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要:如何集中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一直是語文教師探索的問題之一,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答案,但這些答案都存在一個共性特征,那就是符合新課改所提倡的生本理念。換句話說,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分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礎上對癥下藥。利用信息技術、引入實物教具、設計趣味游戲、設置獎勵制度和開展小組合作都是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這一癥狀的“良藥”,教師要將之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關鍵詞:注意力集中;語文教學;小學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小學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因而當語文教師為他們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缺乏趣味性時,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比較簡單,當他們遇到比較抽象的語文知識時,就會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簡單有趣的事物上面。由此可見,學生的自身特征導致了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客觀事實?;诖耍胱寣W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所研究得到的教學策略要符合學生的自身特征。
一、利用信息技術
利用信息技術是一項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策略。原因很簡單,信息技術集形聲色于一體,其中蘊含著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有趣的視頻、悅耳動聽的音頻等,可以將學生需要學習的文章從他們不感興趣的文字形式轉(zhuǎn)化為他們喜歡的視聽形式,由此讓學生的注意力有所集中。因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做到對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
例如:在進行《比尾巴》這一篇課文的教學時,筆者會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如下畫面:動物王國里舉辦“比尾巴”大賽,其中包含了諸多獎項,如尾巴最長獎、嘴巴最短獎、尾巴最扁獎等。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這六個小動物非常積極地報名了,并且劍指獎項。評委要求這六個小動物進行走秀,將自己的尾巴展示出來....筆者將畫面定格在六個小動物展示尾巴上,他們的尾巴形狀被生動地呈現(xiàn)給了學生,并且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筆者會向?qū)W生詢問如下問題: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彎?誰的尾巴扁?誰的尾巴最好看?學生會根據(jù)畫面進行回答,由此完成了了解動物尾巴特點這一學習目標。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沒有轉(zhuǎn)移。如果筆者直接讓學生閱讀課文,學生的注意力很有可能轉(zhuǎn)移。
二、引入實物教具
在研究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策略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將抽象知識形象呈現(xiàn)給學生?引入實物教具就是該問題的其中一個答案,教師要用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這一點?;诖耍陂_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研究教學內(nèi)容,看其是否需要用到實物教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教師需要思考用到哪些實物教具,并且進行準備。
例如:《烏鴉喝水》這一故事中蘊含了“遇到困難應積極想辦法解決”的道理,該道理也是學生需要在課堂上進行領悟的。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將這一道理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中。基于此,在教學之前,筆者會預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并且提出解決措施。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現(xiàn)象是很自然的事情,因而筆者會想辦法解決。通過對《烏鴉喝水》這一故事的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裝有半瓶水的瓶子”是貫徹故事始終的物品,因而筆者對其進行了準備,將其帶入到了自己的教學課堂。除此之外,筆者還準備了烏鴉面具,打算讓學生進行烏鴉角色的扮演。在課堂教學時,當學生想到了讓烏鴉喝到水的辦法之后,他們就可以走上講臺,戴上烏鴉面具,進行自己的操作。面具對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而學生會積極思考解決辦法,而不是轉(zhuǎn)移或分散注意力。
三、設計趣味游戲
趣味游戲可以讓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進而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而在課前設計趣味游戲是教師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游戲類型,并且詢問學生想法,在游戲中融入學生喜歡的各種因素。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引入趣味游戲,促使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上。
例如:《日月明》這一識字素材中出現(xiàn)的漢字具有規(guī)律性,都是由兩個漢字組成了第三個漢字。如果筆者直接將兩個漢字組成的第三個漢字總結(jié)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為他們覺得筆者的教學過程枯燥無聊。因而筆者在教學之前進行了游戲的設計。在游戲中,筆者會為學生呈現(xiàn)組成新漢字所需要的兩個漢字,讓學生猜測該如何進行組合才能形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是游戲的大致內(nèi)容,筆者會將細節(jié)之處交給學生,讓學生填充自己喜歡的因素。如有學生喜歡小貓,他會詢問筆者能否扮演小貓的角色參與到游戲中,筆者會欣然同意,并且將這一想法傳遞給其他學生,其他學生也可以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這樣一來,學生會更認可筆者所設計的游戲,并且專心參與到游戲中,進而收獲新的漢字。
四、設置獎勵制度
在教學的過程中,當教師用有趣的事物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之后,學生的注意力會逐漸分散。此時教師就需要加大吸引學生的籌碼,如為學生設置獎勵制度。在獎勵制度中,教師需要將學生需要做到的事情和獎勵之間劃上等號,不同的事情對應不同的獎勵。當學生對某一樣獎勵失去興趣之后,他們馬上可以去尋求另一樣感興趣的獎勵,并為獲取其而努力。
例如:在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筆者為學生設計了如下學習目標:1、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習和應用“吃、忘、井”等漢字3、理解作者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4、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當筆者將學習目標呈現(xiàn)給學生時,會一并為學生呈現(xiàn)獎勵制度。因為學生需要完成的學習目標難度遞增,他們完成之后所獲得的獎勵豐富程度也會遞增。如當學生成功完成第一個學習目標之后,他們就可以獲得筆者用紙疊的一朵小紅花;當學生成功完成第二個學習目標之后,他們就可以獲得筆者用紙疊的一個小動物.....這樣一來,學生永遠都會被下一個獎勵所吸引,注意力也就能一直集中到課堂教學結(jié)束。
五、開展小組合作
開展小組合作也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一項有效策略。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會受到周圍氛圍的影響。當小組內(nèi)其他學生都在努力學習時,想要分散或轉(zhuǎn)移注意力的學生就不好意思將想法變?yōu)楝F(xiàn)實?;诖?,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他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如為學生科學分組、研究可以合作的內(nèi)容等。
例如:《靜夜思》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學生在學習該首古詩時需要完成背誦任務。在課堂上,筆者會給學生留出背誦時間,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很容易將時間浪費掉,然后將背誦任務推遲到課后完成,導致身上有著沉重的學習負擔。此時筆者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背誦。在教學之前,筆者會將記憶力好的學生和記憶力不好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前者可以對后者予以幫助。除此之外,筆者還為學生引入了競爭機制,制定了獲勝規(guī)則。一個小組中有四名學生,筆者會隨機為學生排序,然后學生按照順序進行古詩的背誦,一人背一句,學生在背誦過程中的表現(xiàn)會影響到他們的小組排名。在課堂教學中,當筆者給學生留出了背誦時間之后,為了獲得勝利,整個小組的學生都會認真進行背誦,他們也沒有產(chǎn)生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想法。
總而言之,注意力是知識的窗戶,如果低年級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沒有集中注意力,那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到學生的心田,知識的幼苗就不會長成參天大樹?;诖?,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要研究集中學習注意力的有效策略,并將之應用到教學中。當這些教學策略發(fā)揮作用時,學生能在教師的教學活動有著豐富的收獲,進而一步步扎實自己的語文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秋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學生注意力提升研究[D].魯東大學,2020.
[2]賴章輝.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注意力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下),2020(04):188.
[3]張澤芳.應該如何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科幻畫報,2020(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