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萍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據(jù)著較大比重。而文言文教學具有多重教育價值,它蘊含著寶貴的民族精神財富,可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通過強化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領(lǐng)悟文言文的情感;挖掘文言文所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以此提升文言文的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是指周秦至兩漢用古代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也包括后代的仿古文言,如唐宋至明清時期的仿古文言?,F(xiàn)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文言文)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二者為源流關(guān)系。所以,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為高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研究也因此而具備主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障礙
(一)文言文內(nèi)容繁雜,教學難度較大
在高中階段,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120個文言實詞和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并掌握特殊文言句式、詞類活用、通假字、一詞多義等文言文知識。鑒于此,面對眾多而繁雜的文言文知識,學生如果僅僅靠死記硬背,不僅會背上繁重的學習負擔,而且也很難真正理解文言文知識,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增加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學難度。
(二)文言文教學形式單一,缺乏思想引導
文言文是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有著較大的差異,如果教師仍然以現(xiàn)代閱讀的講解方式來傳授文言文知識,則不利于文言文背后意義的挖掘。文言文教學形式的單一,使學生僅僅記住了文言文的翻譯含義,卻沒有真正地感受到文言文的意義所在,只知道這些割裂的字詞含義,卻沒有領(lǐng)會到整篇文章的宏觀構(gòu)建,也沒有深層次地領(lǐng)悟到文言文主人公的思想,因而無法升華對文言文的認識。
二、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強化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領(lǐng)悟文言文的情感
在文言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應認識到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應對各項教學任務,結(jié)合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學習進度、認識能力,不斷調(diào)整教學策略。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帶領(lǐng)學生領(lǐng)悟文言文的情感,反復誦讀文言文,使學生與文章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即便文言文晦澀難懂,只要學生花時間、花精力反復誦讀,就能夠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內(nèi)涵。在文言文誦讀中,教師不能拘泥于形式,可以采用齊讀、范讀、領(lǐng)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熟悉和掌握正確的誦讀方法。然后,安排學生按照課堂上學會的方法自己去誦讀課文,掌握和運用重音、語速、音調(diào)等誦讀技巧。通過這些誦讀方法,讓學生深入領(lǐng)悟課文的內(nèi)在情感,與作者形成情感交流。
(二)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散學生思維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各項要求,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帶領(lǐng)學生深入學習文言文,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通過將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閱讀緊密融合,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受文言文中所蘊含的信息。
比如,在《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本文篇幅不長,也沒有太多的生僻字,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學生一般都能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因此,教師可以挑選幾個學生代表,讓他們代替教師給其他同學進行講解。在講課之前,學生代表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廣泛收集相關(guān)的教學資料,以應對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比如,有學生提出疑問:作者為何將“文章”比作大好山河?為何將“大塊”比作自然界?文中的“假”應作何解釋?這些問題如果學生代表解決不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最終尋找到正確的答案。通過課堂討論,可以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使其對文中的詞句形成獨到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凸顯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特色。對于部分篇幅較長且具有一定難度的文言文課文,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教師應深入分析課文的特點。若文言文的故事性較強,則教師可組織班內(nèi)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不同人物,通過表演的形式向?qū)W生展示課文內(nèi)容。例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以此引領(lǐng)學生梳理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內(nèi)容,賞析人物特點,感悟文言文魅力。
(三)將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起來
許多語文教師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往往比較強調(diào)文言文的閱讀而忽視寫作,導致學生的文言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存在缺陷。語文教材中大量的文言文課文運用了獨特的寫作技巧與巧妙的寫作手法。如果學生能夠?qū)⑽难晕闹械膶懽骷记衫斫?、消化并吸收,并逐漸將其轉(zhuǎn)變?yōu)樽陨淼哪芰?,則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诖?,在文言文教學時,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仔細揣摩課文中的寫作技巧,并將其融入到自己的寫作訓練中去。在教學中,教師可采取下列方法著重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一,改寫課文,在改寫訓練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尊重課文,并適當?shù)厣罨n文的主題。在此背景下,學生要深刻理解原文的思想感情,體會文章細膩的寫作手法。同時,學生還要善于運用聯(lián)想,發(fā)展自身的思維,彰顯學生的個性,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通過圍繞文言文課文組織學生開展改寫訓練活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使其將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結(jié)合起來,充分展現(xiàn)語文知識的獨特功用。
第二,圍繞文言文課文開展讀后感的寫作。在文言文教學時,教師應意識到讀后感寫作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讀后感的寫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在完成《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文章內(nèi)容寫作讀后感。學生可以圍繞課文中的故事、人物、主題等,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獨到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強化文言文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
三、結(jié)語
幾千年來,文言文一直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在高中教學文言文一直是每位高中語文教師的工作重點之一,研究文言文教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筆者的寫作目的在于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以文字學、訓詁學和修辭學等方面的知識為工具,探討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服務于今后的文言文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劉倍宏.基于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學習任務群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J].新作文:教研,2017(3):52,54.
[2]姜蘭.新課標下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探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3]呂小燕.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課外語文,2019(10):30-31.