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群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一直在發(fā)展進步,初中階段的語文,隨著難度的增加,人們愈發(fā)重視了。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教材里面有很多古典的詩歌,初中生學習這些詩歌,了解了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風俗習慣。并能通過學習激發(fā)出初中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幫助初中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初中的語文教師要能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要能激發(fā)學生對古典詩歌的興趣,進而推動古典詩歌教學的順利進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詩歌中的美,從中領悟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中華文化,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美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要能把古典詩歌里面的中華傳統(tǒng)美學在語文課堂上展現(xiàn)出來,慢慢的提升美育教學水平,培養(yǎng)初中生感知美、認識美。美育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要能將古典詩歌教學當做語文教學重點,要能慢慢的把美育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尊重學生審美,讓學生體驗到美,感知美,認識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一、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美育教育的重點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歌有著語句優(yōu)美,寫作精妙,內(nèi)容精悍的特點。并內(nèi)容蘊含著豐富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學生古典詩歌,讓學生體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詩歌產(chǎn)生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出初中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喜愛上傳統(tǒng)文化,并傳承。這些古典詩歌經(jīng)過非常長的歷史進程流傳下來,是古人傳承下來的文化精髓,凝結(jié)著古人智慧結(jié)晶。初中語文的美育教育要能夠通過古典詩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提升學生美的欣賞能力。通過學習古典詩歌領悟中華千年歷史的文化精髓,把古典詩歌融入到學校美育教育當中,有助于學生塑造優(yōu)良品行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品味,發(fā)揮學生形象力。在學習中慢慢的體會到古典詩歌蘊含的美,并得到啟迪,凈化學生心靈,讓學生健康成長。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正確把握美育教學方向,營造一個好的氛圍,讓學生在其中學習,在教學中融合美育教育,讓學生在閱讀詩歌時,滿足當前語文教學需求[1]。
二、在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幫助初中生能夠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感知到學習知識的樂趣當中,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視覺器官與聽覺器官,引導學生感知內(nèi)心,幫助學生體會美、理解美,掌握美學技巧,學會鑒賞古典詩歌中的美。例如,在教授《岳陽樓記》的時候,可以先導入我國古代歷代的古樓,語文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搜尋古代的三個最著名的樓: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的相關影像資料。并配上解說,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介紹這三個古代有名的樓。這些影像資料帶個學生視覺上的沖擊,慢慢的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慢慢的感知文章,疏通文意,引導學生帶感情的朗讀詩歌,在學生朗讀詩歌時要特別注意朗讀節(jié)奏,感知古詩詞音律之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翻譯古典詩歌,詩歌中重點的語句,教學中的難點,教師要能給予指導。要讓學生通過這篇古典詩歌的學習,認識岳陽樓,觀看岳陽樓景色,了解那段歷史。通過學習,學會寫景、敘事、抒情的手法,讓學生感受到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了解范仲淹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三觀[2]。
(二)積累寫作素材
古典詩歌的用詞很優(yōu)美,意境很深遠,常常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些詞句正是寫作的好素材。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在講授古典詩歌時,要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古典詩歌的語言描述,學會詞語的應用,進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能夠?qū)W會運用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將其用在自己的文章中。通過古典詩歌的學習,學生理解了作者想要在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學會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進而提升初中生寫作能力。例如,在教授學生《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冬天,大家看到的雪景,美么?”“你們要是寫雪景作文,要怎么寫呢?”這個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展開想象,學會思考,引入課程“同學們,下面我們將要學習的詩作,是一首邊塞詩。同時也是一首表現(xiàn)雪景的著名詩作”。這首詩歌非常講究語句的錘煉,教師要讓學生體會詩歌中那些精妙傳神的詞語,通過作者精妙的描述,在讀者眼前展現(xiàn)出一幅怡人的塞外風光,富含的寓意,體現(xiàn)出作者和友人惜別的場景。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細細品味這首詩歌中語言的描述,猶如欣賞一幅畫,感受作者的真情。通過學習,學生仔細分析這首詩歌中的遣詞造句,分析古典詩歌中那些精妙的詞語,體會作者的胸襟,珍惜與友人的真情,學習作者寫作手法,學會鑒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詞作者采取的修辭手法,進而積累寫作素材[3]。
(三)拓展閱讀范圍
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極大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生在學習時,需要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了解更多、更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作品。審美能力是基于視野的廣泛程度上,美術、音樂、書法等都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以其豐富的閱歷,深厚的情感,也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語文教師要能將學習方法與學習經(jīng)驗都教給學生,讓學生完全掌握,并拓展閱讀范圍,讓學生閱讀到更多優(yōu)秀的古典優(yōu)秀詩歌。在這些經(jīng)典的古典詩詞中,學生們盡情探索,在不斷探索中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掌握更多古典詩詞。
總之,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古典詩詞,都是文學精品,是中華文化瑰寶。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能夠在古典詩歌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向?qū)W生貫徹美育方面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古典詩詞中蘊含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古典詩詞中富含的寓意,感受到古典詩歌中展現(xiàn)的意境。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從中學會運用精妙的詞語,將其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豐富自己的語言。拓展閱讀范圍,提升學生鑒賞美的能力,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清醒.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的美育滲透[J].中國課程輔導,2020(04):36-36.
[2]劉建芹.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的美育滲透[J].空中美育,2020(04):81-81.
[3]朱文春.從美育角度探討語文古典詩歌的情感教學[J].文理導航,2020(09):201-201.
[4]宋艷.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美育滲透探微[J].頌雅風,2019(0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