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
摘要: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養(yǎng)要求較高。人們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擁有較強的體能,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幫助人們應對工作和生活的難關。學校是發(fā)展體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各大校園內都有張貼“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標語,但在學生群體之中很少有人,擁有明確的體育鍛煉意識。
關鍵詞:體育鍛煉;身體素養(yǎng)提升;方法研究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鍛煉意識應從娃娃抓起。小學體育教師注重發(fā)揮課程優(yōu)勢,采用正確的教育手法,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讓他們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又取決于個體的意識,因此一線教師要根據當代小學生的身體特點,以及其他方面的生長發(fā)育情況,采用科學的方法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能自覺參加鍛煉。
一、培養(yǎng)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性
(一)學會鍛煉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不僅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也能在不斷參與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在正確方法的指引之下,讓學生學會保護身體,避免韌帶和肌肉的拉傷,或者損傷身體的其他部位,方法的掌握和良好習慣的形成,有賴于教師的干預,教師給予方法的指導,往往能大幅度降低學生受傷的概率。例如某小學的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立定跳遠之前,考慮到了他們此前并未有過訓練經歷,為了避免訓練過后,學生產生肌肉勞損、韌帶拉傷等情況,教師以親自示范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一系列比較簡單的伸展運動,隨即要求學生模仿自己的行為。由于訓練前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所以訓練過程很輕松,學生也未發(fā)生受傷情況。
(二)增強身體機能
新時代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幾乎每天都要大量完成課外作業(yè),或者需要抽時間參加興趣培訓班級。大部分小學生無法做到每天參加體育鍛煉,長此以往身體機能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身體素質低下,學生個體生病的概率增加,這不僅增添了身體上的負擔,也耽誤了學習進度。體育教師利用課程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鍛煉意識,能讓大部分學生及其家長,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成長、發(fā)育的重要作用,在正確意識的指導下,在教師和家長朋友的帶動下,學生能自覺完成鍛煉任務,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良好、各項指標能維持在正常水平線上。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一)挖掘體育課程要素
體育課程所包含的要素較多,教師可利用體育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精神,激發(fā)他們與困難做斗爭的勇氣。要想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需要充分挖掘課程中隱藏的要素。例如某小學體育教師按照課標要求,需要組織學生參加拔河比賽,該教師以拔河比賽為著手點,分析出教學的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因此在后期的授課中,該教師很注重對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經常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拔河小組,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競賽,學生為贏得比賽的最終勝利,更愿意服從整個團隊的命令。
(二)改變體育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是教師對學生做統(tǒng)一的訓練要求,訓練任務結束后,余下的時間交給學生自由活動。落后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成長沒有裨益,因此也不再適用新時代的學生,教師要以新時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著手點,采用當下比較受學生群體歡迎的“游戲教學法”。以創(chuàng)新、娛樂的方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授課模式,讓歡快的游戲和兒童音樂走入課堂,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帶領全班學生共同成長,教師用智慧和雙手用造的妙趣橫生的體育課堂,將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會更喜歡充滿趣味的體育課程,同樣也會為了感受體育課的魅力,自覺按照教師的要求,參加各種鍛煉身體的活動。
(三)營造體育文化氛圍
校風、班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意識。從學校層面就足夠重視體育文化的宣傳,重視給予愛好體育鍛煉的學生,施展個人才華的平臺,那么在整個校園內將形成一股“時尚風潮”,學生能正確認識體育鍛煉的功效,從而自覺加入鍛煉的隊伍,人人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將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例如某小學為影響政府部門提出的“體育強國”的口號,組織相關教師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在校園內展出了各種各樣,與體育鍛煉有關的口號和學生作品,另外還定期舉辦小型的體育比賽,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該學校內上至校長,下至普通學生都有自己的鍛煉技巧。
三、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質量
1、加強練習方法指導
未經指導的情況下,以錯誤的方式參加體育鍛煉,無法取得預期的鍛煉效果,還可能造成學生的身體損傷。為提高體育鍛煉質量,教師要給予方法的指導,比如在正式參加鍛煉之前,教師先利用10分鐘的時間,利用視頻展播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正確的練習策略,視頻播放完畢之后,再對里面的重點部分進行講解,以加強學生的理解、記憶。除此之外要強調體育鍛煉的注意事項:不能穿著有堅硬配飾的服裝、鞋襪,運動過后不能立即大量飲水,需要進行短暫的休息過后,才能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
2、及時鞏固訓練成果
訓練成果的取得過程是不容易的,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鞏固訓練的成果。在學生成功超越自己的極限之后,教師不要忘記給予自己的表揚和贊許,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巨大進步。與此同時要加強訓練,在反復練習中再次熟悉操作過程,盡量達到熟能生巧的狀態(tài),訓練成果的鞏固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鍛煉的意識,讓他們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總結分析
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意識的形成往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絕不能以急于求成的態(tài)度,強制要求學生必須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指定的訓練任務,而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鍛煉意識,采用正確的教育手法,將他們引向正確的道路,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
參考文獻:
[1]李桂悅. 培養(yǎng)體育鍛煉意識 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小學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健康發(fā)展[J]. 2021(2019-32):83-84.
[2]吳惠騰.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3):2.
[3]劉永虎. 淺談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 中國校外教育(美術), 2018, 000(00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