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情緒主題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豐富多彩的情緒,引起幼兒閱讀興趣,從而達到幫助幼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的目的。大班幼兒們已經具備了感受情緒的能力,很多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出各種情緒。在這個時期引導幼兒進行情緒化管理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還能幫助幼兒提高情緒的管理能力。
關鍵詞:情緒主題繪本;幼兒情緒;管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情緒主題繪本將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內容以豐富精美的圖畫、形象生動的人物展示給幼兒,好讓幼兒加強對生活中情緒狀態(tài)的認識,并成為幫助幼兒解決情緒問題的教本。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具備對情緒的察覺和感應。只要及時引導幼兒,便能讓幼兒在此時期便具備表達情緒、調解情緒的能力。只是有些家庭溺愛幼兒,并沒有幫助幼兒及時建立察覺他人情緒的能力,以致于很多幼兒并不具備改變個體和外界關系的能力。合理利用情緒主題繪本,可以在幼兒成長時期及時幫助幼兒建立解決情緒的能力。
一、情緒主題繪本概述
情緒主題繪本是目的便是讓幼兒提高對自我情緒的管理能力。大班時期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各種情緒,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述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幼兒學會管理情緒的前提是讓幼兒學會識別各種各樣的情緒,并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尚處于學語言的初級階段,語言表達怎么也跟不上,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很多幼兒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只知道生悶氣。比如,當幼兒非常生氣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非但不清楚自己為何要生氣,更不明白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個圍繞情緒的問卷調查活動,調查關于幼兒豐富多彩的情緒,提出重點培養(yǎng)的情緒目標。當幼兒有了情緒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宣泄自己的情緒。教師陪伴在幼兒身邊,讓幼兒搞清楚自己為何會有這種情緒以及該如何調控這種情緒。教師的陪伴可以給幼兒安心的力量,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孩子在教師的陪伴下很容易舒緩情緒,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釋放自己的情緒,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情緒主題繪本中包含了各種生活中所熟悉的內容,里面滲透了許多俗世人情、生活中與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與小伙伴鬧脾氣的情景以及孩子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的生氣、開心、快樂、難過、傷心、痛苦、生氣、憤怒、自卑等各式各樣的情緒。比起口頭教育孩子如何辨別和應對自己的各種情緒,情景主題繪畫中圖文并茂的形式更貼近幼兒的理解能力,讓幼兒對情緒的理解更加到位,還能對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情緒的應對起到啟發(fā)和指導的作用[1]。
二、情緒主題繪本對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幼兒園時期的幼兒在進入集體生活后,外部環(huán)境會給幼兒帶來很多情緒體驗。讓幼兒感受快樂、生氣、興奮等多種情緒給幼兒帶來更多的成長,并帶給幼兒更多的正面情緒,減少給幼兒帶來的負面情緒。這一階段的幼兒已經具備了對情緒的察覺能力、調控能力。幼兒也在開始認識世界中不斷的了解自己,同樣也在學會控制情緒。
(一)指導幼兒先了解繪本所描述的情緒
情緒主題繪本主要描述的便是情緒的表達和理解。情緒主題繪本主要封面和內容,都是可以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的情緒內容。教師在指導幼兒閱讀情緒主題繪本時,先讓幼兒自己閱讀情緒主題繪本,等到幼兒對繪本感興趣的同時,再圍繞情緒繪本的全部內容進行提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情緒繪本。教師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現象與情緒繪本相關內容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大膽想象。當生活中孩子因為不好的事情而出現消極情緒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辨清楚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生活中哪些行為能夠接受,哪些行為不能接受。當孩子因為生活中的事情而產生情緒波動時,教師也能及時的指導孩子,人產生情緒都是正常的,但過激的表達情緒的方式卻是不對的。教師應學會阻止孩子因為情緒過大而產生一些過激行為,并及時引導幼兒幼兒如何更好的發(fā)泄負面情緒,陪在幼兒身邊撫慰幼兒[2]。
(二)指導幼兒學會繪本閱讀
情緒主題繪本所表達的主題和象征的情緒都是不一樣的。繪本中各種圖畫通過不同色彩來表述不同情緒,給幼兒帶來各式各樣的情緒所產生的視覺反應,從而方便幼兒學會初步理解情緒變化。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引導幼兒有意識的讀圖,并學會觀察情緒繪本圖片中有沒有太多情緒要素。教師應以此為基礎總結幼兒的情緒,達成情緒的內化和遷移,從而加強對幼兒情緒的閱讀和觀察,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生活中的情緒事件以及繪本中主人公的情緒變化,讓幼兒學會日后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三)指導幼兒學會圖文結合閱讀
幼兒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幼兒在面對同一副畫面時,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讓自己講解繪本內容的聲音變得抑揚頓挫、十分生動化,讓幼兒熟悉繪本后通過教師閱讀繪本時的聲音情緒學會理解繪本上面主人公的情緒。教師在學會帶幼兒體會這些情緒內容時,引導幼兒學會從繪本上掌握更多情緒詞匯,學會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方式。而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幼兒也學會理解多種多樣的情緒,并對幼兒的表達內容擁有更深刻的認識[3]。
(四)引導幼兒進行互動討論
對幼兒展開繪本閱讀教育時,教師應先給幼兒營造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在放松身心之后自由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明白自己所表達的情緒是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不過,教師需要用自己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導幼兒互動,給幼兒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心理梳理思路[4]。首先,教師應引導幼兒圍繞繪本內容進行討論,讓幼兒先對自己的生活經歷有所了解,然而再將這些生活經歷與主人公的遭遇聯系在一起,從而學會更好的感知生活中的熟悉內容,學會處理自己日后的負面情緒。
(五)繪本情景劇表演
繪本情景劇是一種以繪本為藍本講述故事的特殊形式。教師通過繪本中所展示出來的故事內容,在現實中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情景,選出幾個幼兒排演簡單情景劇進行現場表演,讓繪本內容擁有一個完整的情景創(chuàng)作。進而給幼兒搭建一個平臺,讓教師學會引導幼兒體會繪本中主人公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中感受主人公的遭遇,從而聯系到自己身上。幼兒在投入表演之后對各種角色進行塑造,讓幼兒在情景劇表演中閱讀繪本,理解繪本中所飽含的情緒。通過繪本情景劇,讓幼兒學會調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提高自己對情緒的管理能力,并促進幼兒口語的表達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而是一種循序漸進長期訓練的過程。運用情緒主題繪本中圖文并茂形式引導幼兒學會辨別各式各樣的情緒,并學會在生活中表達各種各樣的情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學會采取各種應對不同情緒的方式,并在多方面配合幼兒情緒的健康發(fā)展,從而幫助幼兒處在一個良好健康情緒的狀態(tài)之下。
參考文獻:
[1] 葛琳. 情緒主題繪本促進大班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的實踐研究[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5(1):5.
[2] 張丹. 情緒主題類繪本教學對大班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 天津師范大學, 2019(23):32.
[3] 李艷琴. 主題繪本閱讀對中班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J]. 甘肅教育, 2021(16):3.
[4] 李海敏. 情緒主題繪本促進幼兒情緒管理能力發(fā)展的行動分析[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