學生的性格特征,并及時地觀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行為,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進而進行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要保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選擇、游戲伙伴的選擇,并讓幼兒自主地選擇自己想要進行的游戲主題。另外,教師在開展建構游戲時也要注重考慮游戲的活動時間,使得幼兒能夠更加深入地展開游戲。如果游戲最后出現(xiàn)幼兒還具有較為高昂的游戲熱情等情況,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意愿適當?shù)匮娱L游戲的時間,使幼兒能夠暢快的進行游戲,保持愉悅的心情。教師還應該注重起對游戲精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這一點離不開活動中師幼的有效互動。幼兒在和諧、友愛的環(huán)境下才能更加快樂的玩游戲,只有在良好的師幼關系下,幼兒才能夠積極、勇敢地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建議。因此,在建構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起自身與幼兒之間的雙向交流,多多鼓勵幼兒,并根據(jù)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給予幼兒針對性的肯定。
例如,在進行大自然主題的建構游戲時,教師可以對幼兒建構出的成果進行充分地評價和表揚,如“你搭建的小橋好好看啊,這個形狀好特別!”“你搭建的樹木好大好高”等。用積極的具有具體描述詞的語言對幼兒的建構作品進行表揚,也能夠幫助幼兒樹立起自信心,將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幼兒也會更加信任教師,將教師將自己當做自己的伙伴。
(三)秉承“以生為本”理念,尊重幼兒主體地位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對游戲的態(tài)度,樹立科學的游戲觀,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將幼兒當做游戲的主人。教師還要轉換自己的身份,從之前的主導者轉化為游戲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并根據(jù)自己的身份進行游戲活動方案的制定,將自身在游戲中的引導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由于每位幼兒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家庭背景有所不同,在游戲過程中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針對于此,教師要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明白和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性。例如,在進行積木搭建的過程中,有些幼兒的動手能力較差,搭建的速度較慢,教師此時不要過度的去催促,而是要耐心的鼓勵幼兒,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幼兒每一次的搭建過程,對幼兒每次的進步進行鼓勵。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也要始終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的意愿。其次,教師要提高對游戲反思的重視程度,良好游戲的開展對于幼兒動手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積極的作用。在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應該認真地進行反思,分析游戲過程中自身的不足之處,分析幼兒每次在游戲活動中的行為,進而對自身的教學方案及教學計劃進行及時地調整。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有效的師幼互動能夠促進建構游戲的順利開展,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促使幼兒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加入到游戲中來,對于幼兒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也有著一定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重視起建構游戲中良好師幼關系的構建,積極地更新教學觀念,在游戲中充分地觀察幼兒,并以同伴的身份適當?shù)亟槿胗螒蜻^程,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指導;創(chuàng)造良好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和諧、友愛的氛圍中享受快樂,并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池喜梅.有效互動,讓集體教學更精彩——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構建[J].讀與寫:下旬,2021(2):1.
[2]韓麗英.幼兒建構游戲中的行為觀察與分析[J].幼兒教育科學,2021,3(2):16-18.
[3]梁雪梅.探討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良好師幼互動關系的建構[J].東西南北:教育,2021(3):1.
142850052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