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要:文言文,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它是相對于“白話文”的一種文學概念,是古人書面表達形式的重要載體,很多的文言文中都傳遞了重要的、高尚的人文情懷、道德觀念和哲學論點,是涵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關鍵。因此,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讀古文,品古韻,激發(fā)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下面就是筆者的一番論述和探討,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閱讀,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和考試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涵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強化母語學習,增強學生人文底蘊,培養(yǎng)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的要點。高中語文教師應當予以高度重視。但由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點存在,往往容易給學生造成閱讀中的理解困難,相應的教學質量也將難以提升。針對如何有效實施文言文教學的問題,本文將給出一些參考對策,若其中有不足之處,還請同仁斧正。
一、借助小組合作,調動學生自學興趣
為了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僵化的教學模式弊端,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以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引導課堂。以往的語文課堂,學生學習文言文一般是逐字逐句等待教師翻譯課文,然后再將教師翻譯后的古文抄寫在教材的空白處,學生在理解了白話譯文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進一步的文言文背誦,很多語文教師也知曉學生這一學習的“特色”,故而,從上課伊始就開始給學生翻譯課文,其實,這雖然節(jié)省了學生自主翻譯課文的時間,但是卻剝奪了學生探索知識的權利和能力。
基于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前后桌同學合作起來,一起通過交流逐漸揭開隱藏在文言文背后的含義,雖然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消耗掉一部分課時,但卻可以保證學生解析文言文的自主性,讓新課程改革落實到工作實處,凸顯學生的學習主人地位。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荀子的《勸學》時,小組組長就可以分別給同組成員進行翻譯的責任劃分,比如,同學甲負責第一段的翻譯工作;同學乙負責第二段;同學丙負責第三段……最終當大家都結束了自己的翻譯工作后,分別輪流匯報自己的翻譯成果,其他同學可以提出質疑或者不同的觀點供大家深入探討,最終合小組成員之力解讀出該課文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學習應當樹立終身意識,不能停止。
二、提出開放性問題,倡導多維度思考
古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的過程總是伴隨著學習的過程而相互展開的,學習因為有思考的加入,才會更加富有深度。高中生的獨立意識較強,自主思考意識開始出現(xiàn),很多情況下他們不想讓其他人給自己做決定,而希望基于自己的推理和判斷得出結論。因此,在實施文言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一些開放性較強的問題,以倡導學生展開多維度的思考,在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個性的同時,更可以看出學生們對待某些事情的一些看法,以便實施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比如,在教學指導賈誼的《過秦論》時,可以先給學生一些自主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試著憑借自己的力量去理解課文,之后,教師向學生提問,“本文的題目是‘過秦論’,指出的是秦的過錯,那么,請大家閱讀之后告訴老師,作者賈誼認為秦的過錯在哪里?哪一句話集中反映了秦的過錯?”,對此有的學生回答,“是秦始皇施行‘焚書坑儒’”,還有的學生說“是因為秦動用舉國之力去修建長城,導致百姓怨聲載道”,也有學生表示,“是因為秦始皇傳位傳錯了,秦二世對百姓的剝削和壓迫更加嚴格。”……一時間學生們的觀點集中涌現(xiàn)課堂,但是這些觀點都只是片面的,而并非系統(tǒng)的、全面的總結,真正的答案就在于教材的最后一句話,“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奔辞氐慕y(tǒng)治者沒有施行仁政,這才導致了全國舉兵反叛,而這個觀點也與孟子提出的“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庇兄叨鹊钠鹾闲?,都是實施仁政的主張。
三、深化朗讀教學,體會文言文的美感
文言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韻律感、節(jié)奏感很強,一些文章中的段落有時會出現(xiàn)疊字、押韻和對仗工整的特點,這些都可以使得朗讀成為一種享受,與此同時,朗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品鑒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美,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實施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朗讀、名家朗讀以及朗讀比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學習興趣,讓學生之間比一比看誰讀得感情更到位,情感表現(xiàn)更加豐富,句子更加流暢,并借此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綜上,文言文,本身就是中華文學寶庫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也是歷年高考考試的要點,因此,對于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教師一定要切實負起責任來。本文在結合筆者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淺顯的閱讀教學方法,如主張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倡導學生多維度思考問題,以及強化學生朗讀學習等,希望可以打破僵化的文言文教學桎梏,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韓玉婧.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改善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1(29):122-123.
[2]范金傲,高春燕.淺析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思政元素[J].教書育人,2021(2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