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龍嘎
摘要:對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來說,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閱讀與寫作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應該明確二者之間的緊密關系,積極探索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方式,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初中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課內(nèi)外閱讀學習,積累豐富寫作素材,可以通過布置課堂練筆,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還可以通過學生相互點評作文,提升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從而促使閱讀與寫作實現(xiàn)更好的整合,促進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策略
引言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二者之間,是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關系。各類精美的閱讀材料能夠作為范文,學生可從中了解表達方法、謀篇布局、精美字詞等,寫作可以鞏固在閱讀中所學知識。而在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割裂,導致二者之間相對獨立,教學效果不佳。但如果將二者進行良好的整合,學生可以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更全面的理解,產(chǎn)生深刻的閱讀學習印象,情感上也容易產(chǎn)生共鳴,并且對于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會有所幫助。
1 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的問題分析
第一,偏重閱讀,忽視寫作。部分教師認為寫作教學耗時長且見效慢,中考只要學生未出現(xiàn)跑題等嚴重問題,其作文分數(shù)很難拉開差距,因此將更多精力放在閱讀教學中。大量的重復性閱讀,的確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但機械的背誦并不能幫助學生提高應用能力,不能使用精妙的語言表述自身觀點[1]。
第二,偏重寫作,忽視閱讀。也有些教師認為“只要能寫必然會讀”,因而常采用“用寫作倒逼閱讀”的教學方法,布置大量寫作任務,嚴格要求字數(shù),甚至將日記、周記作為基礎作業(yè),附加許多試卷、練習冊,使學生苦不堪言。但是,如果沒有閱讀中積累的豐富詞匯、語法知識,要求學生直接進行創(chuàng)作無異于閉門造車,很難起到好的效果。
第三,相互割裂,相互獨立。也有部分教師意識到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常常將閱讀課和寫作課分開,將兩者視作不同的教學模塊,而未能發(fā)現(xiàn)二者中的連接、相通之處,因而課堂最終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準長期無法得到提升。
2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
2.1課內(nèi)外閱讀學習,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在各種各樣素材支持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這樣學生才會覺得有東西可寫,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加豐富和飽滿。但是現(xiàn)在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害怕寫作文,主要就是由于缺乏寫作素材,不具備豐厚的知識儲備,但通過閱讀學習則是積累素材的一個很好方法。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限于課內(nèi)的閱讀教學中,應該做到課內(nèi)外閱讀教學相結合,促使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化知識,并且能夠?qū)㈤喿x材料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積累豐富的素材,這樣在進行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也才能靈活運用,順利寫出更加高質(zhì)量的作文[2]。在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寫作思路也會變得更加開闊,這樣在以后面對任何類型的作文寫作時,都會選擇更加深入的角度切入,有助于鍛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平時要為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書籍讀物,在課外閱讀時最好也以課文主題為核心,在課文閱讀之后,再拓展閱讀相關的內(nèi)容,這樣更有助于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充分融合。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的閱讀學習之后,可以組織一次魯迅專題閱讀活動,推薦更多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給學生,促使學生深刻認識魯迅寫作的風格特點,深刻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這樣就會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很大幫助。
2.2布置課堂練筆,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
閱讀是語文知識積淀的過程,可以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見識到多樣化的寫作技巧;寫作是語文知識應用的過程,可讓學生有機會嘗試使用最新學到的知識,逐步提高語文應用水平。教師可在課堂上布置練筆任務,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開展教學活動。具體方法為:講解課文時,要詳細介紹寫作背景、講解文章內(nèi)容,要求學生劃出自己認為經(jīng)典的字詞句,帶領學生一同分析其精妙的原因,指出作者所用的手法與寫作技巧;還應適當介紹語法,剖析課文的篇章結構、人稱、寫作順序等,用樸素易懂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在講完課文后,應趁熱打鐵,布置諸如降低字數(shù)要求或不做字數(shù)方面限制等恰當?shù)膶懽魅蝿?,將寫作教學以碎片化形式鑲嵌到日常閱讀教學中,從而幫助學生在掌握新學的字詞、句式、手法等閱讀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上,提升寫作水準[3]。以《皇帝的新裝》為例,教師可抓住童話故事趣味性強、情節(jié)出人意料的特征,請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假設兩個騙子第二次來到這個國度,寫出可能會發(fā)生的故事,這樣的課堂練筆,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寫作技巧。
2.3學生相互點評作文,提升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有些時候,若只要求學生閱讀經(jīng)典篇章,沒有任何參照物,學生可能無法理解某些手法的使用效果。教師可將學生習作作為閱讀材料,舉辦作文點評活動,以此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比如,在某次考試或布置完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與其他班級互換作文,或在班級內(nèi)部相互交換,為每個學生分發(fā)一篇習作,請學生認真研讀,尋找其中的錯別字詞、使用不恰當?shù)氖址ǎ约捌渲械膬?yōu)秀之處,在作文中進行標注,寫下意見和建議,并進行打分。將學生習作當成閱讀材料,還可鍛煉學生的精讀能力,使之更為清晰和直觀地認識到自身水平與名家作品的差異,認識到謀篇布局、字詞選擇、手法使用所帶來的顯著效果,從而更為認真地學習各類寫作技巧[4]。
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明顯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教師應根據(jù)教材教學內(nèi)容,充分挖掘二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根據(jù)教學目標探索各種有效的結合方法,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序東.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思考[J].甘肅教育,2019(3):53.
[2]李雪華.如何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8.
[3]李海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研究[J].學周刊,2020(11):37-38.
[4]王紀書.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散文百家,2019(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