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花
摘要:語文課堂要煥發(fā)生命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可以自主的對知識點進行探究。為了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本篇文章將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學生為主體和拓展教學途徑三方面展開論述,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質疑能力;少教多學;有效策略;
疑探教學就是指三疑三探,包括四個基本流程,設疑自探,解疑何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這種教學方式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不再看知識點的客觀性和確定性,而是更加注重知識與人的聯系,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課堂的輔助者,讓學生能夠多思考,多提疑問,多學習,教師減少教學的時間,從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習在于提出疑問,讓學生質疑,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課堂探究,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問題產生疑問,產生困惑,能夠發(fā)現問題,并主動提出問題,讓更多的學生可以主動學習,熱愛學習?!?】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的講解當中,首先,教師先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小蝌蚪的形狀,讓學生能夠了解小蝌蚪就像逗號一樣,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緊接著,教師讓學生閱讀這篇文章,并且提出問題:大家讀完這篇文章以后有哪些疑惑?請每個同學能夠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找出自己在讀文章中的不解之處,這時,有的學生會提出:小蝌蚪為什么會認出自己的媽媽?有的學生會提出:小蝌蚪長大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分析,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當中,他們也在漸漸地長大,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小青蛙的樣子,他們可以通過分辨青蛙的樣子來找尋自己的媽媽。最后,教師需要開展拓展訓練,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查找網絡資源,了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并在班級上與其他同學交流,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找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對這篇文章進行理解。
二、以學生為主體,在質疑當中探究解疑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只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方式,才能夠讓學生在質疑當中探究問題的本真。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小組的模式,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并主動解疑,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2】
例如,在《搭船的鳥》這篇文章的講解當中,首先,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的對本節(jié)課的文章進行探究,并以小組為單位,讓小組成員每一個人提出一個問題,小組再帶著這些問題更好地對文章進行自主探究,這篇文章是以一個“搭”字使鳥具有了靈性,有的學生會根據這篇故事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為什么鳥可以搭船?作者想要表達哪些思想?這篇文章表達著哪些思想情感?針對這些問題,小組成員可以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分析,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探究,不斷地加強現有的教學活力。最后,各個小組在探究過程當中,將會了解到本篇課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寫他看到大自然的景象,筆法非常的樸素和清新,具有一種純真明凈的童趣,給人了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鳥在作者的筆下具有了靈性,進一步體現出了鳥和自然中的和諧,也表達了孩子心中擁有著一顆童心,擁有著對大自然的愛。
三、拓展教學途徑,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課堂探究,教師就需要拓寬教學途徑,運用拓展訓練,讓學生能夠圍繞學習目標。針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教師設置基礎性和拓展性的問題,讓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把語文知識帶到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深度地探究。
例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的講解當中,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這篇文章體現了哪些精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篇文章?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探究,進一步的認識到:少年周恩來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事的事情,從此他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進一步體現出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然后,教師需要拓展教學途徑,布置課下任務:什么叫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請同學們能夠翻閱歷史故事,提出新的質疑,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最后,學生根據這個任務,從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出發(fā),探索辛亥革命的相關歷史故事,進一步感受到《近代》、《新青年》等進步刊物思想側重各有不同,但樸素愛國的道理是一脈相承的。有的學生會提出質疑:難道思想改變了就可以救中國嗎?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出魯迅棄醫(yī)從文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只有喚醒更多無知的人,幫更多的人解除封建思想,才能夠使思想得到升華,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因此,教師需要拓寬教學的途徑,讓學生在探究當中培養(yǎng)質疑能力,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索,更好地對文章進行探究,不斷地加強現有的教學活力,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總體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疑探教學的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不斷的堅持和堅守,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深度探究,加強現有的教學活力,豐富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認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
參考文獻:
[1]姬澤洲.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2017(12).
[2]石蘭芳.拓展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策略[J].漢字文化,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