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要:低年級學生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各項能力的重要時期,其中內(nèi)心聽覺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有著重要意義。結(jié)合近年來小學音樂學科的探索教學,我深有體會的是,小學低段的學生要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感知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對于音樂學習有著自己的審美認知和理解能力,對于音樂學科教學來說,小學低段應該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內(nèi)心聽覺的方式和方法。本文結(jié)合對低段學生內(nèi)心聽覺的實踐研究,通過多種方式加以開展,有助于學生從小形成音樂的審美體驗。
關鍵詞:音樂游戲 內(nèi)心聽覺? 低段? 小學音樂?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音樂教學中,我深受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因為面對的是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特點就是好動、天真、好奇,他們對于音樂有著天然的敏感,對于低段的學生來說,如果可以在這個時期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對音樂的靈感,培養(yǎng)他們內(nèi)心聽覺,對于學術今后的音樂學習和自身成長都有著積極的價值和意義。以下,筆者結(jié)合音樂教學的開展,關注學生內(nèi)心聽覺的培養(yǎng)。一個孩子內(nèi)心聽覺的培養(yǎng),是他將來接觸大自然、參與學習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聽覺敏銳的人,才能擁有一個豐富的心靈和豐盛的生活:
一、在音樂游戲中提升傾聽的興趣性
一直以來,伴隨著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的持續(xù)滲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是第一位的,如果教師無法在課堂中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的學習效果是可想而知。所以我在低段的音樂課堂中,若想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聽覺,就要結(jié)合音樂游戲的開展,不斷為音樂課程的開展注入不竭動力。結(jié)合當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現(xiàn)狀來說,我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由于長期生活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中,在家庭生活中一直以來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學生很少會主動傾聽別人的講話,更多的還是以一種“唯我獨尊”的心態(tài)呈現(xiàn)。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生活中不喜歡傾聽,不善于傾聽,喜歡打亂別人的說話,喜歡表達自己,而對于學生們的這種對傾聽不夠耐心的表現(xiàn),家長朋友往往沒有進行及時的引導和規(guī)范,甚至有家長認為學生喜歡表達自己,正是學生自信的表現(xiàn)。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對于一個人而言,學會表達之前,首先應該樂于傾聽。因此,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對于傾聽的興趣,音樂游戲恰恰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音樂游戲,顧名思義是在音樂伴隨下的游戲活動,音樂和游戲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學生要想?yún)⑴c游戲,必須要傾聽音樂,這就引導學生慢慢培養(yǎng)起傾聽音樂的興趣。對于老師而言,在選取音樂游戲的過程中,盡量選取一些充滿童趣,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音樂,比如可以多選取一些兒歌,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老鼠上燈臺》等等,或者選取一些動畫片的主題曲,如《熊出沒》、《豬豬俠》的主題曲等等,將這些音樂與游戲相結(jié)合,更能激發(fā)學生傾聽的興趣。將音樂與游戲相結(jié)合,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傾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感受到傾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二、在音樂游戲中提高傾聽的專注度
音樂游戲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與此同時,孩子們也會在參與音樂游戲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專注的傾聽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受年齡局限,自制力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聽的過程中,會東張西望、做小動作,這都是注意力不專注的表現(xiàn)。音樂游戲?qū)τ谂囵B(yǎng)學生傾聽的專注度,同樣有著重要作用。比如在開展音樂游戲《蘿卜蹲》時,筆者讓學生戴著各種蔬菜、水果的頭像,扮成各種蔬菜、水果,隨后音樂響起——“蘿卜蹲、蘿卜蹲、蘿卜蹲完白菜蹲;白菜蹲、白菜蹲、白菜蹲完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橘子蹲……”當音樂中響起學生所扮演的蔬菜、水果的名字時,學生要做相應蹲下的動作,如果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做錯動作,就要受到“懲罰”,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在這個游戲里,學生只有專注的傾聽,才能避免出錯,充分鍛煉了學生傾聽的專注度。
三、在音樂游戲中加強傾聽的辨識力
孩子在內(nèi)心聽覺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激活學生內(nèi)心對音樂的敏感,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都是一片廣闊的天地,我們播種什么,就會從中收獲什么。傾聽的過程,也是學生思考的一個過程,在學生傾聽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辨別,因為我們在傾聽的過程中,得到的元素是多重的,甚至是瑣碎的、豐富的,要在音樂游戲中加強傾聽的辨識力,才能引導學生正確傾聽,且能自主將傾聽到的有效的信息加以收攏、吸收、加工。我們知道學生階段,需要大量接觸不同的信息,進行豐富生活的體驗,在傾聽方面也是這樣,要讓孩子們接觸不同的聲音,并學會分辨。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聲音的辨識力。比如,在教學中,在開展“動物大模仿”的游戲時,筆者播放不同動物的聲音,讓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并模仿相應動物的動作,比如牛的聲音、鳥兒的聲音、貓的聲音,老虎的聲音……在傾聽的過程中,增強了孩子對各種動物聲音的辨識力。此外,筆者還會讓孩子們分辨各種樂器的聲音,筆者首先會在學生的面前演奏各種樂器,比如鋼琴、二胡、鼓、古箏等等,讓孩子們加深對各種樂器聲音的認識和感覺。在“什么樂器在唱歌”的游戲中,筆者會播放一段音樂,讓孩子傾聽,分辨音樂中有哪幾種樂器的聲音。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非常認真、仔細的辨別樂器的聲音。在音樂游戲聽辨聲音的過程中,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筆者會給予鼓勵,頒發(fā)“聰敏小耳朵”證書,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對于聽辨的興趣。實踐證明,音樂游戲,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對聲音的辨識力,提升孩子的傾聽能力。
四、在音樂游戲中加深傾聽的理解力
傾聽能力,不僅僅代表傾聽的興趣、專注度和辨識力,更代表著對聲音的理解力。對聲音理解的深淺,是對傾聽能力更直觀的評價?!?-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學生要能結(jié)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語氣、語調(diào)所表達的不同意思。因此,學生教師在運用音樂游戲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理解力。比如在音樂游戲 “哪個寶寶不高興” 中,筆者會播放不同孩子的聲音,有喜悅的語氣、有撒嬌的語氣、有平常的語氣,當然也有生氣的語氣、然后讓學生在傾聽中,感知聲音背后孩子的心情,最后找出是哪個寶寶不高興。此外,筆者還會開展“即興舞蹈”的學生游戲,在游戲期間,筆者會播放各種音樂,有快節(jié)拍的、有慢節(jié)拍的,有明快的,有低沉的,讓孩子們在傾聽中感知不同音樂的風格,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即興的舞蹈,這也是對學生傾聽理解力的一種培養(yǎng)。只有提升學生對于聲音的理解力,才能從更深層次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此外,我們的早期教育說到底就是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引導,而養(yǎng)成教育更通俗來說就是關于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我試著將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融入到學生的一日生活之中,還通過一些活動來散發(fā)學生的傾聽的活動,比如結(jié)合家園合作,我引導學生通過參與我所說的故事,參與其中,對于老師所提出的一些疑問善于傾聽并進行思考和回答。才能讓我們的傾聽引導更為有效。
有人一提到音樂教學就想到要改善教學條件、增加設備設施等,其實,小學生開展音樂節(jié)奏教學,可以利用現(xiàn)有條件,因地制宜開展教學。比如結(jié)合“媽媽的歌”這個單元,我播放了《搖籃曲》、《小寶寶睡著了》這兩首學生們最為熟悉的歌曲,學生們在聆聽過程中,我讓他們回憶一下我們記憶里什么時候聽過這兩首曲子。學生們聆聽著兒時的歌謠回憶著往事,有的學生提到在很小的時候,在外婆家總是聽著這兩首歌睡著,還有的孩子想到在一個夏天的夜晚,晚風吹著窗簾,這兩首歌謠就像小夜曲一般,讓他感覺寧靜。通過這樣的一邊回憶一邊聆聽的方式,讓孩子們?nèi)ふ遗c母親有關的溫暖的記憶,有助于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單元的主體——“媽媽的歌”讓他們倍感溫馨和溫暖。
結(jié)合“快樂的一天”這個單元,引導孩子們參與其中的情景表演,并一起合唱《放學歌》、《上學歌》,在合唱和聆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升音樂傾聽能力。孩子們在聽著律動的過程中,學唱《問好歌》,并跟隨著音樂的律動節(jié)奏自己做動作,跟琴唱5和3,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的高低,在交流的時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某一種打擊樂器來為歌曲伴奏,能夠認識到不同的打擊樂器產(chǎn)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段的音樂學科教學中,開展對學生內(nèi)心聽覺的實踐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小就具備一顆洞察音樂的心靈,在洞察和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去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之美、音樂的優(yōu)雅之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無疑是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提升,有助于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注入鮮活的動力。與此同時,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低段音樂教師,要將優(yōu)秀的音樂理念和音樂教學方式融入日常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注入動力。
參考文獻
2012版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