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利
摘要:在當前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教師越來越注意課堂效率的提升。但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內(nèi)容會不斷增多,學科也會有所變化,如物理這一學科就是八年級才會引入的一門新學科。那么該如何提升這一學科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更為高效的學習知識,建立學習能力,是我們教師應多加注意、多加探索的問題。所以教師必須要通過多樣的努力,展開積極的實踐,才能帶來更為有效的教學活動。
關(guān)鍵詞:新時期背景;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其衡量的標準是非常多樣的。作為物理教師,首先要充分把握物理教學需要學生建立的學科素養(yǎng)。如實驗操作能力,因為物理理論知識的講解,必須配合實驗活動才能更加形象的進行理解,另外,還有科學的思維能力、積極的探究能力等。從教師的角度,必須要優(yōu)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組織互動探討,從而帶動學生專注的學習,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才能全面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注重互動探討,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對物理教學而言,必須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探究意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對物理現(xiàn)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有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才能夠更為有效的學習知識。所以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必須注重與學生的積極互動或是構(gòu)建合作化的教學情境,在學生之間能夠展開有效的探討。在此基礎上,我們的教學氛圍也能也能烘托起來,帶動全體學生的參與與思考,提升教學效率。
為了更好地展開物理教學,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是以問題情境為導入來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展開積極思考的。以力的教學為例,在物理教學中,力是較為重要的一大板塊,力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初中階段,主要學習幾種較為熟知的,如彈力、摩擦力、浮力等。那么在浮力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浮力的物理現(xiàn)象,如有些物體會漂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體則會沉下去。讓學生展開這個問題的思考,并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認知說一說具體的看法。然后,教師可以設計觀察情境,引領(lǐng)學生展開近距離的觀察。首先要準備一整杯水,然后找一些質(zhì)量不同的物體,如石頭、小木片、紙張等,看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哪些不會,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探討也會更加充分。另外,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如學生也想利用一些其他的物體進行測試,教師都可以滿足,并可以利用對話引導學生展開細致的觀察,讓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更為深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課本內(nèi)容的自主閱讀,進行深入思考,從而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舉手提問。最終在共同研究的基礎上,讓物理教學以活躍的探討作為引導,從而展開深度教學。
二、重視實驗活動的開展,使理論實踐相結(jié)合
在物理教學,有些理論中的內(nèi)容相對來說是較為枯燥和抽象的,學生的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所以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為直觀,通過教師的實驗演示或是自己動手操作的方式,來更好地理解知識,觀察物理現(xiàn)象,加深認知。
在八年級下冊彈力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guān)的理論知識,教師需要以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讓學生了解彈力的不同。教師需要準備好實驗器材,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彈簧測力計,然后有木塊、鉤碼等,能夠測量不同不同重量的物體,并進行讀數(shù)、記錄。這一實驗活動,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彈力這一物理現(xiàn)象,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另外,還有握力計、彈簧秤、托盤秤等各種測力計,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多樣的實驗體驗,以更好的展開觀察、探究,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更感興趣。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活動是非常多樣的,教師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操作,也可以利用多樣的物理工具輔助教學,配合理論的講解,主要是讓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更加到位,在此基礎上,物理教學也會更為有效。
三、從生活的角度拓展講解,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所以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來展開講解或是拓展學生的思考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建立科學的物理思維,從而讓科學的思想認知指引自己更好的行動,深入感受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
首先,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提升科學認知,更加便利的生活。如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生會更加安全的用電,會了解能源的相關(guān)知識。以九年級《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學為例,學生可以更為深入的了解當前的社會背景。雖然科技在發(fā)展,時代也在進步,但是人們依舊付出了很多的代價。如社會發(fā)展對于資源的需求量過大,導致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如天然氣,石油等,這些能源是取之有盡的,所以資源危機在全球范圍內(nèi)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與關(guān)注,旨在為能源保護而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我們還是中學生,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在日常行動中,做出努力,如節(jié)約能源,愛護環(huán)境,做好綠化等。從而在人人都能夠保護能源的前提下,實現(xiàn)地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希望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學生也要將知識的學習轉(zhuǎn)化為行動,成為身體力行的好孩子。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秉持為學生負責的心態(tài),創(chuàng)建優(yōu)質(zhì)課堂。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讓學生的理解更加充分,對知識的吸收更加高效,從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中,強化教學效果,提升物理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晶.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核心探尋[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9(29):58-59.
[2]袁曉東.新時期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知識文庫,2018(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